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世时,经常在我们面前唠叨他的一位朋友对其帮助,并说是这位朋友挽救了我们一家人。因此在我心中对父亲的这位朋友充满了好奇,认为他肯定非同常人。但当我第一次看见父亲的这位朋友时,大吃一惊,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贵人,而是一位衣着朴素,文化水平也不高,拄着拐杖,行动蹒跚的老人,看到父母对他恭敬有加,我也只好跟着伯伯长、伯伯短的热情地叫着。
好奇心促使我不断地打听这位老伯以何种能耐能够挽救我们一家人?后来母亲经不住我的询问,才讲起那段令他们不堪回想的日子:当时父亲是村里的队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本来就属被批斗的对象,再加上一家人实在饿得没有办法,母亲又在放工回家时偷了生产队的几颗包谷,各种罪行叠加在一起,父亲被天天批斗,受不了心灵和身体的折磨,父亲准备一死了之,这位一同和父亲受批斗的伯伯在观察出父亲的想法后,天天形影不离地跟随在父亲身边,劝说父亲:“忍耐点,这场运动不会长久,迟早会结束的。”就是相信这句话,在以后的批斗中,父亲忍住所有的痛苦,坚持了下来,直到这场运动结束。
原来生活中对他人最大的帮助,不一定是物质上帮助,而是在他人走投无路时,帮助其燃起生活的信念重拾希望的火焰,就是一句非常朴素的话。
但在许多时刻,一个人春风得意时,听到奉承的、鼓励的话多,在遭受挫折、困难时,反而听不到鼓励、帮助的话。如果不遇到落井下石的话已经谢天谢地了。更不敢奢望他人的鼓励,物以稀为贵,所以在遭遇困境时能得到他人真诚勉励的一句话就更显得宝贵,也更能给人以巨大的帮助和战胜困难的信念。
很久以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名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欲跳楼自杀,围观者不是劝说其珍爱生命,而是在持久的观望中等得不耐烦了焦急地大呼:“跳呀!跳呀!”一句冷漠的话断送了一条生命。
在人生中最大的幸运往往就是在不懂世事、面对困惑时,有人能真诚地说上一句改变命运的话。
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都很差,我也从没想过要读书考大学,要是说我能上大学,同学们和老师肯定会笑掉牙的,因为我的成绩在慢班还居于后列,我自己和父母也都没有这种上大学的想法,听到父母最多的话就是多读几年书,岁数大点回家种田能扛得起锄头。
后来在初二时遇到一位英语老师,他对我说:“你这么聪明,不读大学真可惜,其实读书只要用功,所有的基础都可赶上来的。”这可是我读书以来第一个老师说我聪明的话,要知道我当时的英语成绩考得最好的一次是35分。现在想来那位老师可能是无意识说的那句话,但我当时真的相信我很聪明,而且能上大学。从此以后我就拼命地学习,每天晚上不到12点钟不休息,早晨5点多钟就起床了,工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我果真上了大学,还当了老师。在我工作多年后,以前的那些同学都不相信我这样的差生竟然还能教书。
在我从教以后,经常将我的那段历史讲给我的学生听,鼓励他们用功学习,只要坚信自己能上大学,肯定能上大学,没想到鼓励的话永远不过时。
有一位学生读高三了,平时数学考试也就三四十分,我对她说:“我成绩比你还差,后来都考上大学了,你现在总比我当时基础要好吧。”听了我的鼓励,这位同学信心百倍地学习,终于在高考中数学得了100多分,也考上了大学。
每个人都有战胜困难的能力,只是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一个人对他人的帮助,不一定必须是物质帮助,在许多时候一句鼓舞人心的话,就帮助他人树立起了成功的信念,帮助其坚信战胜困境实现目标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