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一雪前耻的左贤王迫不及待地将大军暴露在卫青铁骑的前方。面对来势汹汹、势在必得的匈奴军,卫青决定利用熟悉自己地盘环境的优势,先避其锋芒,再寻找战机。
在与匈奴人周旋多日后,卫青见匈奴人的气势消退得差不多,才下令全军正面迎战,一次斩杀了匈奴数千骑。而李息获悉匈奴的行踪后,也从渔阳赶来助阵,试图与卫青对匈奴实施包抄歼灭。左贤王见势不妙,顾不上报仇,带着人马灰头土脸地逃回草原。
左贤王的复仇之战宣告失败。但仇恨的火种不仅不会轻易熄灭,还愈燃愈烈。时隔一年,即公元前一二七年,大秦九十五年,左贤王又卷土重来,再次侵入上谷、渔阳郡,杀掠官吏和平民数不胜数。匈奴单于王庭、右贤王也派兵前往助战。
此次,左贤王改变策略,不在一城一池过多浪费时间,而是将仇恨泄愤到平民百姓身上。匈奴禽兽所过之处,烧杀奸淫掳掠,人畜无一幸免,惨绝人寰。百姓闻之丧胆,纷纷举家南迁,导致许多边郡城邑人去城空,不攻自破,燕山防线受到致命打击,多年经营的成果损失殆尽。
匈奴的恶行天怒人怨。此时的大秦已不是从前的大秦,不再忍垢偷生,更不会寄希望于恶人遭天谴,不得好死。何况,从古至今,上天就没有为好人讨过公道。消息传到长安,愤怒的始皇帝决定以上天和人民的名义,给予匈奴最为严厉的惩处。一场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拉开帷幕。
右贤王为了报仇而丧心病狂,在帝国的东方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嬴政急令留在渔阳的韩安国向东移驻右北平郡(郡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阻止匈奴人继续东进侵掠。大将卫青、副将李息再次从代郡(郡治代县,在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急速出兵援助。
代郡处于帝国北方防线的中部,向东是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再往东是辽西和辽东两郡;向西则是雁门、云中、九原三郡。除了自身防御外,从代郡出兵前往东、西三郡的距离都比较适中,其地理位置特殊,战略意义重大,是北方屯兵的重心。这也是当年嬴政封子婴为代王,让其在那磨炼的原因。
“将军,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大军出塞后,副将李息发现大军的行进路线越来越偏离东方。对匈奴作战,找准路线极其重要。两年前的反击战,正是因为走对了路,初出茅庐的卫青成功避开前线的匈奴兵,直捣龙城,从此得以被重用,年纪轻轻就名利双收。去年,自己因为没有走对路,而与立大功擦肩而过。这次若再无建树,恐怕今后再无机会,这让李息心中感到不安,“我们不是应该一路向东吗?”
“李将军,现在跟你说也无妨。”卫青支开其他人道,“我们并不前往东方。”
“可是,陛下……”听卫青这么一说,李息更加惊愕不解。
“陛下根本就没让我们东进。”卫青打断李息的话道,“我们的敌人在西方。”
“莫非陛下让我们偷袭单于王庭?”李息灵光一闪,粗壮的国字脸上掠过一丝惊喜。卫青以奇袭龙城而名声鹊起,始皇帝让他声东击西,偷袭单于王庭不无可能。若是果然如此,自己不立功都难。
“也不完全是。”卫青道,“我们向西迂回的目的并不是单于王庭,而是突袭河南地。河南地沃土千里,水草充沛,历来是我朝与匈奴必争之地。如今被匈奴把控,对我朝如芒在背,陛下早有收复之意。”
“匈奴人为一雪龙城之耻,集结了大部分人马东进报复,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东方战场上,此时正是河南地防守薄弱的时候。而单于王庭又远在阴山以北,如果能够迂回包抄,切断驻守河南地的白羊、楼烦二王与匈奴腹地的联系,收复河南地便不成问题。”卫青接着道。
“原来如此。”李息十分认真地听卫青把计策讲完,内心更加激奋不已,却也担心起韩安国的安危起来,“那韩安国不就危矣?东方各郡怎么办?”
“韩将军与匈奴多次交战,每每都能逢凶化吉,”卫青宽慰道,“吉人自有天相,李将军不必为韩将军担心。本将此次收复河南地之战,还需李将军全心全力相助。”
在第一百二十一章惊天计谋里,我们从地缘角度分析了河南地对大秦帝国的重大意义。收复河南地之战关乎帝国的大战略,怎么能顾个人得失。李息也觉得自己实在担心过头,不好意思地道:“这个一定,请卫将军放心,末将定当全力以赴。”
“此战重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大军到达高阙之前,万不可让第三人知悉。”卫青满意地点点头,叮嘱道。
大秦的铁骑如疾风聚雨,在长城的掩蔽之下迅速推进至云中,又沿黄河北岸西进,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高阙塞。
阴山山脉将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自然分隔开来的同时,挡住了来自北方狂暴的风沙,造就了宽广平整、草木繁茂的河套平原,但阴山山脉并不是延绵不绝,完整无缺的,不仅被狼山、阴山、大青山分割成三大块,其中还有多个贯通南北的缺口。这些缺口,给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往来交流带来了便利,也是双方冲突、争夺的焦点。
高阙,正是阴山山脉在今内 蒙古巴彦淖尔盟杭锦后旗西北的一个缺口,状如门阙,故得高阙之名。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赵雍推行“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赵雍率军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了云中、九原两郡,沿着阴山修筑了两道长城用以抵御胡人。第一道在今内蒙古乌加河、狼山一带,第二道在今内 蒙古乌拉特前旗、包头、呼和浩特至河北张北一线。高阙塞正是赵武灵王所筑长城之终点。
因匈奴占领着河套平原,阴山一带的长城早已荒废,高阙塞也被匈奴把控。卫青大军犹如天降神兵,突然出现在高阙塞北边,发起了突然袭击。就像中原人不善骑射一样,匈奴人不善守城捍塞,守塞匈奴人猝不及防,纷纷弃塞而逃。卫青顺利夺取了高阙塞,切断河南地与北方匈奴腹地的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