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才能行动
俗话说:“浇树要浇根,带人要带心。”作为领导者,必须要摸清员工的内心愿望和需求,并予以适当的满足,这样众人才可能追随你。
( 1 )适当满足员工的需求
下面是专家分析总结出来的大多数员工的共同需求,作为企业领导者对此要谙熟于心。
①干同样的活儿,拿同样的钱。大多数员工都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得到公平的回报,希望自己的收入符合正常的水平,即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报酬。员工不满的是别人干同类或同样的工作却拿更多的钱。偏离准则是令人恼火的,很可能会引起员工的不满。
②被看成是一个“人物”。员工希望自己在领导、同事的眼里显得很重要,他们希望自己的出色工作能够得到承认。鼓励几句、拍拍肩膀或增加工资,都有助于满足这种需要。
③步步高升的机会。多数员工都希望在工作中有晋升的机会。向前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前途的工作会使员工产生不满,最终可能导致辞职。除了有提升的机会外,员工还希望工作有保障,对于身为一家之主并要抚养几口人的员工来说更是如此。
④在舒适的地方从事有趣的工作。许多员工把这一点排在许多要素的前列,员工大都希望有一个安全、清洁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但是,如果员工们对工作不感兴趣,那么再舒适的工作场所也无济于事。
当然,不同的工作对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吸引力。同一样东西对这个人来说是馅饼,对另一个人则可能是毒药。因此,你应该认真负责地为你的员工选择和安排工作。
⑤被“大家庭”所接受。员工谋求社会的承认和同事的认可。如果得不到这些,他们的士气就可能低落从而缺乏工作效率。员工们不仅需要感到自己归属于员工群体,而且还需要感到自己归属于企业这个整体,是企业整体的一部分。
所有的员工都希望企业领导赏识他们,甚至需要他们一起来讨论工作,讨论可能出现的变动或某种新的工作方法。他们希望直接从领导者那里得到信息,而不是通过小道消息。
⑥领导者别是“窝囊废”。所有的员工都需要信赖于他们的领导者,他们愿意为那些了解他们的职责、能作出正确决策、行为公正无私的领导者工作,而不希望碰上一个“窝囊废”来当其上司。
不同的员工对这些需要和愿望的侧重有所不同。作为领导者,你应该认识到这类个人需要,认识到员工对这类需要有哪些不同的侧重。对这位员工来说,晋升的机会或许最为重要;而对另一位来说,工作保障可能是第一重要的。
鉴别个人的需要对你来说并非易事,所以要警觉到这一点。员工嘴上说想要什么,与他们实际上想要什么可能是两回事。例如,他们可能声称对工资不满意,但他们真正的需要却是要求得到其他员工的承认。为了搞好企业内的人际关系,你应该了解这些需要,并尽可能去创造能满足员工大部分需要的条件。为此而努力的领导者会与他的员工相处得最好,使得上下一心,有效而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具有激励力的领导者,就必须表现出你对员工的关心。而关心员工的企业领导者主要表现在:
①激励员工做他们从未考虑过的事情。
②让员工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
③发现并充分利用员工的专长。
④发展员工们的兴趣爱好。
⑤走出来与员工一道工作,而不是高高在上地领导。
⑥真正倾听员工们的心声。
如果你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的员工并表现出来,你将会满足他们需要被别人关心这一最基本的需求。那种感觉会使员工备受激励并努力工作。
企业领导者表现对员工的关心实际上并不需要花费任何东西,只需要你付出一点点精力,就能为企业积累大量的财产——为企业积极贡献的员工。换句话说,关心员工的领导者能够激励员工关心他们所做的事,并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去达成目标。
当你要求员工多走一步或走出他们习惯的地带时,你表现的关心和你给予的鼓励将会帮助他们抵制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你要强调这样一个有力的信息:我们在一起,我们是一个团队。运用你的关心去激励你的员工,去关心他们的工作,去用心领导他们,就可以建立起一支能够共同努力达到目标的团队。
记住: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从不将自己凌驾于他的员工之上,除非是承担责任。
( 2 )走进员工的内心,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管理者只有走进员工的内心世界,全方位进行心与心的情感交流,培养共同语言,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发展计划,给他们锻炼和学习的机会,灌输正确的团队精神,才能够激励他们创造业绩,并使团队充满活力。
同时,员工的工作应该是有趣的,乐趣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成长、自由与成就,这样的工作环境能够培育出强大的团队向心力。如果领导者尊重员工,员工也会还以尊重,并以责任作为回报。因此,让员工因为责任而拥有对企业的一种使命感,他们必然会干劲十足。
TCL公司竭尽全力营造一种温馨大家庭的氛围,让每一个员工都受到热情的鼓舞、温暖的关怀和愉悦的感召。在TCL这个大家庭中,时刻存在着一股强大的、积极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在愉悦的运动中加速了其核心业务的成长。
在塑造团队时,TCL从以下几方面培育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向心力。
一是在工作上,建立有吸引力的岗位工资制度。
TCL集团公司实行的是“以岗定薪”的薪酬制度,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收入待遇。而且与同行业相比,TCL公司的收入是有吸引力的。
二是在生活上,结合感情激励,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TCL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一直为员工的生活、成长着想,把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使员工工作起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公司总裁李东生认为,员工只有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安心工作,因此,公司首先要为员工着想,员工才能忠诚于公司。如果有外地员工要到TCL的TV事业部面试,TCL会提供免费的食宿。针对本公司外地员工多的实际情况,TCL出面为外地员工安排住宿,并提供优质的宿舍管理服务。TCL公司有员工饭堂,技艺高超的厨师们为每日三餐准备了多种南北风味的美味佳肴。此外,公司还帮助员工代办用工手续、代办户口调动手续、代交保险、代办暂住证,对于中高级人才,还可以享有集团补贴的养老保险。
三是在个人发展上,为员工提供自我实现的舞台。
20年来,TCL集团创造的一个奇迹,就是它的高级管理人才几乎没有一个“跳槽”的。对此,李东生说:“吸引人才的有力措施是为其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TCL为人才提供的是超出金钱和福利的东西。”2000年,TCL集团公司重组国际控股公司业务,一方面,频频传出微软、东芝、LG等国际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跳槽到该公司的消息,这些新加盟的重量级人才充当起了TCL拓展海外市场的先锋官角色。另一方面,虽然不断有“猎头公司”找过TCL的多位中高层主管,许诺年薪五六十万元,并配以“宝马”“奔驰”和别墅,但却很少有人为之动心。
四是在管理上,鼓励员工充分参与。
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TCL的企业领导认识到,一个企业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有全体员工的充分参与。处在生产第一线的员工容易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也就更有可能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此,TCL制定了鼓励员工参与的制度,根据员工提出建议、作出贡献的大小给予应有的奖励。2001年,一个学工业设计的大学生进入TCL移动通讯有限公司,在实习期间就画了一款手机外观设计图,受到公司的重视,当即获得了一万元奖励。2003年6月,这款型号为3188的手机已经大批量供应市场。
团队是一个很有效的改变工具,要促使员工改变工作行为,把他纳入到团队的范畴之内,然后,慢慢地把团队意识巩固起来,继而使团队的凝聚力提高。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可以依照下列八个方法来提高员工对所属团队的向心力。
①给予员工全体合一的认同。不论是在会议的场合还是指派命令的时刻,领导者要在谈话中强调“我们”、“我们这个部门”或者“我们这个团队”,如此,才能使员工觉得企业领导者与他们处于同一阵线。如果一味地讲“你如何……”或“我怎样……”,员工的心目中便会觉得工作团队不甚重要,所以也容易表现出满不在乎来。
②建立团体的历史。一方面,在适当的场合,企业领导偶尔可以把过去一些好玩、特殊而刺激的事件不露痕迹地向员工加以叙述。另一方面,每当员工生日或其他值得祝贺的事件发生时,领导者应该主动安排庆祝会。这样,日子一长,团队的历史便会逐渐形成。有了历史,工作团队自然就增加了对员工的吸引力。
③强调团队工作的重要性。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地表示“只要我们赢了,谁居功都无所谓”的观念,换句话说,领导者时时刻刻要担心这个工作团队是否能达到目标,而不必担心谁出风头谁居功的问题。如此,大家都会全力以赴。
④适当地对优良的员工行为给予认可、褒奖。领导者必须小心翼翼地揣摩员工的心理,观察员工的表现,随时给予协助、认可、鼓励与赞扬,明确地向员工说明他们对团队的重要性。如果有哪一位员工赞美同仁的表现,那么也应该褒奖这位员工的建设性行为。久而久之,这个工作团队的气氛就会显得和谐而融洽。
⑤设立清楚而容易达到的团队目标。在制定公司的长期目标蓝图后,应该摘要其大纲传述于员工,但是更应该在这项长期计划的参考架构内制定一些短期而明确的目标。这些短期的目标应该让人一目了然,而且具体可行、容易达成。如果目标过于笼统而高不可攀,那么员工的斗志便很容易丧失。
⑥实施团队激励的措施。除了个人奖金制度以外,领导者应该设定一套奖赏的办法,以便配合团队激励的政策。此外,企业或团队得到特殊的奖励,也应该与员工共享成果。
⑦心理上与员工保持亲近。要采取参与的态度与员工保持联系,适度参与员工的团队活动,以了解他们的感觉与想法。同时,还必须保持距离,否则过度的深入参与会带来彼此的过于熟稔而招致员工的轻视。
⑧把员工当作人来看待。许多管理者都是养尊处优,己贵人贱的观念难免会在脑海里生根。于是,他们期望员工多付出一点,也认为员工应该如此。这种不把员工当作人来看待的想法,很容易造成双方关系的紧张。
领导者与员工增进共同的体验,才可能产生伙伴意识。此项共同的体验,如果是共担劳苦,则更可增进密不可分的伙伴关系。所以,与其与员工共进午餐,不如当员工晚上在公司加班时你也加入到他们之中,这样必能加强同甘共苦的患难意识。
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各种团队都具有高度的凝聚力,那么员工会看重团队的名声,员工之间的隔阂就会消失,团队的工作会更有效率。如此一来,整个企业的目标才易于达到,企业才会得以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