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职场中的心理策略2
书名:成大事要懂心理操纵术 作者:田由申 本章字数:5148字 发布时间:2024-06-23

4.巧妙对待副职领导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当今形势下,副职干部就像动车组分散在各节车厢的动力设置,能否干好自己的工作,除了领导的引领,还要看能否发挥自己的驱动力(主观能动性)。一般说来,副职干部作为单位高层领导的成员之一,是正职的助理,是受正职委托分管事务的负责人。准确地说来,副职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当配角。

    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样巧妙对待这些副职领导呢?这不能不说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副职领导来采取相应的方式与方法。

    第一种类型:热忱型的副职领导。

    如果你遇到的副职领导是热忱型的,当他对你表示特别好感时,一定不要完全相信,你必须明白,他对你的热情并不会持久,你要时刻保持宠辱不惊的常态,也就是要采取不即不离的方式。所谓的“不即”,可以缓和他的热情,不致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顶点,这样就可以达到延长彼此亲热时间的目的。“不离”可以使他不感到失望,毕竟“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对待这样的副职领导,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工作中,对于他交代的工作方法,你认为对的,赶快去做,以免夜长梦多;你认为不对的,也不要当面争辩,只要口头接受,千万不要跑去找正职领导,那样你就犯了大忌。

    第二种类型:冷静型的副职领导。

    如果你遇到的副职领导是冷静型的,在工作中你一定不要自作主张,一定要等他决定之后,你负责执行就好。而且,对于执行的经过你还必须要有详细的记载,即使是极其细微之处,也不能有些许的大意,这是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正是这样的领导所喜欢的。但如果在你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你也不能去找他,一定要自行解决。事后再做口头的报告,如此他一定会很开心的,也会认为你很有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时一定要实事求是,避免夸张的口气,否则他会认为你随机应变的能力强,会给你更多的表现机会。

     第三种类型:傲慢型的副职领导。

    傲慢的人,多数都有足以傲慢的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傲慢的,也一反从前之所为;拥有了这个条件,伪谦的,也会改变其常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傲慢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由环境所造成的。

    如果你的副职领导是个傲慢的人,你与其哗众取宠,自污人格,不如谨守岗位,落落寡合。这样一来,虽然他为人傲慢,但为了自己的事业,也不能完全摒弃做求功君子的气度。一有机会,你就应该表现出你独特的本领,只要你是个人才,他一定会对你另眼看待。

    第四种类型:豪爽型的副职领导。

    如果你遇到的是豪爽型的副职领导,那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只要善于运用你的能力,表现出过人的工作成绩,只要时机成熟,绝对不用担心没有发展的机会。他自己长于才气,所以最爱有才气的人。惟英雄能识英雄,亦能用英雄。反之,当机会未到时,你仍要很愉快的工作,并做得又快又好,这表现了你游刃有余的能力;同时还要随处留心机会,一经发现可以异军突起时,就要好好把握。切记,所计划的一切要十分周详,然后等待绝佳的机会提出来,一经采用你便可以脱颖而出。

   


  对待不同的人,一定要对症下药,投其所好,做到有的放矢。

5.训诫下属的方法

身为老板,不光只是每天风光的参加商务聚餐,公司有一大堆各式各样的问题等你解决。有人为你工作的同时,你也要对他们负责。你可以让他们舒服自在,也能让他们痛苦难过;你可以让他们乐于工作,也能让他们悲惨度日;你可以为他们加薪或是提供更优越的工作条件,鼓励他们继续留在公司,也可以通过降职减薪的方式使他们离开公司。

  可见,要想成为成功的管理者,你必须懂的一些管理技巧才行。当你的职工上班迟到、早退,工作不尽心造成次品,或犯了错误时,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来批评他、教育他,帮助他改正缺点和错误?这里有一些训诫的小方法,可供你参考:

  一是可以采用模糊式的批评方式。某工厂为整顿劳动纪律,召开了全厂员工大会,厂领导在会上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厂的纪律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有个别人表现较差,有的迟到早退,也有的上班时间聊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模糊式批评,用了不少模糊语言:“近―段时间”、“总的”、“个别”、“有的”、“也有的”等等。这样,既指出了问题,又照顾了面子,他的批评没有指名,并且又具有某种弹性,通常这种批评比直接点名批评效果更明显。

    二是可以采用暗示的方式。暗示的批评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种隐蔽性避免了你在批评某位下属时的直接对立或尴尬。例如,对迟到者首先要想到他必有原因,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顿,造成对方消极抵触的情绪。你可以微微一笑,打个招呼:“早晨好。”他会自知迟到的错误,并感到未受指责的温暖,从而努力工作,弥补过失。 

  这种巧妙的暗示所带来的效果远远强过当面指责,批评下属的不是——那样只会造成对方顽强的逆反心理,即使他表面上看来是平静地接受了。 

  三是采用安慰式的批评方式。通常情况下,员工的错误举止是基于人之正常心理驱使的必然结果,在这时候,尽管你对此不能接受,但你也应当从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体会下属的真正思想。或者你会发现如果你站在他的位置上,你也可能这样做,只不过不像他那样厉害罢了。既然能意识到这一点,你就应注意下属的心情,在给予批评的同时,给对方一些安慰。然而,你要明确你的态度是批评性的,绝不可以给下属留下一种鼓励的印象,那样同样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四是批评不要伤自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员工犯了错误时,领导不要不分场合的给予批评,而应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指出员工的错误,让其心服口服,从而激发起更高的积极性。

  总之,批评下属也是一门学问,如何对待犯错误的下属,是领导者必须谨慎对待的一个大问题。处理得当,双方满意,促进工作;处理失当,则为自己无故树敌,增加工作阻力。切记:慎做批评惩罚,掌握尺度,方能惩前毖后,一箭双雕。 

   


  下属不是不能接受批评,问题的关键是批评的态度和批评的方式是否正确。批评的态度是与人为善,还是粗暴蛮横;批评的方式是合适得体,还是无所顾忌。这是忠言顺耳的根本分界点,也是训诫的艺术。

6.下达指令的艺术

作为领导者,下达指令是他们的特权,但是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个特权,却往往不被领导者所重视。往往因此失去了应有的效果。下面几条小经验,可供参考。

    1.下达指令必须明确责任人

    每个人都会有依照自己的意愿做事的想法,可是,身为团队的一员必须要服从领导的指令。这就要求领导在下达指令时,一定要慎重,最好本着“我们是一家人,大家共同努力”的心态,千万不要盛气凌人,否则会不太顺畅。尤其是初任领导的人,一定要注意以前部门里的习惯。因为,谁也无法保证,现在的情况仍与上一任领导在时相同。

    假设,有一件工作,一直都是李某在担任,你认为不用特别叮嘱,他也会自动参与,但是李某却毫无动静。你问李某这是为什么,是看不起我这个刚上任的领导,还是……他就可能会回答:“您并没有指示呀,我以为换领导了,对工作会重新安排的,所以我没做。”因此,对于固有的习惯,你必须仔细考虑,再做决定。若想沿用旧例,必须要重新叮嘱。

    2.下达指令必须因人而异

  领导在对下属下达指令时,一定要考虑下属的个性、能力和特点。否则,就达不到目的。比如,对于自信心严重缺乏的下属,你下达指令时,要先尽量使他有机会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他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机。所以,你对其下达的指令应是较容易完成的。

    3.下达指令必须察言观色

    领导在下达指令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先看对方的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来读懂这个人的心灵,之后再简明扼要的下达指令即可。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下属中有比你年长的人时,在态度及措辞方面就要留意了。虽然你必须要对他下达指令,但你仍要对他表达适当的敬意,让他感受到,你是一个敬老的人;如果你的下属中,有女性的话,你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措辞,既不能轻浮,也不能过于拘谨。

    4.下达指令必须要有个性

   (1)大声地下达指令。如果你的声音很小,很有可能被下属认为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因此,此时你有必要明确地表示,这就是我给你下达的指令。

   (2)在多人面前下达指令。如此,既可以避免下属耍滑头,又能让下属尽快完成你交代的任务,可谓是一举两得。

   (3)威严地下达指令。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在耍威风,其实不然,因为,在下达指令的时候,你必须要让下属充分感觉到你的斗志,即对于这件工作我很认真,绝不会轻易原谅那些企图浑水摸鱼、违抗命令的家伙。如此一来,便可以使下级形成接受上级命令的习惯,这样,企业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如果你能做到有的放矢地下达指令,相信一切事情皆能如你所愿。 

7.管好“难管的人”

相信在每一个企业、集体和团队中都会有个别比较难管的员工,当领导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冷静理智,分析原因,摸清情况,对症下药。一方面要敢管,另一方面又要善管。倘若下属处处与你对着干,你说东他偏往西,不仅影响工作,还会损害领导的威信。在他们身上,一般有以下共同特点:

  1.首先他们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有一定的工作资历,在团队中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也绝不是最差的。

  2.这些人在小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持才自傲。

  3.经常和领导公开顶嘴,反对一些新的计划和制度,甚至散布一些消极思想和言论,起到极为不好的负面影响作用,但绝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性格使然。

  4.爱表现自己,自由散慢,眼高手低,不拘小节,讲义气,认人不认制度。

  集体中出现这样的员工,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前任或前几任领导一再迁就,任其骄横,养成了习惯。

  2.公司越级管理现象严重,高层领导对其有重用之意,让其像有了“尚方宝剑”一样,目空一切。

  3.公司经营不善,这类员工自认为属中流砥柱一类,公司没人敢动自己。

  4.团队氛围不佳,勾心斗角现象严重,派系复杂,管理不公,处于人治而非法制阶段。

  5.曾经的领导“落野”者,当过领导,但却不能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处理心存意见,心中不服,认为升职无望,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

  作为领导,尤其是新上任领导,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员工,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开了可惜,也可能会影响到大家的积极性,可不开吧,他又经常让你难堪,影响你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怎么办呢?

  首先,如果你的团队中有这样的员工,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样的员工是完全可以扭转过来的,并不是要非开不可,或者一无是处,用得好,他们可以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并身体力行,甚至激发团队斗志。

  其次,要有容人之心,有时候适当的阻力是防止犯大错的预防剂。在你抱怨他们不好管理的时候,请先问一问自己:我是否具备了管理者的资格?我是否找到了有效的管理方法?

   


  往往难管的员工就是企业内部的“孙悟空”,有时候需要念念紧箍咒,有时候需要放开,领导的魅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8.与“上面”保持经常性的接触

一些时候,领导做出的决定与你的想法大相径庭,你有时可能会想不通,但是,虽然有太多的疑虑,但是你必须首先去执行领导的决定,因为领导的一切决策都有待于下属的拥护和支持。

      你可以私下里找领导交流一下思想,了解一下领导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何种目的,才做出让你如此出乎意料的决定。

      也许领导的决定是出于整体大局的考虑,也许这一决定有着某种特殊的用意,也许决定本身是错误的,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言。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后,在自己的工作中,你才能知道自己该怎样去做。

      彻底否定和机械服从都是不行的。出于对整个部门前途的考虑,你要对整体工作如何运行以及为什么这样运行有个明白、透彻的了解,这是对你作为一名下属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可以使你清楚地了解领导的期望和意图,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圆满地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在你的领导下,本单位的工作也会蒸蒸日上,所有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效率会大大提高。

      许多场合、许多情况都是你了解公司意图和想法的途径。如果你对此熟视无睹,那么领导想的到底是什么,你也就无从知晓。这样一来,你就无法配合领导协调工作,也就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

      每个领导由于其学历、修养、性格、兴趣和阅历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同。与不同的领导相处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他是一个性格非常爽朗、不拘小节的人,而你却在一些小事上与他纠缠不清,他难免会对你产生一些看法。

      与领导保持经常性的接触,绝不是让你去奴颜婢膝地讨好他、奉承他,对他阿谀巴结,如果那样,往往不会给领导留下好印象。

      对领导只会顺从、维护,讨他的欢心,视他为衣食父母,明知领导出了差错,也不去指出和纠正,是很难成就大事业的。因为你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保住你的位子,你口口声声要为领导效犬马之劳,只不过是为了换取某种私人利益,你已再无进取心、事业心可言了。这是十分可怕的。

   


 在交际应酬中,与“上面”保持经常性的接触会对你事业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