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改变命运的一句话2
书名:一句话的力量 作者:袁丽萍 本章字数:3315字 发布时间:2024-06-15

7.走出去,不要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

    赫斯特在报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重要的秘密是因为他喜欢做这种事,他对于办报有很大的兴趣:在他开始择业的时候,有许多别的机会比办报显得有希望得多,但是他都一一推开了,而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职业。

    1887年,对于他来说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他父亲,也就是议员乔治·赫斯特找他商量他对于职业的考虑,当他父亲提出这个问题时,他还是一个害羞、温柔,缺乏经验的青年。

    “我相信你一定不愿意仅仅做一个富人的儿子,一辈子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而是希望出去自己干一番事业的。”

    “正是,父亲。”

  “我有很大的农场,你可以去开发。”赫斯特使劲摇头,他不喜欢农业。

   “开矿好么?”所得的回答又是摇头。

  “那么你要做什么呢?”

  “我要《三藩市观察报》。”

  “真的吗?”他父亲抬起头来惊讶地问他。“难道我在这报纸上所花的钱还不算多么?我接受这报纸是因为它是一笔债务的抵押,在它上面我根本不敢奢望赚到什么,办报纸显然是一种赔本的事业。但是,如果你已决定了,那么,你就去做吧。”

  于是这位本来在哈佛大学办报纸的快乐而成功的经理赫斯特,在他23岁零10个月的那一天,成为独资创办日报的主人。

   人是生活的主人,经过事业的发展,才能看到自我生存的价值。赫斯特对他儿子所说的这一句话,帮他走向独立,走向自强,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教诲,有时父母的一句不起眼的话也是我们改变人生方向的起点。

8.你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这是命运注定的

        世界时装大师皮尔·卡丹的成功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一位伯爵夫人的话给了他无穷的信心和勇气。

    一天,皮尔·卡丹闷闷不乐地来到当地一家小酒吧,在一个角落里独自喝闷酒。这时,一位神态高雅的老妇人向他走来。

    这老妇是位伯爵夫人,原籍巴黎,在家境破落后被迫迁到维希。伯爵夫人主动与眼前萎靡不振的皮尔·卡丹搭讪。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皮尔·卡丹便将自己的身世和梦想告诉了伯爵夫人。

    原来,伯爵夫人对皮尔·卡丹那身十分时髦的衣着很感兴趣。当她了解到皮尔·卡丹身上穿的衣服竟是自己亲手设计和制作时,便情不自禁地惊叹道:“孩子,你一定会成为一位百万富翁,这是命运注定的!”说完,便把她的好友巴黎帕坎女式时装店经理的姓名和住址写给皮尔·卡丹。

  伯爵夫人的神秘预言,就像一把火炬重新点燃了皮尔·卡丹那日渐消失的梦想。他重新振作起来了,鼓足了生命的风帆。他决心离开这座小城,他要再次去巴黎闯荡,为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而奋斗。

     伯爵夫人的神秘的一句预言,就像一把火炬重新点燃了皮尔·卡丹那日渐消失的梦想。也就是在这句话偶然的激励下,实现了他的远大抱负。

9.只要你肯做,你就会做到

  正当30年代美国经济大衰退的时候,里根在堪萨斯州一个公众游泳池做救生员。他经济拮据,无方向感,一事无成,不知所措。

  有一天,当地的一位名人爱氏到那里游泳,与里根闲谈起来,这位先生一向是以乐观自信见称的。

    “这一个经济衰退的情况不会是永恒的。有志向的年轻人应该懂得把握这个好时机,在这段时间内学习创业的窍门;当经济开始复苏,机会的大门便会打开,而这些懂得把握时机的年轻人便会成为国家未来的主人翁。”爱氏对里根说。

    里根那个时候最关注的是下一个月是否会失业,根本就没兴趣去聆听这些“过分乐观”的话语。

  “年轻人,你喜欢在未来的数十年做些什么工作?”爱氏没有理会里根那无奈的表情,继续追问。

    “先生……我没有想过。”里根怯懦地说。

    “没有想过现在就要好好地想一想。”这位仁慈的长者丝毫不肯放松。里根本来想告诉爱氏他的志愿是当演员,但他没有这个胆子。于是,他说:“我希望作一个电台的体育评述员。”爱氏接着下来的一番话,对里根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你要信任自己——只要你肯做,你就会做到。每一个人都可以有美好的将来——只要他肯敲门、肯尝试、肯努力!”

    就是因为这句话,堪萨斯州的洛维汝公园少了一个救生员,而美国多了一位伟大的总统——一位不断地充实自己,超越自己的成功者。

  由穷救生员到三流演员到加州州长再到总统——里根的一生就是“克服自卑感”的最好示范。他克服了因贫困造成的自卑感,以坚强的信心唤起了美国的爱国主义,成为“国家中兴的工程师”。

    以充满自信的形象驰名的里根,也曾经是一个充满自卑感的人。在《成功》杂志上,里根道出了他克服自卑、培养自信的这个故事。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的一句话给了里根的自信,由穷救生员到三流演员到加州州长再到总统,一步步踏上了美国的政界。

10.我就是拿破仑孙子

  在美国,有个名叫亨利的身世不详的青年,他已经30多岁了,却依然一事无成,整天只会坐在公署里唉声叹气,有一天,他的一位好友兴高采烈地找到他:“亨利,我看到一份杂志,上面有一篇文章讲的是拿破仑的一个私生子流落到美国,而他独生子的特征几乎和你一样:个子很矮,讲得是一口带有法国口音的英语……”亨利半信半疑,但是他愿意相信这是事实;在他拿起那份杂志琢磨半天之后,他终于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仑的孙子。之后,他对自己的看法竟完全改变了。以前,他自卑自己个子矮小,而现在他欣赏自己的正是这一点:“个子矮有什么关系!当年我爷爷就是以这个形象指挥千军万马的。”过去,他总认为自己英语讲不好,而今他以讲一口带有法国口音的英语而自豪。每当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这样对自己说:“在拿破仑的字典里没有‘难’这个字!”就这样,凭着自己是拿破仑孙子的信念,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仅仅3年,他便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总裁。后来,他派人调查自己的身世,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然而他说:“现在,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个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当我相信时,它就会发生!”

  亨利因为听到了自己是拿破仑的孙子这句话后,一下子像变了个人似的,精神抖擞,自信十足,从而改变了自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相信自己,命运的转轮就会将成功架设到你原本坎坷的人生。

11.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300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 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确实出乎他的预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他。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

    在就职演说中,罗尔斯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其实是不值钱的,有时它甚至只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只要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那时你找到的就会是它的黄金值。”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这句话,并给予他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就这么一句普通的话,却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由此可见,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要生存、要生活、要打拼,都需要别人的鼓励。多说鼓励话能给人以正能量,我们何不向你周围的人,说些积极向上的话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一句话的力量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