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夏朝杜康发明了用粮酿酒,酒文化便开始萌生并传播开来。
有了酒就有了盛酒饮用的器具,青铜酒器类有觚,觯,爵,角等。
其它类型有觞,樽,觥,杯等。
杜康乃酒的鼻祖。
杜康为酒赋诗,其中一首的两句是:“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
以杜康命名的“杜康”酒名扬天下。
曹操词作《短歌行》:“慨以当慷,忧思难忘。何以解愁,唯有杜康。”
酒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以水为形,以火为性,具有阴柔和刚强的品质,吐露着甘美和辛辣的气息。
烈酒更加激发了生命的旺盛。
中国传统的文人墨客大都倾心于酒,痴心于酒,留恋于酒,迷醉于酒。
醉态思维最接近诗歌的真谛。
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词家的诗词曲赋中未涉及到酒的,几乎没有。
酒入豪肠,文人因酒而狂放,李白纵酒放歌,绣口一吐就是半个大唐。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
李白金樽对月“将进酒”,仗剑浩歌“行路难”。
他在诗中写道:“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范仲淹:“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欧阳修:“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晏几道:“衾风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
周邦彦:“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落泪。”
辛弃疾:“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宵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无酒不成宴。
天下第一酒宴乃惊心动魄的“鸿门宴”。
西楚霸王项羽最终自 杀于乌江,他败就败在了他在“鸿门宴”上未醉酒舞剑,对刘邦一剑封喉,种下了日后的垓下之围,乌江自刎的惨烈祸根!项羽是何等的英勇,刚猛,“力拔山兮气盖世”,他作为反秦义军的领袖,气势如虹,一举摧毁了秦军主力,焚烧了阿房宫,然一代英豪却败在了他心慈手软的“鸿门宴”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鸿门宴”上,项庄都亮出了刺杀刘邦的利剑,然项羽仍默然未动,错失良机。
女人如水,男儿似铁。
在“鸿门宴”上,项羽心慈手软了,正是他源于优柔寡断的弱点,放走了刘邦,筑成了千古大错。
特别是在十面埋伏,垓下之围,四面楚歌的困境中,他率八百壮士乘夜突围南走,行至乌江后,他羞于脸面,宁肯去见阎王,也不愿羞答答地去见江东父老,他与美人虞姬借酒浇愁,慷慨悲歌,双双自刎而死。
一千三百年后,一位人比黄花瘦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哀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就连项羽的死敌韩信都嘲讽项羽在“鸿门宴”上对刘邦是“妇人之仁。”
魏晋时期,司马氏与曹氏争夺朝廷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社会处在风雨飘摇的动荡中。
“竹林七贤”乃社会的精英,他们愤世嫉俗,一腔悲愤,要么崇尚道家的老庄哲学:清静无为。
喝茶清谈玄学,逍遥世外;要么对酒当歌,放浪形骸,狂放不羁,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一醉解千愁;举杯消愁愁更愁。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不满当时腐朽的残暴统治,公开揭露统治者,不肯同流合污。
他乃烈酒侠客,杀身成仁,临刑前,他视死如归,操琴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悲壮地结算了自己的生命,实乃放胆文章拼命酒,悲歌一曲断肠诗!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隐居不仕,屡拒为官,以酒为伴,长歌当哭。他一生嗜酒,作有《酒德颂》。他一杯香茗清心养气,满壶浊酒怒海听涛。后人以他的名为商标,“刘伶酒”广受热捧。
“贾岛醉倒非假倒,刘伶饮尽非留零。”贾岛乃唐代诗人,“假倒”,“留零”乃贾岛,刘伶的谐音。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阮籍,“竹林七贤”之一,黑暗,残酷的专 制社会迫使他用酒来麻 醉自己的心灵,日夜昏沉在“酒坛”里。
陶潜即陶渊明,他看破红尘,辞官归隐,过着躬耕生活。
他开辟了风格独特的田园诗,著有《桃花源记》,然他并非一味生活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里,他仍忧国忧民,心急如焚,但报国无门,他无奈地把酒临风,举杯邀月,他感慨地说:“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
他举杯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以酒会友。酒逢知己千杯少。
挥毫对客风生座,載酒论诗月满蓬。
酒,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演绎了无数人文佳话。
最令人称道的当属“兰亭聚会”,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大书法家王羲之和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群山阴县的兰亭聚会,饮酒赋诗,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
《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
这篇序当时由王羲之以他那绝妙的行书书写,成为后世天下第一行书,成为后世极为推荐的著名法帖。传说王羲之后来曾多次书写《兰亭序集》,但都没达到初稿的韵味,究其原因乃他在写初稿时借助了饮酒后即兴挥洒的神力,天然的鬼斧神工是不可复制的。
赵匡胤陈桥兵变,逼恭帝柴宗训退位,改号宋,史称北宋。
赵匡胤做了皇帝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便着手削夺有功将领的兵权。
他兵不血刃,召集重将赴宴,在一场他精心策划,充满智谋的酒席宴上,一杯“酒”便浇灭了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的政 变隐患,史陈“杯酒释兵权”。
秋瑾,别号鉴湖女侠,清末民 主革 命女革 命家,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秋瑾喜爱酒,以酒入诗,其作《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酒去犹能化碧涛。”《剑歌》:“酒酣耳热起舞时,天矫如见龙蛇走。”“吾辈爱自由,勉励一杯酒。”秋瑾虽为巾帼,却有须眉之风,勘称一代女中豪杰。
特别是她“把酒悲歌涕纵横”,“拼将十万头颅血,势把乾坤力挽回。”
真乃国醉也!
唐朝,张旭,怀素的狂草横空出世,他俩嗜酒如命,必在酒酣之后挥毫书写,烈酒点燃了熊熊的激 情,世人称“颠张醉素”。张旭的草书汪洋恣肆,笔墨飞溅,点画狼藉。唐朝诗人贺知章谈张旭:“旭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呼号狂走。时人称张颠。”
怀素的草书似惊蛇如草,飞鸟出林。李白推崇怀素的草书,作《赠怀素草书歌》:“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苏东坡不仅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亦是书、画大家,他在自作的书、画上,时常会印一枚闲章:“醉书”。
八大山人醉后,笔墨更为淋漓,可谓一纸山河,遍地江湖。徐渭杯不离手,醉中作画,泼墨挥洒,写意传神。
郑板桥曰:“看月不妨人去后,对酒只恨酒来迟。”他画竹,印一闲章:“酒痴”。
傅抱石每作画必借酒兴,他刻有一枚闲章:“往往醉后”。
女人喝酒,是让酒“陪”在自己身旁,举杯的女人其实是举着自己。和美女喝酒,未饮先醉。
贵州“茅台”酒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有一对联:“酒味冲天鸟闻成凤 酒糟抛河鱼食化龙”,横皮:“名列前茅”。
山西的“汾酒”、“竹叶青”荣获世界博览会金奖。有诗赞:“竹叶杯中万里溪山尽染绿 杏花村里一帘风月独飘香”。“佳酿首推竹叶 醇醪独出杏花”。
关于酒,佳话迭出: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刘伶借问酒家好,李白还言此处香。
开坛十里香,隔壁醉三家。
闻香十里春无价,醉买三杯梦亦香。
右壁观图,左壁观史,有酒学仙,无酒学佛。
几处青帘沽酒市,一杆红日卖花声。林间扫叶安棋局,岩下流泉递酒杯。
滩平水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
厨下烹鲜,门厅成市开华宴。
天宫摆酒,仙女饮酒醉广寒。
有的酒联针对性强,含义深刻:
少林寺——“酒肉穿肠过,佛祖在我心。”
指恶人——“醒握杀人剑,醉卧美人床。”
形容酒肉朋友——“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喝几杯各奔东西。”
以酒会友——“載酒船过风亦醉,浇花人去水犹香。”
讽刺醉汉——“大吃二喝醉后怎知南北,青黄不接断粮变卖东西。”
“醉汉乘船张牙舞爪胡折腾,艄公赔笑作揖打躬讨船钱。”
酒馆的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馆 兴也罢衰也罢喝吧” ,“有名酒酒有名名扬四海 迎客楼楼迎客客满一堂” 。
时下,交警执法如山,严查酒后驾车,然一些“酒鬼”司机对查酒驾胡搅蛮缠,强词夺理,狡辩道:“啤酒是酒吗?蜗牛是牛吗?酱油是油吗?姑娘是娘吗?”
真是酒鬼喷酒话。
蒋介石不抽烟,不喝茶,不喝酒。
毛泽东一辈子抽烟,并且抽得很凶,但他滴酒不沾,在一些必要的外交宴会上,他只是端一杯红酒,象征性地喝一口,然他的诗将酒的诗意挥洒到了极致:“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对酒当歌,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