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朝廷上下所忧虑的,伊稚斜在控制匈奴各部落后,于第二年夏天,以大单于的名义,派遣数万骑兵疯狂侵入代郡,斩杀代郡太守及其部下千余人,大有报复大秦收留于单之意。
同年秋天,又攻入雁门郡,残杀千余人后扬长而去。次年夏天,更是全面出击,大举进犯,分三路各以三万骑,进攻代郡、定襄郡及上郡。右贤王同时配合攻打朔方郡,企图夺回河南地。
“陛下,匈奴人不知好歹,欺人太甚,请陛下发兵反击。”在听了匈奴人攻打代、上、定襄、朔方四郡的奏章后,李息在早朝上请战道,“李息愿领兵出战。”
“臣愿领兵出战。”朝堂上的众大臣纷纷请战道。
“卫爱卿不愿意领兵出战吗?”嬴政见卫青少数几人没有请战的意思,开口反问道。
“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万死不辞。但臣认为这时并不是出击匈奴的最佳时机,我军现在应该以防守为主,等待合适时机再出击也不迟。”卫青不紧不慢地回道,显然心中早已打好了草稿。
卫青一口开,众大臣自觉地安静下来。他继续道:“陛下,匈奴人入侵往往选择在这时的夏天,或者接下来的秋天,因为这是他们一年四季中最兵强马壮的时候。这时我军匆忙反击,准备不足,又是硬碰硬,胜算并不大。所以,臣认为我军不应被匈奴人牵着鼻子走,应该保持按兵不动,等来年春天再主动出击,那时是他们最虚弱的时候,胜算的把握会大得多。”
“好,卫将军言之有理。”
与匈奴作战,被动防守不可取,被动反击同样效果不好,这是屡屡吃亏带来的血的教训。而“胡骑东进、秦骑西进”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给嬴政打开了思路。没想到,卫青和自己想到了一起,让嬴政不得不连连称好。
嬴政传令边域各郡迅速收缩战线,主动放弃屡遭匈奴攻击的与匈奴接壤的偏远县邑,积极防守重要关隘,尽最大努力减少破坏,又令卫青、李息等大臣紧锣密鼓地准备来年春天反击匈奴。
大秦九十七年,即公元前一二五年,春草一冒出芽儿,嬴政就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三万精锐骑兵自高阙出塞,同时任命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受卫青车骑将军节制,由其统领一同率兵自朔方出发。此外,任命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自右北平出塞,牵制匈奴左贤王、左谷蠡王。
此次用兵规模宏大,投入的总兵力达到十多万,是马邑之围后最多的一次,始皇帝有与匈奴决一死战之意。大军旌旗密布,浩浩荡荡,快速挺进边域。而刚经历寒冬的匈奴人根本想不到远在天边的秦军这时会主动出击,还如往常一样分散开来,各自赶着羊群到水草长势好的地方去。
“启禀右贤王,据细作飞鸽来报,近日中原有大军频繁调动迹象,恐怕是冲我们而来。”军中大都尉得到细作的情报,急忙来到右贤王帐中报告。
“着什么急呢!”右贤王刚与众人喝得酩酊大醉,正准备回大帐休息,不耐烦道,“秦军远在天边,路途竖起来都快顶到天了,调动个军队也就是加强一下边防,有啥好担心的?”
“不是的,大王。这次与以往不同……”
大都尉还想坚持,却被右贤王粗暴地骂了回去。第二天醒来,右贤王把大都尉的话忘得一干二净。春天来了,他一如以往“美人帐里常歌舞”,每天搂着美人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对秦军没做丝毫戒备。
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在匈奴人的印象中,“千里奔袭”这种把戏只有他们匈奴人擅长,再说了,就算是秦军也能“草上飞”,恐怕也没有什么胆量敢冒然进入陌生的大草原深处。
看来,龙城之战虽然让左贤王感到奇耻大辱,但右贤王并没有感同身受。此次统兵前来的恰恰就是秦军中最擅长“长途奔袭,深入敌境”的新一代统率卫青,继续用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军情,等待他们的恐怕只有失败的命运。
“将军,前方斥候来报未发现匈奴右贤王部有任何异常动静。”卫青率大军进入朔方郡后,便按兵不动,迟迟没有出塞。
“好,多派几人再探。”卫青高兴道,“务必确保情报准确无误。”
兵贵神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在确认右贤王部疏于戒备后,卫青立即率军从朔方出发,快速渡过北河,进入五原郡。在出高阙塞前,卫青传令各部将领到主帅帐中领命。
“各位将领,据斥候探知,匈奴右贤王部对我军的到来没有丝毫戒备,这正是我们难得的机会。用兵贵在出其不意,本帅决定今晚连夜偷袭右贤王部,杀他个措手不及。”卫青开门见山,向众将领介绍军情,并发号施令道,“以防意外,游击将军苏建率五千骑兵在主力五十里外跟进,其余将领同本帅直奔右贤王部去。三柱香后,各部准时到高阙塞前集合。”
在接近敌人,发起大战前,为防止军事行动被潜伏在军中的细作提前泄漏,秦军统帅往往不会向辖下部将公开军事行动的真实目的和具体行军路线,一般在临战动员时才将任务传达下去。这是秦军作战的一贯做法,也是秦军战无不胜的法宝。
各将领接到命令后,立即回到所部整军待命。三炷香后,高阙塞前,各路人马人头济济,旌旗猎猎,面向塞门一豆腐块一豆腐块整齐有序地排列着。
塞外昼夜温差非常大,尤其是春天,昼夜可达十五摄氏度之差,而且还经常伴随着雪崩式的降温。胡人中流传着“熬过了冬天,冻死在春天”这么一个段子,一点都不夸张。
在寒冷天气下打仗,军队在出发前,一般会给士卒提供少量的酒用于暖身。当然,军中一般严禁士卒烂饮。由于喝了出征酒的原因,将士们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迎着凌冽的寒风,等待着出发的号令。酒是一种好东西,不仅让他们顿时全身发热,不惧严寒,也壮大了每个人的胆,使他们不畏强敌,勇往直前。
卫青一声令下,伴随着人喧马嘶,一个个豆腐块迅速变换成一条条银蛇。银蛇刹那化作一股股旋风,风驰电掣,往黑暗深处隐去,将带着忽明忽暗灯火的高阙塞远远抛在了后面。
夜幕下的大草原,星空绚烂。在夜幕的掩护下,卫青一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行军,一夜之间跑了六、七百里。天昏昏亮时,前方已经可以隐隐约约看到白色蒙古包像一个个小兔子最喜爱的蘑菇似的散落在辽阔的大草原上。
“右贤王部落就在前方,传本帅令,轻车将军李蔡从左侧包抄,骑将军公孙贺包抄右侧,强弩将军李沮随本帅从正面进攻。”卫青迎着晨曦的第一缕阳光,传令道。无与伦比的阳光洒在年青俊秀的脸庞上,泛起层层金光,坚毅的表情在晨光下折射出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必胜信心。
霎时,三路骑兵像闻到了蘑菇香气的小白兔似的直扑白色蒙古包,从左中右三面将他们团团围住,水泄不通。蘑菇带着清晨的露珠,芳香迷人。春天万物勃发,是最适合爱爱的时光,蒙古包中的匈奴人包括右贤王在内的大多数还沉浸在温柔乡里。
随着阵阵排山倒海的喊杀声,带着火球的利箭啪啪啪地落在了蒙古包上,用羊毛毡围裹而成的蒙古包实属高效燃料,一点就着,迅速蔓延开来。
右贤王军营立即陷入了一片火海,惊慌的战马嘶叫着挣脱马栓,士卒们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从火海里翻滚出来,四处逃窜。映着火光,马嘶声和人叫声混在一起,如同一曲惊心动魄的交响乐,正是此时此刻草原上匈奴人绝唱的背景音乐。
火光冲天,宛如天兵天将杀到。被侍从唤醒的右贤王大惊失色,酒也醒了一半,在一众精壮亲兵的护卫下,头也不回地逃出了火海,杀出重围而去。帐中留下几个衣不遮体的美人儿,成了秦军的俘虏。
“快,赵不虞,右贤王跑了,给我追。”见一众人簇拥着往北而逃,卫青赶紧让身旁的轻骑校尉追去。凭着经验判断,这众人中有右贤王一定没错。
“跟我来。”轻骑校尉赵不虞马上大呼一声,带着几百轻骑紧追去。
见有人追来,右贤王众人亡命地策马狂奔。跟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比起来,秦军将士的马技还是略输一筹。赵不虞使出了吃奶的劲,打马追了数百里,还是没能追上右贤王。但这一追也没有白跑,沿途逮住了几个落单的右贤王手下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