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我们不管做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足够了
美国现代大画家路西欧·方达,早年画油画时受到很大挫折。因为人人指责他不是画画的料,要他转行算了,他心情大为恶劣。总觉得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但他却很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工作,他画好了他的作品。便拿到市场上去展出,而且他还在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一则说明:亲爱的参观朋友,如果你认为这幅画哪里有欠佳之笔,请你赐教,在画中着上记号。
晚上,路西欧·方达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他心中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路西欧·方达决定换一种方法再去试试;于是他又画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上展出。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都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标上记号,结果是,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如今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路西欧·方达大为吃惊,迷茫不解,他把两张画拿给他的老师看,他老师看了,笑道:“哦!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对吧?”然后继续说道:“你难道没有发现一个奥秘,那就是我们不管做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足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之后,路西欧·方达深记老师的话,不管别人对他的画如何评价,只顾努力地作画,终于成为伟大的大画家。
在我们成功的路上,总会遇上别人的不公正的评价,我们只有不去理会他们,走自己的路,继续永往直前,才能走向成功。
29.别让眼睛老去
普利策是《纽约世界报》的老板,有一段时期还是《圣路易邮报》的主笔和老板。
18岁那年他未能考入理想的大学。心灰意冷的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来到几年前曾经来过的离家几十公里以外的一座深山,准备在此度过余生。
山上的一位老人对他十分热情,兴致勃勃地带他去看新种植的油松。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池水,树林也显得更加郁郁葱葱,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在年轻人眼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美丽,反而变成了一种悲凉与沉重,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老人见他情绪不对劲。就领他早早地回了住地。
到了晚上,月光很美,在温馨的小木屋里,他向老人讲述了一切,并痛哭流泪。老人无语,只是一直静静地谛听。
最后,老人才对他说:“小伙子,我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我一直记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不论生活多么不如意,你千万别让自己的眼睛老去。”普利策顿时愕然。
他听了此话重新振作起来,发奋读书,第二年金榜题名,入读一所名牌大学。
只有明亮的眼睛,才能看到世界的缤纷色彩。别让眼睛老去,你才会活得更加美丽。
30.相信你的工作也可以像你的人一样,
都办得很漂亮
美国第三十届总统柯立芝刚上任时,聘了一个女秘书协助他。这个女秘书年轻又漂亮,但是她的工作却屡屡出问题,不是字打错了,就是时间记错了,这些给柯立芝的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
有一天,女秘书一进办公室,柯立芝就夸奖她的衣服很好看,盛赞她的美丽,女秘书受宠若惊,要知道总统平时是很少这样夸奖人的。柯立芝接着说:“相信你的工作也可以像你的人一样,都办得很漂亮。”
果然,女秘书的公文从那天起就再没有出现过什么错误。
后来,有个知道来龙去脉的参议员就好奇地问总统:“你这个方法很妙,是怎么想出来的?”
柯立芝笑一笑:“这很简单,你看理发师帮客人刮胡子之前,都会先涂上肥皂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别人在受刮时不会觉得疼痛,我不过就是用了这个方法而已!”
把批评指责的话换作表扬鼓励说出来,如同给病人加了糖衣的药片,不仅药到病除且备受欢迎,实是一举两得。
31.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
但你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有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显示出很有信心,这是最后一场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有几个说他们已经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
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很轻易地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不能彼此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
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眉开眼笑,因为看到试卷上只有5个论述题。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考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的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端详着他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5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答完了4题?”
仍旧没有人举手。
“3个?两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吧?”
全班学生仍然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完成四年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今后的日常操作是非常普遍的。”
教授微笑着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但你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时间流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这些大学生都铭记在心中,在他们的事业中都走得很成功。
学无止境,相信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中学,而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同样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社会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走上工作岗位同样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业务能力,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跟上发展的步伐。总之,学习是一生的事。
32.铁锤能打破玻璃、更能铸造精钢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说:“铁锤能打破玻璃、更能铸造精钢。”如果你像钢一样,有足够的坚强作为打造的品质,去克服人生中的困难,那么这些困难正好可以磨炼你的意志和力量。
很多杰出的领导人都遵循这条人生哲学。艾森豪威尔总统曾把自己的母亲看作是认识的人中最明智的人,她的明智来源于她的信仰,她在家庭里制造出这种神奇的力量,而她就是这种力量的中心。
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说,有一天,一家人晚上玩牌,他很埋怨自己手气不好。母亲突然停下,告诉他玩牌的时候要接受自己抓来的牌,并说明生活也是这样,上帝为每个人发牌,而你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玩好自己的牌。
总统说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这条教诲,并且一直遵循它。
发明家爱 迪生也是奉行这个法则的伟人,他同时是一个坚毅、积极的思考者。
1914年12月9日的晚上,西橘城规模庞大的爱 迪生工厂遭大火,工厂几乎全毁了:那一晚,老爱 迪生损失了200万美元,他许多精心的研究也付之一炬。更令人伤痛的是,他的工厂保险投资很少,每一块钱只保了一角钱,因为那些厂房是钢筋水泥所造,当时人们认为那是可以防火的。
查尔斯·爱 迪生当时24岁,他的父亲已经67岁。当爱迪生紧张地跑来跑去找他的父亲时,他发现父亲站在火场附近,满面通红,满头白发在寒风中飘扬。爱迪生说:“我的心情很悲痛,他已经不再年轻,所有的心血却毁于一旦。可是他一看到我却大叫:‘爱迪生,你妈呢?’我说:‘我不知道。’他又在叫:‘快去找她,立刻找她来,她这一生不可能再看到这种场面了。’”第二天一早,老爱迪生走过火场,看着所有的希望和梦想毁于一旦。却说:“这场火灾绝对有价值,我们所有的过错,都随着火灾而毁灭。感谢上帝,我们可以从头做起。”三周后,也就是那场大火之后的第21天,他制造了世界上第一部留声机。
人的生活领域不是由外在条件或环境所决定,而是决定于习惯性占据在你内心的想法。所以,不要总是与自己过不去,才能由不幸变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