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围在子羽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脑。
子羽仔细检查了一遍程序,确认没有问题,将程序装进艾莲的手机里。
安装完毕后重启手机,点开前世之约,就见一个颜色极浅的蓝色箭头在手机屏幕上一闪,就停住不动了。
艾莲抓过来手机,不停地放大缩小地图,最后看到那个蓝色箭头的位置,竟然在整个雄鸡状的国境线内的西北上方,接近鸡尾的那个位置。
清尘看了一眼,“那儿应该是连绵不断的雪域高原,荒无人烟的。”
杨佳道,“子羽,你的程序会不会错了?薛翼怎么会在那儿呢!”
“呃——不会错。”子羽一口咬定,“这个程序三月份在哈佛开发出来到现在,经过十多次的升级和修正,已经十分完善了。我坚信,不会错。”
艾莲看着那个位置想了一会,“是那儿,薛翼肯定是在那儿。”
艾莲抓起背包和外套,握着手机就往外跑。
杨佳在后面喊她,“艾莲姐你去哪儿?”
艾莲头也不回,“博格达峰!天钩!”
清尘最先反应过来,“艾莲的那个梦境中,火凤受刑的地方!在博格达峰上海拔4500米!”
杨佳也想起来,“天池试驾结束后,薛翼带着艾莲姐去过那个地方!对了清尘,”杨佳看向清尘,“就是你到瑶池之巅大酒店的那天晚上,薛翼和艾莲姐去登山的那次!”
子羽十分惊讶,“天,还真有那么个地方啊?”
杨佳有点着急了,“艾莲姐肯定是要去天钩!”她看了看外面,2015年新年刚过的北京,一场瑞雪将整个首都覆盖得一片洁白,“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这么冷的天气!”
子羽瞬间做了决定,“我跟艾莲一起去,她一个人不行的。”
杨佳和清尘一起说,“我们也和你一起去。”
“好,一起去。”子羽嘱咐杨佳,“小佳,带上笔记本。”
三人带好证件和简单的随身物品,一起出了家门。
杨佳在半路给艾莲打电话,却是“暂时无法接通。”
清尘用手机定机票,最近的一个航班半个小时之后起飞。但就他们目前的状态,半个小时怎么也赶不到机场。他们只好预定了下一个航班,在两个小时之后。
等到三个人到了机场,却仍然联系不上艾莲。
子羽想了下,打开笔记本一阵操作,不到一个小时,就又开发出一套新程序。
子羽将这套程序装到手机上,清尘和杨佳惊喜地看到,一个红色、一个蓝色,两个小箭头显示在地图上。那个蓝色的箭头一动不动,静止在地图西北方上角;而那个红色的箭头,则以很快的速度在地图上向西北方向移动。
杨佳叫道,“天呀,这红箭头像是蚂蚁在手机上爬。”
清尘说道,“是艾莲。她赶上前一个航班了?”
“应该是。”子羽看了下表,“神速,真不知道她是怎么将自己从家里移动到机场的。”
艾莲坐在飞机上,看着舷窗外的蓝天白云。
五个月前,天池试驾结束后,她和薛翼一起飞回北京,薛翼看着脚下的连绵雪山十分感慨,问她是否会想这里,艾莲当时不知怎么就回道:“当然会想,我觉得这里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
薛翼则说了句,“当然没有结束,它刚刚开始。”
艾莲当时完全不懂薛翼的意思,她还不知道什么“刚刚开始”,现在看来,这五个月,薛翼在想尽一切办法靠近她、爱她、想让她相信他们前世的渊源。
艾莲感到一滴眼泪慢慢流到脸上,“薛翼,我信、我真的信。”
她手里捏着那枚骨笛,“告诉我,你就在那儿,对吗。”
三个半小时后飞机一落地,艾莲立刻打开手机,先定位薛翼的位置。果然,手机上的那个蓝色箭头落在博格达峰上,一动不动静止在那里。
艾莲下了飞机来到到达大厅,候机厅里正在播报天气预报,说有一场大雪即将抵达本地区,希望市民做好准备。
艾莲来不及想别的,出了机场打个车,飞快地跑到上次薛翼带她租直升机的地方。
租直升机的那个人还记得她,但却不肯租给她直升机,因为一场大暴雪即将抵达这里,直升机在这样的天气里能见度和操作性能都会变差,他怕艾莲会有危险。
艾莲听完后转身就走,她记得上次薛翼带她从博峰顶上下来,顺便去了一家卖登山用品的店,那里,她记得有非常专业的登山装备。
她不敢再跟店里的老板说她要去登山,怕人家不卖给她东西,只是让老板给她配齐登山必须的装备,并教授她使用的方法。
都弄好了之后,艾莲出了店门,“呼”一阵大风,夹杂着纷飞的雪花,迎面向她袭来。
艾莲将手机揣在最里怀,确保手机不会滑落、不会被冻,然后沿着上次薛翼告诉她的那条山脊,开始攀登。
博格达峰高度并不惊人,但是登山的难度绝非寻常。山体陡峭,大部分地面被冰雪覆盖,常年不化。还有的地段是冰川陡谷,几乎难以行走。
第一次独自登山的艾莲处处谨慎、步步小心,靠着专业的登山装备和顽强的毅力,慢慢爬到了3000米以上。过了3500米,艾莲明显感到体力不济、呼吸困难,速度也降了下来。
在一段冰川路面,艾莲脚下一滑,跌进了一条冰沟里。此时几天几夜没有好好休息的艾莲,高山反应已经很严重,头痛、眼睛看不清东西,迷迷糊糊感到头顶上一片温暖罩下来,她十分困倦,真想蹲下来睡一会。她忽然想起,有一次她在一个暴雨夜在办公室查找有关博格达峰和雪莲花的资料,貌似看过,说登山时遇到这种情况,是濒临死亡的感觉。
艾莲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刻绝对不能停下,她努力挣扎着站起来,慢慢调整呼吸,保持头脑清醒,一点一点爬出冰沟,继续向上攀爬。
最后的1000米,她用了前3500米两倍的时间。
当她费力地爬上博格达峰东南山脊4500处那块平整地带时,一眼就看见了那两段石柱。那两段石柱微微向上弯曲,像两只巨大的天钩,在距离那小块开阔地面上十几米的峭壁上巍然矗立着。
“是这里,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