呵,巧了!通着奸还带掰玉米吃着过夜的。这是康妈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怎么也摆脱不掉的罪名。村子上的庄稼人对于这种事情一般都持着一种“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态度。
那一年康妈已经是五个儿媳妇的婆婆。
万远晴带着泉水出来之后她并没有回家。毕竟是个女人,逛街是天性。对,她还留恋着这集会上的喧嚣与繁华。接来了泉水,她也算是没有了担忧,所以她肆无忌惮的逛。当然有一个地方她不能不去的,那就是戏台子地下。她喜欢看戏,曾经的她,虽然穷,但是她奶奶对于她的教育从来没有怠慢。就算是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远晴的奶奶宁愿把所有的东西当掉,也要让万远晴读书。所以远晴也是读着唐诗宋词长大的,尤其是《红楼梦》。
不过造化弄人罢了。而这么多年来唯一能给她这因命运所错失的美好而带来心灵上的弥补的就是村子里集会时所唱得大戏。在众多的剧目当中,她最喜欢的是《法门寺》这出戏,在这出戏里她隐约能找到一些关于她的前世今生。 原因我会在后面的章节当中有安排。
当她正带着泉水在戏台子下面吃小摊子上的吃食,看大戏的同时,她不知道的是家里的事情。
此时的康妈正在家里翻箱倒柜的寻找着她想得到的东西。
“老七,老八,记着带着这些东西从出了门的小路上走,上去坡之后是山,翻过山就是咱们镇上了,然后你们再顺着回村子的路回去。”康妈的面前站着两个八、九岁的孩子。
两个孩子点点头。康妈先出去了,看了看门口没有来往的四邻才让两个孩子出门。两个孩子蹑手蹑脚的走了。
走到大门口,康妈又一把扯住老八的衣角,“记住了啊,老八”,待老八点头她才松开老八的衣角。康妈回屋等了一会儿,眼见天色暗了下来,却不见万远晴回来,她不由陷入了回忆当中。
康妈这个苦命的女人。
那一年康妈已经是五个儿媳妇的婆婆,下面还有三个未成人的孩子。老六十五,老七九岁,老八八岁。
康妈是远方镇子上的普通农家的媳妇儿,四十有余。身体壮而结实,眼大且有神,人粗而勇,红光满面的。已经是八个孩子的母亲。五个孩子已经相继成家,家里再也没有能力给第六个孩子操办婚事。哪怕是倒插门都没有一点的能力。所以这才出来给人做了奶娘。
关于她有这样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传说有一年秋天,村子上几个婆娘和她一起去镇上赶集。回来时遇到了邻村的光棍儿流氓,大家见机就跑了。唯有她跑的时候过于的笨拙和莽撞摔了脚,掉在了玉米地里。那些个流氓蜂拥而上。第二天家人找到她的时候是她还是坐在那块玉米地里。周围还有参差不齐的一地的玉米。
呵,巧了!通着奸还带吃着玉米过夜了。
于是康妈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最大的话题。她的男人因此也开始放肆的晃荡。成年累月的在外边孤魂野鬼一般的晃荡,也不沾家。五个孩子相继成家,唯独因为她的名声不太好,迫于舆论儿媳妇儿们都躲的她远远的,之间很少有往来。男人的不归家就使得抚养三个未成年儿子的重任落到了她的肩上。
其实她那天真的和那些人什么都没发生。
那天她摔了脚,掉在了玉米地里,那些人见机蜂拥而上。她眼看就要吃亏了却没有一点的办法。她双手撑着土地尽量的后退。此时泥土给了她无限的灵感。说时迟,那时快,她一手撮起一把泥土朝着对面聚拢过来的男人们扬了过去。呵呵,那些人顿时被土沫子迷了眼睛睁不开来着。在玉米地里就像热锅上的乱蚂蚁,直跺脚。这时的康妈却也不敢大意,强撑着身子,掰了玉米,瞄准了对象就砸,砸得那些人一个个哭天喊地的跑了。初秋的玉米正是长籽儿的时候,水分十分多,分量自然就重了,所以痛得他们直喊叫爹娘。
或许是刚才急火攻心,打的太卖力里,这时才反应过来,胳膊腿酸疼的根本一步也走不动。康妈再也走不出一步去,只好在玉米地里等到了天亮。
等到第二天她男人从矿上回了家带着村子里的人来找康妈的时候,她才解救了,然而此事也就说不清楚了。
通着奸还带掰玉米吃着过夜的。这成了她身上永远挥之不去的烙印。
一滴雨滴滴在康妈粗糙的手上。她再也来不及回忆,她把整整晒了一天的萝卜丝儿收了回来。掌上了灯,给叮咚喂了一遍奶,便拿了雨伞到村口接万远晴去了。在村口雨一直下着,她等不到万远晴却不得已的又陷入到回忆中去。
她是本分人。只不她一个人拉扯着这三个孩子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老六年过十五已经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她和老七、老八。她如今又在外面忙乱来着,所以她所做的一切虽然不本分,但不得已。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是吗?老七、老八带走的只不过是一些万远晴家后院里的瓜果菜蔬,还有她的一些工钱。毕竟她要找的东西还没有找到,所以在她的心里还没有感觉到良心的不安。你看,人总是会为自己的过错找理由。
“康妈,早出来了。”
“啊……啊……恩,有一会儿了吧。回来了,走一天了,咱们回去吧。”康妈把雨伞递给了万远晴。蹲下身子,挽起袖口给泉水擦了擦额头的雨水。拉着她回去了。她讶异,但是她却不张口,她想别人家的事少管的好。她不是那么不懂规矩的人。关于万远晴的风言风语她多少的也听说了一些。所以,她懒得去管这些事情。
“叮咚奶奶,按照你的吩咐我已经把后院的瓜果菜蔬给左邻右舍送了一些过去。就是可能不是很多。”八月十五又快到了,跟着全福走了这么多年,万保的规矩远晴似乎忘了。今年回来了,就延续了万保的规矩。或许这样她才觉得万保还活在她的身边。所以赶集出门时她特意吩咐康妈,挑出一些剩下的果子分给万泉河上的左邻右舍。
“恩,康妈。人心是杆秤,公道大家评。我念着大家就好,你分个差不多就行,多了少了的无所谓,这是咱们的一点心意。是叮咚他爷爷在的时候就有的规矩。每年的八月十五到来之际,大家都分点院子里的瓜果菜蔬,分享这一年来的喜悦。”
其实康妈分得还是挺均匀的。只不过她是想用她嘴里的不均匀来弥补老七老八带走的那些。
“恩,是类。叮咚他奶奶说得对着哩。”嘴上虽然这么说,可心里还是多少有些愧疚。
“恩,不早了。叮咚还在家呢。”
“恩……快走吧……”
康妈和万远晴加快了回家的脚步。万远晴心里惦念这小叮咚,康妈惦记着自己要的东西。
两个人各自怀着各自的心思。所以有些事情迟早是要到来的,或早或晚的而已。
雨还在下,万家灯火在雨中飘飘渺渺,隐隐约约。远远望去,自有那么一种说不出的美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