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徐婕妤篇
书名:列女传 作者:小薇KING 本章字数:3756字 发布时间:2021-12-06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皇九子李治即位,即唐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唐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其在位期间,唐朝的领土最广。唐高宗中期以后,朝廷实权逐渐由武则天掌握。武则天原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死后被唐高宗召入宫中。武则天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并逐步走到政治的最上层,李治死后,手握大权的武则天先后废立两个儿子,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进宫那年,我已经十七岁了,姐妹们十二三岁嫁人的大有人在,我十七还云英未嫁,算是老姑娘了。

 

  我心知肚明,之所以家里迟迟没有给我许配出去,就是盼望着我能进宫得宠,我更加明白,我能进宫,是姐姐用自己的命换来的。

 

  姐姐比我大七岁,据说她五个月大就会说话,四岁就将《诗经》《论语》背的滚瓜烂熟,八岁就写出“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这样的诗句,一时被传为佳话。

 

  我还有个哥哥叫徐齐聃,比我大三岁,自幼也是勤读诗书,虽然文采没姐姐那么惊艳,但也经常被老夫子们夸耀一番。

 

  至于我,从小就被耳提面命要好好读书,写些简单的诗句到也不在话下。

 

  “我们徐家三个孩子,可以和汉代班氏三兄弟相比呢!”夫人经常这样和人炫耀。

 

  “我呸,别听她忽悠你,就是想把你以后卖个好价钱!”

 

  小娘一边吐着嘴里的瓜子皮,一边不以为然的说。

 

  是的,我不过是个庶女,能和正房两个孩子相提并论可不容易,如果不是我有点歪才,还得不到这种“优待”呢,不然我的同母弟弟徐齐庄怎么不被正房待见,提也不提一句?

 

  “你说这个有什么用?你能为我亲事做主?”我懒懒的回了一句。

 

  小娘不吱声了,她本来是一个卖豆腐家的女儿,生的美貌俏皮,所以被爹爹娶回家里做小妾。小娘家里孩子一大堆,吃不好穿不暖的,能被我爹爹看上也算福气了。偏偏她性格粗俗,脾气泼辣,生了两个孩子就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还偷偷背地撺掇爹爹休了正房将她扶正,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块料。后来狠狠被夫人收拾了几次才消停!

 

  “怎么?我姐姐进宫当妃子不好吗?那可是天大的恩典,别人求也求不来的。”我倒是很奇怪小娘的不以为然。

 

  小娘撇了我一眼,叹了一口气:“你长得又不是什么绝色,也没有你姐姐那么能写酸文,想进宫伺候皇帝,我估计夫人是想瞎了心了。弄不好啊,给你送给哪个做大官的老头子去做小,哎,娘这辈子就是做小,让人家骑在头上,可不希望你能遭这样的罪。盼着你被差不多的公子哥儿明媒正娶,八抬大轿娶进门才好啊!”

 

  这是亲娘所以才会这么为我着想,我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还是很感激的。只是我明白,我的亲事最终还是由夫人做主。

 

  姐姐因为才情被选入宫中,先是被封为才人,然后又被封为婕妤,父亲也跟着借了光,成为礼部员外郎,徐家也因此光宗耀祖,一步登天。

 

  “娘娘在翠微宫伴驾,陛下做了《小山赋》,娘娘做了《奉和御制小山赋》,那真是词藻优美,意境深远啊,陛下兴致很高,看来娘娘又要升一级了!”爹爹捻着胡须,很是开怀。

 

  “你以为徐惠在宫中容易啊?”徐齐庄背地里偷偷对我说。他是庶子,所以夫人对他学问并不是十分上心,他也自认不是读书的料子,每天斗鸡走狗、寻花问柳玩的不亦乐乎,和许多大人家的纨绔子弟打的火热,消息也格外灵通。

 

  “你不好好读书,又出去混了?”我从《庄子》中抬起眼皮来斜着眼看他。

 

  他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那些人钱多人傻,我这不是想给姐姐你多挣点嫁妆嘛!”

 

 

“你刚才说姐姐怎么了?”我没好气瞪他一眼。

 

  徐齐庄压低了声音:“我听说陛下身体可不太好!”

 

  我大吃一惊:“不会吧,陛下还不到五十岁,正是盛年,你可不要胡说!”

 

  徐齐庄抓起书桌上的一支狼毫,用手把玩着:“真的,陛下征战多年,数次受伤,继位以来又日夜操劳,铁打的人都受不了。宫里人说他早上起床时特费劲,总要又是喘又是折腾的,缓半天才能更衣。御医们都束手无策,现在正吃一个叫什么来着,对,叫那罗迩婆婆寐的方士的丹药呢,说是能长生不老!”

 

  “无古今,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想长生?做梦吧!”我嗤笑了一声,不以为然的说。

 

  “哎,我说姐,你刚说完我,你可不能对陛下不敬!”徐齐庄一本正经的说。

 

 

  我不理他,继续读我的《庄子》,虽然徐家假装淡泊名利,将两个儿子以齐聃,齐庄命名,其实功利的很,只有我莫名其妙的特别喜欢这两个可爱的老头,不过每每读完他们的作品都很是怅然,喜怒哀乐也好,荣华富贵也好,生与死也好,最终都是一样,人活一世,到底为何走这一趟呢?

 

  “陛下要是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家的娘娘可是惨了,入宫五年都没有一儿半女,多半是出家的命!弄不好还会被殉葬!”徐齐庄夸张的说,他一向就对夫人和大姐反感的很。

 

  “不会的,陛下仁慈,即使有那一天也不会做出让姐姐殉葬的事。”我反驳他,“你也是徐家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少在那里幸灾乐祸了。”

 

  “就是,我得赶紧出门挣钱去了!省的到时候吃糠咽菜。”徐齐庄拍拍屁股走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切看天命吧!”我摇摇头,又翻开了书。

 

  我没想到徐齐庄消息竟然如此之准确,两年以后,天下忽然驾崩,徐家哀嚎一片,不仅仅是为了天子的死,还为了即将失去的荣华富贵。因为宫中已经下来旨意,没有生儿育女的妃子一律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生了儿子的则可以随皇子到藩地居住,唯有姐姐被就在未央宫养老。

老实说,姐姐没有被送到寺庙或送去为先帝守陵,这已经是先帝仁慈之心了,未央宫是前朝妃子养老的地方,虽然人迹罕见,冷冷清清,但总比寺庙待遇要好的多。

 

  当我前去宫中拜见姐姐时,看到的是一个形容枯槁,面黄肌瘦的女人,我大吃了一惊,姐姐不过26岁,怎么变成如此模样?

 

  “二小姐,你劝劝娘娘吧,自打先帝大行之后,娘娘日日夜夜流泪不止,身子一天比一天差,又不肯服药就医,再这样下去……”陪同姐姐进宫的丫鬟侍琴在领我进宫的途中焦急的告诉我。

 

  姐姐看见我,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她挥挥手让其他人下去,将我叫到近前。

 

  “娘娘节哀,逝者已去,咱们活着的人还要好好过下去呢!”我试着宽慰她。

 

  “好好过下去吗?”姐姐眼神呆滞的看着我。“在这冷宫里,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过下去?怎么能过好?”

 

  我不敢吭声,听着姐姐喃喃自语:“从才人到婕妤到充容,再一步就是贵妃,只要我能生下儿子,我就能升为贵妃,让徐家更上一层楼,可现在呢?我是一个废人了。娘进宫骂我,骂我是废人,骂我没有用,我好想让娘开心啊!”

 

  我楞楞的听着姐姐的话,夫人的确经常耳提面命,让我们每个孩子都要为努力徐家争光,我都是这耳进那耳出,怎么姐姐如此当真?

 

  “妹妹,你知道吗?从小到大,只有我达到娘要求才能得到她的喜欢,我要背诗,我要写文章,我要当才女,我要进宫争宠,那样娘才会夸我,才会对我笑一笑。”姐姐忽然激动起来,她一把抓住我的手,“不行,我得让她继续笑,让徐家不能被人笑话!”

 

  我的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果然,几天之后,姐姐因哀慕成疾,已绝食追随先帝而去的消息传了出来。已经继位的三皇子李治被深深打动,不仅追封她为贤妃,准其陪葬于昭陵,而且对我爹爹也有所封赏。更让全家人惊喜的是,我被招入后宫,封为宝林,一下子就是正六品。

 

  “小丫头看着平平,要不是你姐姐临死前特地求陛下,怕你也进不了这皇宫!”萧淑妃斜着眼睛漫不经心的打量我,她长得明艳张扬,是宫中最得宠的妃子。

 

  “妹妹慎言,君王选贤德而非美色,听说徐宝林才气过人,能如徐太妃一样劝诫陛下才好!”说话的正是王皇后,她的脸长得和她语气一样正义凛然。

 

  “皇后过誉了,臣妾惶恐!”我做出一副瑟瑟发抖的样子。

 

  鬼才想进宫,可是我又能怎么办呢?全家人都欢天喜地,小娘都笑逐颜开的说:“阿弥陀佛,陛下年轻有为,和你般配的很,你比你姐姐有福气多了!”夫人更是殷切的嘱咐我:“要抓住陛下的心,赶紧生个龙子,可别和你姐姐一样!”

 

  只有徐齐庄是最清醒的,他带着怜悯的眼神看着我:“后宫那鬼地方,不是你这样普通女人待的,你虽然有点小聪慧,但是人不够美,心不够狠,怕是……”

 

  他顿了顿,“劝你一句,别争别抢别出头,如今宫里王皇后和萧淑妃正斗的你死我活,你就乖乖的眯着吧!”

 

  我本就信奉老庄,没想什么后宅争斗,至于男欢女爱,那更是过眼云烟,晓梦蝴蝶,明哲保身,一切顺其自然吧。

 

  我的淡漠救了我,我在后宫安分守己的待着,看着王皇后自掘坟墓,将先皇娇俏的武才人接进宫里,看着武才人一步一步受宠,看着王皇后和萧淑妃被贬为庶人,看着武才人成为和帝王并称的“二圣”,看着她的姐姐和外甥女先后爬上龙床又先后在宫中消失,看着史上第一个女皇诞生,看着龙座上的骨肉相残,你死我活……

 

  唯有我,一个常年不见皇帝宠幸,没有生下一男半女,默默在后宫读书的人活了下来,还从正六品一直升到了正三品的婕妤之位,不能不说是我的运气了。大抵是武皇后觉得后宫总得有个如我一样的人存在,让大臣们不那么多嘴多舌说三道四罢了!反而我在后宫安分的紧,徐家可是一点光都没借上我的,一想起每每夫人进宫时那恨铁不成钢的神情,我就莫名觉得快意。

 

  当然,这里面有徐齐庄的功劳,我不知道他在外面到底做了什么,只是有才气的徐齐聃一直仕途坎坷,早早就因为得罪武皇而流放岭南,郁郁而终。徐齐庄却平平安安活到李隆基称帝,还得到了正五品县子的爵位,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我实在比姐姐幸运太多了,白发苍苍的我手里捧着徐齐庄又一次托人送来的杂书,不知不觉笑了起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列女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