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宋江败晋军逼楚王迁徙
书名:水浒之制霸天下 作者:发如月色 本章字数:2040字 发布时间:2021-11-26

负责伏击董澄部队的秦军将领是“霹雳火”秦明、“小李广”花荣、“镇三山”黄信、“锦毛虎”燕顺、“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都是来自青州的梁山头领,率领的秦军也清一色都是青州兵,战斗力极强。

董澄见到秦军旗色下面是原梁山头领,当下立马横刀,大叫道:“水泊草寇,到此送死!”

黄信纵马上前,喝道:“天兵到此,早早下马受缚,免污刀斧!”

两军呐喊之下,黄信、董澄抢到垓心,两马相交,丧门剑、泼风刀并举。二将斗不过十余合,黄信抵敌不住,拨马望西便走,董澄赶来。

秦军阵中花荣挺起玉屑亮银枪接住董澄厮杀,斗到三十余合,不分胜败。晋将沈骥见董澄不能取胜,抡起出白点钢枪,拍马向前助战。花荣见两个夹攻,毫无惧色,一杆枪防得滴水不漏。

董澄、沈骥正斗花荣,听得背后杀声震天,晋军正被秦明率领众好汉分割包围,四处赶杀,无人可挡。沈骥急忙撇下花荣,回身去救。

少了沈骥,花荣独斗董澄,压力顿减,又斗了二十余合,董澄渐落下风,便生退意。

花荣见董澄刀法变为守势,心下了然,玉屑亮银枪攻势一松,董澄趁机虚晃一刀,抽身边走。

花荣正是要他败退,拉开空间便于施展神箭术,当下就了事环带住钢枪,拈弓取箭,觑定董澄后心,飕的一箭,董澄两脚蹬空,“扑通”地倒撞下马来。

秦明一根狼牙棒正杀得晋军抱头鼠窜,见沈骥来救,迎上前去。沈骥岂是梁山五虎大将先锋大将的对手,斗不三合,被秦明一棒削去半个天灵盖。

董澄、沈骥已死,晋军被杀死大半,其余往后军方向逃窜。秦明、花荣等人整军继续追杀,与晋将耿恭率领的后队遭遇。

秦明待要上前与耿恭厮杀,被花荣止住。

花荣独自勒马上前,对耿恭说道:“来者必是耿恭将军,前面董澄、沈骥已经授首,将军何不归顺朝廷,士卒免受刀兵之苦。”

耿恭怒道:“早已算到你等伏兵于此,可恨董澄不听我言,致有此败。耿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今日就请决一死战!”

花荣道:“花荣久闻耿将军大名,乃是忠义之士,智勇双全,非董澄、沈骥等辈可比。秦王替天行道,平定乱世,只拿反贼,并不滥杀无辜。将军若肯归顺天朝,秦王必礼贤下士,保奏重用。”

耿恭道:“耿某也知秦王一心忠于朝廷,否则也不会在鼎盛时期接受招安。但如今宋晋反目,你我各为其主,恕难从命。”

花荣道:“耿将军此言差矣。晋王也是朝廷所封的晋王,一时受小人蛊惑,与天朝为敌,必不长久。耿将军乃是智士,何不弃暗投明,不失大义之举。”

耿恭思前想后,不得要领,回顾四周晋军士兵,都眼巴巴的看着他。耿恭忽然醒悟,秦明、花荣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身边这几位好汉也都非等闲之辈,秦军一向善战,如果今日不降,身边这五千士卒将尸骨无存,自己身死不打紧,却要葬送一支部队的性命。

于是耿恭叩领谢道:“愿领花将军之言,耿恭率军归顺,还望善待降卒,勿失人望。”

花荣大喜,遂收编耿恭和手下降卒,得三千人马,其余不愿留下的尽都遣散。

秦明、花荣和杨志、索超两支伏兵皆得胜回军,共计杀死晋将一十一员,消灭晋军近三万人马,又招降了耿恭和三千士卒,秦军损失甚微,因此士气大振。

宋江与卢俊义分兵。宋江率领公孙胜、关胜、秦明、呼延灼、花荣、戴宗等一部分将领和两万秦军镇守邓州;卢俊义率领李应、杨志、索超、燕青、解珍、解宝等一部分将领和两万秦军把守襄州山南军;连接邓州与襄州的白河上,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胡俊、胡显率领七千水军和三百战船封锁河道。

均州南丰府楚王王庆得到消息,晋军近四万人被宋江的埋伏计打得几乎全军覆没,主将全数阵亡,楚王府上下俱都震惊不已。

楚王对众臣说道:“晋军大败,宋江兵势日盛。均州受襄州山南军、邓州的秦军和商州王文德、荆忠的三面夹击,难以自保。不如上表,向朝廷称臣纳贡,宋江退兵,孤不失做个诸侯。”

“金剑先生”李助急道:“万万不可!如果向朝廷纳降,将失去与大辽、圣公、晋王的盟约,若宋江执意征讨,我军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楚王道:“我军与宋江大小十数战,鲜有胜绩,如今损兵折将,人才凋零,打又打不过,守也守不住,如之奈何?”

李助道:“均州三面树敌,已成死地。不如烧毁城池,进行战略转移。岂不闻‘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

楚王道:“孤苦心经营均州南丰府十年,琼楼玉宇,已成气象,如何舍得放下?”

李助道:“舍才能放下过去,虚位以待,为的是得到未来。若纠结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安能夺取天下,大王不可因小失大。”

楚王尚自犹豫不决,道:“且容回宫与段妃商议,再做道理。”

李助跌足道:“大王休要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都督杜壆开言道:“大王,军师乃是金玉良言,臣等愿保大王脱离险境,重新创业,以图东山再起!”

楚王妃段三娘其实早在屏风之后听群臣商议良久,此时按捺不住,现身说道:“军师和都督所言极是!大王,当初咱们从一座小小的房山起家,不出数年,便拥有淮西数千里之地。如今主力尚在,何不避开宋江锋芒,韬光养晦,若天命在楚,终有一日雄霸天下!”

若非当初段三娘慧眼识珠,举族追随王庆起兵,王庆焉能在淮西称霸?因此楚王最听段三娘的,见段三娘也如此说,更无迟疑,便道:“孤就依诸位所言,放弃均州,举国迁移。只是,天下之大,却去向何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水浒之制霸天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