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从一件小事开始
一天傍晚,牧羊人把牧场的羊往回赶,他发现有几只野山羊混在羊群里,也不声张,一起赶回来关在了羊栏里。第二天下起了大雪,无法放牧,羊只能呆在羊栏里。牧人喂羊时特别厚待几只野山羊,给它们很多精饲料,而对其他羊则只给了些刚够充饥的饲料。他的算盘打得很精,希望能把野山羊收服驯化,这样白白得到几只羊,多划算!过了几天雪化了,牧羊人又把羊群赶到牧场去吃草,几只野山羊立刻逃跑到山上去,恢复了自由。牧羊人气得大骂,说野山羊忘恩负义,全然忘了下雪天时他的恩惠。一头野山羊回敬他说:“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离开你。那些羊和你在一起那么久,你却厚待我们。如果以后再有别的羊来,你岂不是马上便冷遇我们了。”
牧羊人之所以厚待野山羊,并非好客,乃是为了笼络住它们,别有用心。管理也是这样,对待职员需要用方法笼络住他们的心,若说这也是领导者的别有用心,那就是告诉职员要忠于企业,为发展企业作出贡献。
员工的忠诚和积极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它是凝聚整个企业组织的黏合剂,使企业得以赢得员工的信任。所以,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拿出笼络之方,关心每一位职员,关心的动作无需太大,从一件小事开始就行。
对工作上的关心,满足职工的个人需要。
对职员家人的关心,虽然付出的不多,但收获会很大。
对职员健康的关心慰问,能使职员深受感动。
对工资要求的满足。
常与雇员谈心,通过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
关心下属从小事做起简单又容易,下面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你真的找到最好的医生了?如果有问题,我可以向你推荐这里看这种病的医生。”
这是谁在说话?
这是谁在跟什么人说话?
这是摩托罗拉总裁保罗·高尔文在对员工们表达他的关怀和爱护。
只要高尔文听到公司的哪位员工或其家人生病了,他就会打电话这样询问:“你真的找到最好的医生了?”
由于他的努力,许多人请不来的专家被请来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账单可直接交给他。
下面的故事已经发生很长时间了。
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工人们最怕失业。为了保住饭碗,他们最怕生病,尤其怕被老板知道。比尔·阿诺斯是一位采购员,他现在的两个担心都发生了。他的牙病非常严重,不得已,只有放下紧要的工作,因为他实在无力去做了。而且,他的病还被高尔文知道了。
高尔文看到他痛苦不堪的样子,非常心疼,说:“你马上去看病。不要想工作的事,你的事我来想好了。”
比尔·阿诺斯做了手术,但他从未见到账单。他知道是高尔文替他出的手术费用。他多次向高尔文询问,得到的直截了当的回答是:“我会让你知道的。”
阿诺斯的手术很成功,他知道凭自己的普通收入是难以承受手术费的。
阿诺斯勤奋工作,几年后,他的生活大有改善。一次,他找到了高尔文。
“我一定要偿还您代我支付的那个账单的钱。”
“你呀,不必这么关心这件事。忘了吧!好好干。”
阿诺斯说:“我会干得很出色的。但我不是要还您钱……是为了使您能帮助其他员工医好牙病……当然还有别的什么病。”
高尔文说:“谢谢,我先代他们向你表示感谢!”阿诺斯的手术费是200美元,这对高尔文来说是一个小数目,可是这200美元代表的价值是对人的关怀和尊重,“买”下了一个人的心。
为工作自豪,哪怕是在擦地板
两张犁,用同一块铁铸成,由同一家工厂锻造。其中一张犁到了农人的手里,马上耕作了起来,而另外一张犁却无用地闲搁在商人的铺子里。
经过一段时间,两张犁偶然又碰到了一起。那张曾经是农人手里的犁,好像银子似的锃光闪亮,甚至比刚拿出工厂时更加光亮;而那张无所作为地闲搁在铺子里的犁呢,却变得黯然无光,上面布满了铁锈。
“请问,你为什么会那样光亮?”那张生满锈的犁问它的老相识。
“这是由于劳动的关系。我亲爱的,”那光亮的犁回答它说,“要是你生上了锈,变得反而不如以前的话,那是因为你老侧身躺在那儿,什么活儿也不干。”
一张犁由于工作努力而使自己全身光亮,而另一张犁却成了废铁;一张犁贡献了自己的能力而受人尊重,而另一张犁却被人冷落。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善于跟职员沟通,利用“亲和的需要”满足员工的心理愿望,企业不仅仅是管理者的,也是每一位员工的。让员工工作起来产生自豪感,哪怕只是在擦地板,这样的管理方法无疑提高了员工与经理人员更好合作的愿望及能力。
多跟员工沟通交谈,让他们产生拥有感。同时,交谈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决不能冷落任何一个工作中的员工。让每一位员工知道,只有工作了就是自豪的,就是对企业的贡献,哪怕是擦地板的小事。
沟通的最简单方式是语言:“我要使我的下级有这样一个信念,就是为他们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甚至当这工作是擦地板时。”
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说。
弗兰克·康塞汀是美国国家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的总裁,他领导的这家公司是世界上第三大的罐头食品公司。至于他有什么领导秘诀,下面这句话不知算不算上一条:“如果你使员工对他们的工作有自豪感,这比给他们报酬要好得多。你再给他们地位、被认可感和满足感……”因此,这家公司从来不会担心招聘不到员工。当他们在俄克拉荷马城的分厂需要100个工作职位时,在招聘广告发布后竟然收到了2000份申请。也难怪,这个新工厂充满了家庭气息,有野餐,工作中还洋溢着抒情的音乐。
在亚利桑那的费尼克斯的工厂成绩卓著,公司搭起了一个露天马戏场让员工们工作之余开心快乐。在马戏场建起的那一天,94名工人的日产量达到了100万个罐头的目标。那一天,马戏场成了欢乐的大本营。而三年以后,工人将日产量提高到了差不多200万个罐头。
公司还建立了心脏保健计划,有600多名受过训练的员工将负责心脏病的紧急救护,他们已经成功地挽救了两个工友的宝贵生命。
公司在不断地壮大,康塞汀非常高兴,但他也很难过,就是没有时间同每个人进行交谈了,这意味着他不能亲自激励那些优秀的员工了。他把管理人员找来,跟他们讲:“管理人员的工作就是把员工们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如果你把适当的人安排在了适当的岗位,他们就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满足是他们在他们所不能胜任的更高一点的职位上也得不到的。”
有的管理人员说:“我们的工作太忙了,也没有太多时间考虑他们的想法。”
康塞汀说:“那你们就错了。我们对人的关注花费并不大,而利益却在员工的忠诚和高度信心下自然而然地增长。你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人性的优点运用到同员工打交道的日常事务中去。”
康塞汀常常说:“我们公司也许不会成为同行业中最大的一家公司,但是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对待职员、顾客和供应者,那就已经足够了。”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在美国国家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得到了传承。康塞汀的继任者——罗伯特·斯图尔特,加强了公司深入工厂访问的传统。他每年都会去各个工厂一次,并和每个员工交谈一次。公司的值勤人员在深更半夜时,常常能看到一个身影出现在公司,那就是罗伯特·斯图尔特,他是来和那些上第三班的员工交谈的。
不要忘了与员工共享
松鼠、针和手套在一起,他们生活得很和睦。有一天,他们一起到森林里去找好东西。松鼠和手套并排走着,针跟在他们后面一蹦一跳地往前赶。
他们走了很久很久,没有找到任何好东西,三个朋友很不高兴。突然,针发现了一个小水塘,他高兴得叫了起来:“松鼠、手套,你们快来呀!我找到了一个好东西,你们快来看呀!”
松鼠和手套飞快地跑过去,以为针找到了什么好东西。可是过来一看,原来是个小水塘。他们非常失望,对针说:“你就找了这么个东西?”
“是啊,”针回答说,“难道你们还嫌少吗?”
“哎呀,你也太古怪了,就为了这么一个小水塘还把我们叫过来看!”松鼠和手套带着一肚子怨气回去了,针也跟在他们后面一跳一蹦地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他们又一起到森林里去。松鼠和手套在前面走,针跟在他们的后面。他们走了很久很久,后来,针发现了一个树桩,又像昨天一样叫了起来:“松鼠、手套,你们快来呀!我找到了一个好东西,你们快来看呀!”
松鼠和手套以为针真的找到了什么好东西,就急急忙忙跑过去,没想到,原来是一个烂树桩。他们火冒三丈,真想把针敲扁了!后来,他们总算和解了,松鼠和手套在前面走,针跟在他们后面,又一起回了家。
又过了一夜,天刚蒙蒙亮,三个朋友就在一起商议:他们已经扑了两次空,还值不值得再到森林里去一趟呢?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还是再去试一试。松鼠和手套还在前面走,针还是一跳一蹦地在后面跟着。前面的伙伴又是什么都没有找到。针独自在后面东找找、西看看,他跑到一大片沼泽地,用他的一只眼睛细心地观察,终于发现了一头鹿,他立即躲到草丛里。鹿过来吃草了,针也被鹿吞到了肚子里。针在鹿肚子里到处戳,这头鹿终于疼死了。
针又从鹿肚里爬了出来,大声地喊道:“松鼠、手套,你们快来呀!我找到了一样好东西,你们快来看呀!”
松鼠和手套听到针又在叫他们,生怕再次受骗,互相商量着说:“要是他真的找到了好东西,我们就去看。可是,谁知道他这次是不是又在撒谎呢?”
他们翻来覆去地商量,认为还是眼见为实,决定还是再去看一看。到了那里,看到一头死鹿,使他们喜出望外。手套围着这头鹿看了又看,松鼠的溜溜圆的眼睛也转个不停,对针找到的这件好东西赞叹不已。
针对他们说:“我已经把鹿戳死了,现在该你们去煮了!”
松鼠和手套连连点头,开始忙碌起来。松鼠咬碎了老树桩,手套提来了塘里的水,针找到的三样东西都派上了用场。篝火熊熊,不一会,鹿煮熟了,他们一起吃了一顿美餐。
针前两次找到东西不但没得到朋友的支持,反而受到了朋友的批评。当他第三次找到吃的后,他还是把朋友一起叫来分享,针是很讲“哥们儿义气”的。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有快乐别忘了与员工一起分享。以下一些因素能达到和员工一起分享的目的:
如果员工的工作单调,试试给工作添加些乐趣和花样。
对于如何做工作,只给出一些提议,由员工自己选择去做。
在公司里提倡并鼓励责任感和带头精神。
鼓励员工之间的互动与协作。
有很大的庆祝活动,别忘记也让员工参加。
日常闲谈中多表示赞赏,让员工知道管理者是关心他的。
成功的管理者总是能同员工分享快乐。
海因茨去佛罗里达旅行。
大家对他说:“好好玩一玩,你太累了,一年到头也难得轻松那么一回。”
不久,他就回来了。
“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你们也不在,没有多大意思。”他对大家说。
他指挥一些人在工厂中央安放了一只大玻璃箱,员工们纳闷地过去看,原来里面有一只大家伙,是短吻鳄,重达800磅,身长14.5英尺,年龄为150岁。
“怎么样,这个家伙看起来还好玩吗?”
“好玩。”许多人都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大的短吻鳄。
海因茨笑呵呵地说:“这个家伙是我佛罗里达之行最难忘的记忆,也令我兴奋。请大家工作之余一起与我分享快乐吧!”
原来,海因茨是为员工们买回来的。
这个海因茨就是亨利·约翰·海因茨。1844年,亨利·约翰·海因茨出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他8岁的时候就具备了领导的才能。他在家中是最大的孩子,于是,他带领着弟弟妹妹们在父亲砖厂的空地上开垦了一块小菜地,种植西红柿、洋葱、土豆等蔬菜。到了收获季节,他们就挎着菜篮子向邻居和砖厂的工人兜售蔬菜。弟弟妹妹们把这事当成了一个游戏,玩了一阵子就没有了兴趣。但海因茨却对此非常上心,他不但坚持了下来,而且10岁时就开始推着独轮车走街串巷去叫卖。到了16岁,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小老板,手下有好几个伙计替他种菜和卖菜。
后来,这个海因茨创建了H.J.亨氏公司。有人说:这个食品王国里的“国王”是从宾夕法尼亚的菜地里走进商界的。因为从1888年他的公司更名为H.J.亨氏公司以来,海因茨不但是“酱菜大王”,到了1900年,亨氏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了200种,跃居美国大公司的行列。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亨氏公司的产品不只是人们印象中的婴儿营养奶粉、婴儿营养米粉,只就美国而言,亨氏公司的产品已经渗透到了美国人的每一间厨房、每一张餐桌——罐状金枪鱼、青豆罐头、泡菜、芥末粉等,成为了美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现在亨氏公司的分公司和工厂已遍及世界各地,是一个年销售额高达几百亿美元的超级食品王国。
那么,那个8岁就带领弟弟妹妹种菜的小男孩是如何创立这个超级食品王国的呢?应该说,海因茨在经营过程中有很多招法,但建立一个融洽的劳资关系应该是他的一个经营秘诀。他是个身材短小的家伙,可员工们都认为他很高大,因为他总是与大家谈笑风生,往来于他们之间。他还特别善于用自己的热情来打动员工,使大家非常感动和振奋。亨氏公司的劳资关系被认为是全美工业的楷模,被誉为“员工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