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南方获大胜
书名:乱世风云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9335字 发布时间:2021-12-07

话分两头,与在宁西的艰苦鏖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方的情势。

二月二十八日,马仲云、康元悦、安敬玄及所率亲随先行开拔出发前往铭英州。大军则在杜昌勋、裴泽林率领下于三月一日出发。杜昌勋、裴泽林是勋贵子弟,虽然很想立功,但没有什么经验。康元悦让他们只要把军队在三月底之前带到永晋府就算大功一件。

三月二日,马仲云一行抵达三群屿,令李锐严加戒备。

三月八日,马仲云一行抵达宁河港,进入了铭英州地域。知州刘文灵、侍卫亲军后军的统帅韦玄明、赵元易也在此迎接。众人随即在宁河港就商议。

刘文灵:“洛那卡国已经接到武国统帅张晟敏的国书。要求洛那卡国国王加扎蒙、首席大臣加扎比等接受武国的封赐,臣服于武国。洛那卡国朝野意见不一,国王加扎蒙多年来一直昏聩好色荒淫,但如今见到武国特使,仿佛看到了救兵一样,力主联合武国对抗我们。不过加扎比和大多数主张不可轻信,遵守与晋公国前约,至少可以先观望。”

康元悦:“加扎蒙的日子到头了,不能留他了。”

韦玄明:“早该解决他了,让加扎比上吧。”

赵元易:“是,干掉他,但不是我们出面。”

康元悦:“大公子,你的意见呢。”

马仲云:“你们说干那就干,出了乱子我兜着。”

康元悦:“出了乱子我去和晋公、监国请罪。”

韦玄明等:“共同承担。”

随即众人开始安排部署进兵事宜。

康元悦令韦玄明率后军精锐三千人驻守宁河港附近,严阵以待,主要任务就是接应海山洲过来的增援人员和物资以及确保宁河港的安全;

刘文灵、曹坤皎率部扼守卡延河两侧;

赵元易则率后军主力七千人从卡延河下游渡河进入洛那卡国地域,镇守河西地区,尤其是塔尔克一带;

马仲云、康元悦、安敬玄则率精兵两千人迅速前往洛那卡国王城。

三月十日,杜昌勋、裴泽林的七千人终于抵达宁河港,随即从铭英州一路南下向永晋府出发。。

为了不引起注意,马仲云、康元悦、安敬玄和精兵两千人全部以民间服饰着装而行,而且分散行走。三月十三日在王城附近的段志合军营会和。

十三日,马仲云、康元悦、安敬玄等大部分人马抵达段志合军营。

来到军营后,康元悦召集众人商议。

康元悦:“闲言少叙,晋公、监国派大公子和我来,就是要解救洛那卡国。我已经听说了,加扎蒙要背叛晋公,毁弃前约,那就怪不得我们了。”

马仲云:“干掉他,让加扎比上。”

段志合:“大公子英明。加扎比早就想如此了,他多次派人表示希望支持他干掉加扎蒙。”

康元悦:“有几分把握。”

段志合:“八分是没有问题的。”

康元悦:“那就干。”

十四日,段志合、赵元易与加扎比密谈,谈妥了办法。由加扎比出兵,段志合等支持。杀掉加扎蒙后,对外的理由就是他多年荒淫好色,疾病而亡。

当夜,加扎比出兵进入王宫,干脆利落地做掉了加扎蒙,终于成为了国王,实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以其幼子扎英苾为首席大臣,时年只有二十岁而已。

在干掉加扎蒙后,由赵元易、段志合指挥洛那卡国军队和晋公国驻军死守洛那卡国西部的山脉,以防武国所部登陆后进攻洛那卡国。随后十六日,马仲云、康元悦率精兵迅速南下进入永晋府。因为在康元悦事先的谋划中,洛那卡国问题好解决,铭英州因为有洛那卡国作为屏障,事情也不难办,主要是永晋府的问题,那里地势平坦,加上三十年的开发,早已经是良田沃野了,万不可丢弃。

三月二十一日,马仲云、康元悦、安敬玄一行策马疾驰抵达永晋府。永晋府知府崔君山在此迎接。

入城后,众人开始商议如何防守永晋府。

崔君山:“武国大军已经在三月十八日抵达永晋府附近海域,并在慧亭县的永宁港登陆,已经扎下营寨。”

马仲云:“慧亭县永宁港丢了。”

崔君山:“是,但实际上是臣下令撤退的。”

马仲云:“为什么?”

崔君山:“永宁港是繁华地带,地势平坦,根本无险可守,与其在那里白白消耗兵力,不如放弃,让其贪图那里的繁华,为我们争取时间。”

马仲云:“终究可惜啊。”

崔君山:“臣已经打听清楚了,张晟敏率领的这只军队号称三万,但实际上只有两万五六千人。一半以上是水师,真正陆上精锐不多,他们也不可能在陆上长期作战。他们从远方航行到此,本来准备是返回武国的,但是中途接到了在洛那卡国的作战命令,实际上进取心不大。”

康元悦:“看来你已经有所打算和准备了。”

崔君山:“臣在永宁港撤退时候已经安排下人了,让他们多方利诱打听这些人的情况,我们现在可静观其变。”

康元悦:“即便如此也得有所准备吧。”

崔君山:“在从永宁港到慧亭县及永晋府各地的主要地段,臣已经扎下营寨三十余座,但是其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以迷惑敌人。另外臣将慧亭县和永晋府内精壮人员总计五千余人都部署在了永宁港的繁华却混乱的人群中,就等时机然后就能起事。”

康元悦:“明白了,以醇酒美色麻痹他们松懈他们的意志。”

崔君山:“是,以柔克刚。”

康元悦:“大公子,我们不妨也去永宁港走一遭,看看那里的情况啊。”

马仲云:“你的意思是。”

康元悦:“我们不暴露身份,以当地土著乡绅的名义去接待他们,以礼相待,言辞谦卑一些,然后劝说他们投诚,即便他们不投诚,也能打听些情况,为接下来做准备。”

马仲云:“有道理。”

三月二十七日,杜昌勋、裴泽林的人马终于抵达了永晋府。

这大体还在康元悦的意料范围内,加上是勋贵子弟,康元悦也没有说什么,他也不能说什么。

三月二十八日,马仲云、康元悦、安敬玄、杜昌勋、裴泽林和十几名随从只有不足二十人轻装前往永宁港。后方交崔君山统一节制。

四月二日,一行抵达了永宁港。

果然,张晟敏的大军已经在此驻扎,与这里的商人开始谈贸易。因为与陈景和所率领的主要是进攻部队不同,张晟敏的军队主要是水师,还有不少的贸易人员,作战任务只是突然而来。在这里,他们看到武国的许多特产,有丝绸、西南茶叶、代北和辽东的货物、中原北方的大小麦等,他们以此来交换洛那卡国及南方部落酋长国的土特产和稻米等。

四月六日,马仲云、康元悦等递书要求拜见张晟敏。署名是洛那卡国汉商,理由是来此参拜天朝大军。

张晟敏接见了他们。

康元悦:“大将军,这是我家主人,我是他的管家,这些是随从。我们本是这里的汉商,在此经商有年,听闻大军前来,特来拜见。”

张晟敏:“你们祖上是哪里人。”

马仲云:“祖上的两广。”

康元悦:“大将军,这是我家主人的一点儿心意,请笑纳。”

张晟敏接过礼单,主要是永晋府所产稻米两千石、美女十人,以及永晋府从南方贸易得来的一些珍奇异兽。女人都是南方的异域女子,而非汉人。

张晟敏:“难得你们有这份孝心。”

康元悦:“大将军,我们不沾王化多年,听说大将军之师甚为精锐,船只甚为雄壮,可否让小民及当地百姓开开眼,让他们一睹天朝风采。”

张晟敏:“可以。”

随即张晟敏下令让马仲云等人去他的座船上参观。

这是一艘大型福船,长四十二丈,宽十六丈,九桅十二张帆。并听张晟敏手下的人介绍,这帆是硬帆,帆篷面带有撑条。虽然较重升起费力,但却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戗转脚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与船桨不同,该船在两舷和艉部,设有长橹。这种长橹入水深,多人摇摆,橹在水下半旋转的动作类似今天的螺旋桨,推进效率较高。在无风的时候也可以保持相当航速,而且橹在船外的涉水面积小,适应在狭窄港湾拥挤水域航行。

这种大型福船载重可达五千料。船上五层仿佛宫殿式的建筑,甲板以下是两层,甲板上面则是三层。船头有一只巨大的“鹰”,船尾则是一个虎头。船身是红色,升起黄色的船帆。船身上遍插武国的龙旗,又悬挂一个大三角旗。船上甲板两侧都摆放着大小火器。船上也还设置有兵器架,上面有刀枪剑戟等各种冷兵器。

参观了这艘大型福船,马仲云、康元悦等无不震惊,接着他们还参观了马船、坐船、粮船等,都让他们十分震撼。

参观完成后,马仲云请求设宴款待张晟敏及手下主要将领,张晟敏则说:“你们有孝心,这次我款待你们,就在这艘大船上,你们看如何啊。”

马仲云:“那就谢大将军,小民不甚荣幸。”

下午,这艘船上灯火通明,众人是好不快乐啊。

宴会中,张晟敏说:“听说这附近有个叫洛那卡国的,还有晋公国的,你们知道吗。”

康元悦:“回大将军,知道。洛那卡国不过是个小国,晋公国实际上就是海山洲。”

张晟敏:“他们实力如何啊。”

康元悦:“我听说洛那卡国不足道哉,周围的麻逸国以前都欺凌过他。晋公国海山洲是汉人所建,相传至今一百三十多年,一直还是安分守己的。不过再怎么样,这些都是小邦,与天朝怎能相比啊。大将军这几艘船上的人马就可踏平洛那卡国。”

张晟敏:“那是,区区蛮夷而已。”

马仲云:“大将军,可否让我们开开眼,看看弟兄们的军容啊。”

张晟敏:“本将军今儿高兴,就让你们开开眼。”

随即张晟敏下令大船上的火器齐发,对海面开火。随即让许贤津、黄建复、梁维嘉所部演示了陆地一些操演,刀枪弓弩林立,火器威力惊人,军容颇为强盛。让马仲云大开眼界。而康元悦是有过实战经验的人,他看到这些,脑海里认为以晋公国的水师无力与之抗衡,但陆上作战,可以与之一战,也并非全无胜算。

康元悦虽说装扮成了管家,但是终究还是个军人,故而他的眼光始终与常人不同。

当晚深夜后,马仲云、康元悦等人告辞,张晟敏欢送了他们。

马仲云等走后,李春辉对张晟敏说:“大帅,他们真是什么汉商吗?”

张晟敏:“根本不是,我看就是晋公国的人,来刺探军情罢了。”

李春辉:“那为什么不拿下他们。”

张晟敏:“虽说我们实力很强,但是一路远航归来,所带粮草物资已经不多,作战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朝廷那帮下命令的人都是些混蛋。我们以此军威来震慑他们,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在此住上一段时间后,即刻全速返航。传令,让将士们不要在陆地上呆的太久,夜晚必须回船,否则会被诱骗而走的。”

李春辉:“大将军高明啊。”

马仲云等离开后,一路马仲云、杜昌勋、裴泽林都惊讶于武国的实力,充满了艳羡之情。康元悦、安敬玄则没有想那么多,并没有说话。

返回他们在永宁港的住所后,马仲云对康元悦说:“将军为何一路不说话啊。”

康元悦:“武国水师之强,非我能与之抗衡,陆上其军容不俗,但是也有把握,但是臣觉得张晟敏是有意大张声势来震慑我们。”

马仲云:“何以见得啊。”

安敬玄:“大公子,军威军械都是朝廷的机密,是从不轻易示人的,我们只是提了一下,他就让我们看,这已经是极为反常的了。”

康元悦:“安将军所言不错,他这样故意示强,一是警告我们,二则是内心有虚。”

马仲云:“有什么虚呢。”

杜昌勋:“不久前崔大人说他们远航归来,看来其粮草辎重必将不足了。”

康元悦:“杜大人所言甚是。”

马仲云:“那我们怎么办。”

康元悦:“以臣看,他们并不想作战,也无力持久作战。这样,派人混进去继续打听消息。如果能让他们和平退走,我们也算成功了。”

裴泽林:“那么多大船,还有精良的器械,我们就只是看看吗?”

康元悦:“裴大人的意思是?”

    裴泽林:“我们能不能拿走一些啊。”

康元悦:“船那么大,我们又不会开,这太难了。”

裴泽林:“是,不过我认为他们肯定有工匠,还有图样工具数据等,我们可否派人偷一些,或者抓几个懂行的,这样我们如果以后造也有用啊。”

康元悦:“有道理。”

马仲云:“那泽林,你有无把握一试啊。”

裴泽林:“我可以去试试,杜兄,可否一起啊。”

杜昌勋:“可以。”

马仲云:“那你们去吧,小心。”

整个四月份的时间,马仲云等一直就在住址等待,张晟敏的军队也就在永宁港附近与人贸易。而永宁港做生意和与之相关打杂的人已经有上万人,加上张晟敏的大军不时来回,这里的人已经达到七八万人,十分的热闹却也暗藏着混乱。这里有张晟敏的探子,也有崔君山的探子,还有杜昌勋、裴泽林二人及手下的探子。

这一个月里,崔君山的探子打探到消息后,一面报给康元悦,一面报给崔君山。而裴泽林、杜昌勋打听到的消息则告知马仲云、康元悦。

一个月里,裴泽林、杜昌勋花去了约三万贯,他们和手下几个随从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对武国的军官士兵和文官还有太监等更是大献殷情,送钱送物送女人。花费虽然不小,却还真打听出了些消息。他们得到的最大消息就是许贤津、黄建复、梁维嘉与张晟敏、李春辉关系并不大和睦。尤其是梁维嘉所率之人约近六千人,但因为多是陆地兵马和工匠,备受歧视。另外黄建复长于水战,但是为人好色,而张晟敏军纪森严,黄建复常备责骂,也因此心怀怨恨。

五月初三,黄建复、梁维嘉背着张晟敏去岸上散心。裴泽林得知这个消息后,与杜昌勋宴请二人。四个人有过一面之缘,故而聊的比较畅快,加上黄建复是好色之徒,酒色之下,能说的不能说的是全说了,梁维嘉想拦也拦不住,只能是任由他胡说了。

次日晨二人返回后,被张晟敏责骂,并当场下令将黄建复处以五十军棍,梁维嘉处以三十军棍。二人都被打的不轻,心中也十分怨恨,开始密谋逃走。

黄建复:“梁兄,我们远航归来,只是喝喝酒玩玩儿女人,怎么就如此呢啊。”

梁维嘉:“谁说不是啊,我们纵然有违军规,可好歹也是将领,也是有身份的人,当着那么多人和阉人的面,给我们军棍,丢人啊,回去以后谁知道他们还会做出什么事儿来。”

黄建复:“老子已经打听清楚了,也听大帅身边的人说了,请我们吃饭的人那就是海山洲的人,要不咱们投了他们吧。”

梁维嘉:“这可不是小事儿,不是闹着玩儿的啊。”

黄建复:“回去你又不是不知道,朝廷的法度甚严,张晟敏那家伙素来不讲情面,回去哪儿有你我的好啊。”

梁维嘉:“那是,可是我们如果空手而投的话,这也有些太掉身价了吧,投降了,也没有多少本钱啊。”

黄建复:“此事我已经想好了,你听我的就行了。”

梁维嘉:“好,那就全靠将军了。”

五月五日开始,黄建复、梁维嘉密令手下以检查修理船舱为名,将他们所控制的船只进行了一些有意的破坏,如松动钉子,制造一些有意的漏水等细小问题,这倒是问题不大,只是航速会下降。他们在制造问题的时候都精心准备并计算好了时间和准备了备用的材料来补充。同时派人通知联系杜昌勋、裴泽林,让他们在张晟敏撤军后迅速占领永宁港等待他们。

五月十日,张晟敏下令全军准备返航。张晟敏此时手下还有两万六千余人,大小船只二百三十余艘。而黄建复、梁维嘉能控制的人手在八千人左右,船只约七十余艘。

五月十三日,大军返航。十五日,当张晟敏的大军已经离开永宁港已经有相当的距离后,黄建复、梁维嘉所控制的船只和人员所制造的问题开始逐渐发作。他们所控制的船只已经与张晟敏等所控制的船只掉队了,而且越掉越远,已经有一百余里了。张晟敏在深夜发现了这种情况,大怒,对李春辉说:“这两人看来是要叛逃了。”随即下令追赶,李春辉说:“大帅,恐怕已经完了,我们粮草不够,如果追赶发生激战,会影响返航途中的时辰并消耗粮食。另外黄建复精于水战,硬拼的话,我们多少也会有所损失的。另外,他们恐怕早与海山洲的人有联系了。返回去恐怕会遇埋伏。”

李春辉所言是实情,张晟敏恼怒万分却没有办法。

黄建复、梁维嘉制造的掉队现象成功后,迅速令人修理船只,然后紧急向永宁港返回。而马仲云、康元悦一直在永宁港等候,并派船只在海面巡逻,在十六日中午发现了他们,然后带领他们返回永宁港。

十七日晨,裴泽林、杜昌勋引导黄建复和梁维嘉及其所部八千余人和七十多艘船只顺利返回的永宁港。马仲云、康元悦、安敬玄在码头迎接。

几人见面后互相施礼,马仲云:“两位将军来归,万分荣幸啊。”

黄建复、梁维嘉:“穷困来投,有劳大公子了。”

黄建复随即将所投诚人员的名册和船只状况等名册交给了马仲云,马仲云又交给了康元悦。

康元悦看到投诚人员计八千二百五十余人,军械两万余件,其余器械数千件。船只有中型福船两艘、粮船十艘、马船三十艘、战船二十艘、商船和坐船十多艘。这已经是不小的战果了。

马仲云:“我将禀报晋公、监国,为各位将军请功。”

黄建复、梁维嘉:“谢大公子。”

康元悦随即命人拿上礼物,宣布:

晋公国南方招讨使马仲云令:

黄建复、梁维嘉率队归降有功,每人赐白银一千两、钱一万贯,永晋府田地两千亩、美女十人。各位将士每人赏钱十贯。

黄建复、梁维嘉:“谢大公子。”

随后众人进入永宁港详谈。

黄建复:“我等刚刚归降,就蒙如此厚待,无以为报。末将有一良策,可为晋公及大公子再添一些船只。”

康元悦:“愿闻其详。”

黄建复:“张晟敏大军所携带粮草已经不多,按时间估计,他们会在六月五日左右抵达洛那卡国正北部约二百里的海域,如果晋公能派大军在此附近海域设伏,即使不能全歼,也能重创敌军。”

马仲云:“高见,康大人,你如何想啊。”

康元悦:“是不错,不过时间有些紧啊。”

马仲云:“派人派多批次的人向晋公、监国报送,力求在六月初在附近海域埋伏。”

康元悦:“是。”

康元悦随即派了三批人骑马先奔赴宁河港,然后奔赴海山洲。

马仲云:“两位将军,指挥作战还得你们。”

黄建复:“末将自当尽力,不过现有船只尚需修理,能用的不过三十余艘,末将马上派人修理,三天后就能出发。”

马仲云:“那就有劳了。”

黄建复:“末将竭尽全力。”

康元悦派出去的人马不停蹄出发,五月二十日抵达了宁河港,然后坐船返回海山洲,二十七日终于抵达了宁安府。此时,马康远等人及军队部分主力返回了宁安府。

康元悦的人报告了情况后,马康远紧急与马俊嘉、韦俊骞、羊祖辩、田志明等商议,段文成、萧兴祖也参加,谢怀宁、刘正仁仍在宁西前线驻守。

对于康元悦提出的围歼方案,马俊嘉、田志明高兴也比较担忧。其余人也有此担忧,毕竟黄建复刚刚投诚,万一是里应外合反围歼如何呢。韦俊骞、羊祖辩也没有绝对把握。

马康远:“段将军、萧先生,你们如何看呢。”

段文成:“此事依臣看,可以一试,末将认为黄建复的投诚还是可靠的,此人长于水战,为人好色。只要价码够,他还是很忠心的。”

萧兴祖:“臣确实也没有把握。但是臣知道如果此战取胜,武国东南沿海的水师主力必将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对我发动进攻。另外此战取胜,武国必将不敢轻视于我。也会为我们与武国的谈判争取更大的筹码。”

马康远接着让众人说,意见不一,马康远思索后,最后说:“天下哪儿有十全十美的事儿啊,打。”

随即马康远下令由羊祖辩调集水师主力准备南下寻机歼敌。

羊祖辩得令后就开始准备,他将缴获来的船只调集接近一半集结再宁安府和思岭方向。

五月二十九日,羊祖辩、李锐贵、王昌吉集结大小战船一百三十艘,水军一万七千人从宁安府南下。

而在宁河港铭英州方向,黄建复、梁维嘉于五月二十八日抵达宁河港。马仲云、康元悦、安敬玄也抵达。马仲云、康元悦下令调集铭英州、永晋府一带能够作战的各型船只总计一百余艘集结在了宁河港。六月一日,黄建复、梁维嘉率军从宁河港出发。

而张晟敏、李春辉、许贤津所率领的其余军队和船只也一直在按照预定的航线向北前行。

六月五日,张晟敏的船队如黄建复、梁维嘉所预测的那样抵达了洛那卡国正北方向三百多里的水域。

此时的这片海域正处于大风大浪开始的季节,张晟敏虽说以前也经过过这片海域,但是却不是在这个时候,另外因为粮草不足,他十分担心,加上又有黄建复带走了不少船只和工匠,他更是忧心忡忡,这无疑会影响了他的判断,而变的着急了起来。

六月八日,羊祖辩、刘正仁的船队发现了张晟敏的船队。张晟敏也几乎同时发现了。

远远望去,张晟敏以为是自己的右军,因为羊祖辩军中也有投降的武国将士还有大量武国船只。

刘正仁:“大帅,看来敌军以为我方是友军,不妨逼近他们,然后近战歼敌。”

羊祖辩:“正合我意。”

羊祖辩随即下令全速前进,待双方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张晟敏发现情况不对,慌忙下令改变方向行驶,但是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加上当天风浪不小,他内心十分慌乱,正常的判断已经无法做出,而李春辉对水战的了解也不如张晟敏,只是人云亦云。而许贤津虽然对二人平时的指手画脚是逆来顺受,但此时也乐的看热闹,相机而定。

距离越来越近到了只有一百步左右时候,羊祖辩下令攻击。张晟敏忙于改变航向撤离,对羊祖辩的攻击仓皇下令还击,但各船战意都不很旺盛,反击显得有气无力。

正在此时,张晟敏部下来报,在东南方向也发现了一支船队。张晟敏一听便知道,说:“肯定是那两个叛将要拿我和我的部队作为他们的晋升之资。”

李春辉:“大帅,撤吧,不然一会儿被围,就更麻烦了。”

张晟敏万分悲凉,下令:撤。

殊不知在即将被围时,最忌讳轻易后撤,如果张晟敏选择一方果断出击,或许能杀出一条路,而此时撤退,让本已经心无斗志的人更是崩溃了。之后的海战完全变成了羊祖辩、黄建复对张晟敏船队的收割了。

羊祖辩、黄建复两支船队一北一南对张晟敏所部逐个攻击,各个击破。黄建复因为与这些人有旧,下令向他们喊话打旗语,如果投降保证不杀给予重赏。许贤津看到了,他的打算是既不投降也不抵抗。而是和亲随将船只上所有珍贵的物资全部拿上准备从西南方向逃跑。许贤津也准备逃跑,那其手下更是如何的下场,可想而知。到入夜时候,许贤津所部及其船只六十余艘在黄建复的攻击和利诱下,出十余艘被击沉逃走外,其余五十艘和六千多人全部被俘或者投降。

而羊祖辩方向面对的是张晟敏的主力。张晟敏逃跑,向西北方向。刘正仁主张追赶,羊祖辩:“败军之将不足言勇,何必追赶,看他的指挥也不怎么样,留着何用。抓紧消灭敌军和俘虏缴获船只。下令,投降者不杀重赏,如果不投降,杀无赦。不能让他们活着逃走,否则将日就是后患。”

经过一番激战,同样到入夜时,张晟敏、李春辉及其部属五千余人和二十多艘船只逃跑。其余三十多艘船只和七千多人被羊祖辩击沉击毁或者受风浪影响而葬身大海。剩下的船只五十多艘和六千余人全部被俘或者投降。

整场海战持续了三个多时辰。晋公国水军损失大小船只三十余艘和三千余人的代价,换取了俘虏缴获一百余艘和一万二千人的胜利。武国方面,战死损毁船只六十余艘,三名主将逃跑,死伤人员五千余人。

大获全胜后,黄建复率其所部向东南方向返回宁河港,羊祖辩则率部北上返回宁安府。

六月十二日,羊祖辩率军返回宁安府。六月十一日,黄建复先行返回了宁河港。

至此,武国对晋公国的进犯告一段多,武国匆忙的进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北路进攻宁西的七万大军,实际出发四万人,投降和被俘虏总计一万六千人,其余非死即伤。六名主将和谋士,二人投降,二人放回,一人被杀,一人逃跑。南路进攻的三万大军,实际有两万六千多人。被俘虏和投诚一万两千多人,其余非死即伤。主将五人,三人逃跑,两人投诚。

而船只方面损失最严重,两路总计七百多艘的庞大船队,被俘虏、缴获与投诚的船只高达四百三十多艘,其余除少部分逃脱外,近乎于全部被歼。武国东南沿海的水师主力几乎荡然无存。

六月十二日,返回宁安府的羊祖辩向马康远报告了战况,马康远大为高兴,而且是万分高兴。下令嘉奖水军将领:

羊祖辩封靖远县公,靖远军节度使;

刘正仁封兴安县侯,安海军承宣使;

黄建复封归义伯,靖南军观察使;

梁维嘉封忠顺伯,清海军观察使。

王昌吉、李锐贵封子爵,加团练使衔。

并招马仲云、康元悦、安敬玄、裴泽林、杜昌勋及黄建复、梁维嘉回宁安府商议日后事宜。

马康远内心的激动是可以理解的,自高祖马文慧立国海山洲以来,对狄国、武国有过多次战争,互有胜败。但是一百三十多年来,如此的大胜是从未有过的,他怎能不激动。

当夜,马康远在宁安宫的晋公国功臣图前祭拜了高祖马文慧、世祖马宪永及自己的父亲英宗马海晋,告慰祖宗和战死的英烈。

自武国成立近六十年来,这是武国对海山洲晋公国的第一次进犯,就遭到了如此惨痛的失败,这无疑让武国朝野骄横之心遭到了一片惨重打击。而晋公国也树立起了对武国的自信心,决心在之后的谈判和武装对峙中采取更加强硬且务实的态度,以换取更大的实际利益。马康远认为自己能做到,也一定可以做的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