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只有惟一的一次,那一次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即便后来如何的改观,对方还是会永远记得那个“第一次”,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每个人要学会包装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人。
1.第一印象很重要
在 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主要是根据对方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和服装等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这种初次获得的印象往往是今后交往的依据。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对第一次经历的事印象十分深刻,以至终生难忘,如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上班,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稿件,第一次获奖,第一次与恋人见面等等。第一印象极为重要,它是深入交往甚至是以后还交往不交往的基础。如果第一印象不好,下一次就不一定再见面了,而只有一锤子买卖。如恋爱中的男方第一次见女方的父母,或女方第一次见男方的父母,如果礼貌周到,举止得体,那就为自己成功的恋爱史重重地抹上了一笔,否则,后面的历史就很难写,甚至鸡飞蛋打,前功尽弃。
这里并非让你隐瞒真实或虚伪,而是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对方身上。尽量在对方感兴趣的方面表现的积极些,那你才会被“一见钟情”。对方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慢慢认识你,想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对方迅速作出选择、判断,你就要展现出最精彩的一面。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有时又称“第一印象”效应,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接触时,在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第一印象能够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而影响到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评价,因此首因效应的作用不可小瞧。第一印象一旦被定格,想改变也很难。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读起来饶有风趣的张松献地图的故事。张松原想把西川地图献给曹丞相,在拜见时,曹操见张松“其貌不扬”,不但没给以嘉奖,反而给予侮辱和责难。结果使张松改变了主意,把西川地图献给了刘皇叔。曹操因对张松的第一印象不好而犯了一个大错误,让刘备得了个大便宜。古代这样,现代亦是如此。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上述事例启示我们,要特别重视做好“第一次”,注意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当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那么,怎样才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1)发挥自己的长处
如果你发挥自己的长处,别人就会喜欢跟你在一起,并容易同你合作。所以,与人交往,要充满自信,并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2)适应不同的场合
最懂得与人交往的人,会因场合不同而改变自己的表现。一成不变不会给人留下美好印象。不管是与人亲密地倾谈,还是发表演说,都要在保持自我的同时,因时因地有所变化。但要注意不要给人造成言行不一的不诚实的感觉。
(3)放松心情
要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你自己就必须表现得轻松自如。不管遇到什么严重的事情,心理上都要尽量放松。学点幽默,不要总是神色严峻,或做出一副永远苦闷的样子。
(4)善于使用眼神、目光
不管是跟一个人还是一百人说话,一定要记住用眼睛望着对方。一进入坐满人的房间时,应自然地举目四顾,微笑着用目光照顾到所有的人,不要避开众人的目光,这会使你显得轻松自若。
总之,办事时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你树立良好的办事形象的前提,不要怕突然改变自己的性格、不要摆出虚假的姿态。
人生会有无数个“第一次”,把每个第一次做好了,人生就会精彩万分,成功不断。
2.人要靠衣装
西 方有句俗语:“你就是你所穿的!”服装在无声地帮助你交流、沟通,传递你的信息,告诉人们你的社会地位、个性、职业、收入、教养、品位、发展前途等等。“第一印象”往往就是从对方的穿衣打扮开始的。一个人穿戴什么样的服饰,直接关系到别人对你的形象评价。如果想成功的话,就马上改掉不好的打扮习惯!
“人不可貌相”,这一古老的命题再三告诫人们,外表并不代表才情、能力,成大事者不在其貌!然而,到了今天,公关、求职、谈恋爱、宴会等,与工作、生活相关环节对形象的要求越来越讲究,一个人的气质与第一印象,将决定事业的成败。有人这样说过:“永远都没有第二次机会去改变一个人的第一印象。”这句话说得有些道理。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根据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来判断他的专业程度、性格和能力。只要有条件,还是要把自己打扮得清清爽爽地出门,也许不一定是最靓丽的,但至少得令别人赏心悦目,让自己心旷神怡。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分别让一位戴金丝眼镜、手持文件夹的青年学者,一位打扮入时的漂亮女郎,一位挎着菜篮子、脸色疲惫的中年妇女,一位留着怪异头发、穿着邋遢的男青年在公路边搭车。结果显示,漂亮女郎、青年学者的搭车成功率很高,中年妇女稍微困难一些,那个男青年就很难搭到车。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外表着装的重要性。
放眼看看身边,有多少人在为自己的“相貌”忙碌。“我想要巩俐的鼻子,林青霞的下巴”,“我想要刘德华的鼻子,古天乐的下颌。”大四学生的医学整容火了!甚至有人认为,以貌取人是本能!如果你穿着学生装在商场里看钻石首饰,营业员基本不会过来跟你搭话,因为她知道你根本买不起。虽然家长和老师一直教育我们不要以貌取人,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很不容易。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事物能够震撼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激起人的注意力和想像力,引起喜悦、同情和爱慕,使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这说明爱美属于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内在需要。所以,现代人不妨靠靠“衣装”。因为有时候,衣装也能发出一种信息。一般追求个人形象的人是比较讲究着装的,因为穿着打扮能为自己增添不少魅力。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一个人的衣着体现出了他的为人、他的内心,甚至他的地位等等。总之,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衣着,就可以大概看清楚这个人的为人了。
乔恩·莫利先生是美国著名的形象设计大师,他曾做过一个着装实验,目的是要搞清楚:按照社会中上层人士的习惯着装,或按照社会中下层人士的习惯着装,人们将如何看待他们的成功率,将如何与他们相处共事。
着装实验是分两部分进行的。首先,他调查了1632个人,给他们看同一个人的两张照片。但他故意宣称,这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一对孪生兄弟。其中一个穿着社会中上层人士常穿的卡其色风衣,另一个穿着社会中下层人士常穿的黑色风衣。他问调查对象,他们之中谁是成功者?结果87% 的人认为穿卡其色风衣的人是成功者,只有13%的人认为穿黑色风衣的人是成功者。
其次,他挑选了100个25岁左右的年轻大学毕业生,都出生于美国中部中层家庭。他让其中的50人比照中上层人士的标准着装,让另外50人比照中下层人士的标准着装,然后把他们分别送到100 个公司的办公室,声称是新上任的公司经理助理,进而检验秘书们对他们的合作态度。他让这些新上任的助理给秘书下达同样的指令:“小姐,请把这些文件给我找出来,送到我的办公室。”说完后扭头就走,不给秘书对话的机会。结果发现,按照中下层人士标准着装的,只有12个人得到了文件,而按照中上层人士标准着装的,却有42 个人得到了文件。显然,秘书们更听从那些比照中上层人士标准着装人的指令,并较好地与他们配合。
乔恩·莫利先生从着装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多数人都是本能地以外表来判断、衡量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进而决定自己对一个人的态度。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如何着装,将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可信度和配合程度。
人对人的认识是通过外在的东西,衣服就是最直观的,会造成感觉上的认识误差。一位时尚女孩儿穿上空姐服,人们肯定说她是空姐;穿上西装短裙,又肯定认为她是白领丽人。随着衣服的变化,人们对一个人的认识也在改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衣服决定人的身份。
着装也许并不能代表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但你却多了一个树立形象的渠道。衣着折射出的精气神往往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而从某种程度上,态度决定一切。
着装对我们很重要,它有时候决定了我们心情的好坏,甚至决定了我们事业的得失。着装还反映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品位。得体的着装,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让生活更惬意。
3.你的形象价值千万
不 管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私人聚会,只要你与人进行交往,你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等外在形象就会出现在他人的眼里,并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说,一个人外在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做事的成功与失败。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假如有两件大小一样的礼物让你选择,一件包装别致、精美、有品位,一件随意的用个破旧袋子或盒子裹着,你的手会伸向哪一个呢?当然会毫不犹豫地伸向前一个。
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商业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产生的影响力和信任度,是来自语言、语调和形象三个方面。它们的重要性所占比例是:语言占7%;语调占38%;视觉(即形象)占55%,由此可见形象的重要性。而服装作为形象塑造中的第一外表,而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一个人的形象远比人们想像的更为重要,你的形象就是你自己的未来。
一个人的形象应该为自己增辉,当你的形象成为有效的沟通工具时,那么塑造和维护个人形象就成了一种投资,长期持续下去会带来丰厚的回报,让美的价值积累,让个人价值增值。没有什么比一个人许多内在的东西都没有机会展示,还没领到通行证就被拒之门外的损失更大了。
媒体策划专家有一句名言:要给人好印象,你只需要7秒钟。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者们得以成功描绘出影响第一印象形成的因素:
第一,第一印象的形成有一半以上内容与外表有关。不仅是一张漂亮的脸蛋就够了,还包括体态、气质、神情和衣着的细微差异。
第二,第一印象有大约40%的内容与声音有关。音调、语气、语速、节奏都将影响第一印象的形成。
第三,第一印象中只有少于10%的内容与言语举止有关。
实验显示,见到一个陌生人时,你头发的样式比面部特征更能吸引对方的注意。长发暗示着健康和性感,短发看起来自信而成功,自然、中长、没有特定款式的发型,则让人感觉智慧和真实。此外,握手也能传递重要信息。研究发现,那些握手时目光和你直接接触、手掌干燥、坚定有力、自然摆动而不是无力、潮湿、试探性的人,不仅能让你对他感觉良好,还将取得你的信任。
恰当自如的自我介绍、得体的谈吐和适当的身体语言都是创造神奇第一印象的法宝。
首先要有明确的社交意识,微笑着看着对方的眼睛,尽量表现出你很高兴见到对方。当你就座时有人向你介绍其他人,要站起来和他们打招呼。与人握手时要有力但不要死抓住不放。当你们互相走近时,要及时主动的介绍自己。记住他人的姓名,并在交流中反复称呼。把注意力集中在谈话对象身上。注重基本礼节,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尽量避免消极消息,多说应景的话、才是锦上添花之举。根据对方性格选择谈话方式,礼节性的寒暄超过5分钟会令人讨厌和厌倦。
一个人的形象非常重要,而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更为重要,能让你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