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此外隋朝之初,与突厥进行战争,击溃了突厥的军事威胁,还统一了青海地区。隋炀帝即位后,修东都、开运河、筑长城、或北巡、或西狩、 或东征、或南游,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大业十四年(618年)李渊迫使隋恭帝禅让,享国祚38年。
去突厥和亲,是我自己争取过来的。
祖父名义上说是皇室宗亲,其实不过是远支,弘农杨氏本是大家族,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开国之能,有当皇子的好运。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死了,我和弟弟寄养在叔叔家,叔叔婶婶待我到并不是很刻薄,只是他们的家境也很一般,所以我不得不做女红来补贴家用,小小年纪手上就结了厚厚的老茧。
“听说晋王妃病了,有空你去看看。”这天,叔叔回来后这样嘱咐婶婶。
“可是探病人总要拿礼物的吧?”婶婶有些烦躁,“咱家这日子一天天的……”
“在晋王手下做事,不去不好的。”叔叔有些不耐烦
叔叔只是一个闲散小官,没啥油水。他自己有三个孩子,加上养我和弟弟,的确挺拮据。我想了想插嘴道:“要不,我绣地藏经文送去?”
叔叔眼睛一亮,笑咪咪地看着我:“不错不错,惠姐儿的主意不错。等你绣好了,让你婶婶带着你一起去晋王府。”
叔叔又叮嘱婶婶:“惠姐儿也十一了,有空给她做几件像样的衣服,常带她出去转转,啊?”
其实这正是我想要的,我一个孤女想要嫁的好点,总得让那些贵妇人看到我的存在吧?
我和婶婶送礼的时候并没见到晋王妃,管事妈妈说晋王妃身体虚弱暂时不能见外客。一个月后,晋王府派了人来,说晋王妃邀请我去做客。
晋王妃身体很虚弱,声音里带着感激:“多亏你送来的佛经,给王爷提了个醒,他请了智者大师为我祈福。智者大师率僧侣建斋七日,为我行金光明忏,这下我真的好多了呢!”
“是王妃吉人自有天相,惠娘儿不敢居功!”我有点惶恐。
“客气了,论起来都不是外人,叫我嫂子就行。都是一家人,别那么见外。”晋王妃拉着我的手。“以后有空常来坐坐。”
能得到晋王妃的亲近自然是好事,我赶紧答应下来。常来倒是不敢,似乎是穷亲戚来打秋风一般,怪不好意思的。但每一两个月我总要寻个由头来晋王府一次,我可不想断了和晋王妃亲近的好机会。不为别的,抬高点自己身价也好,毕竟以后弟弟还得靠着我这个姐姐帮衬一下呢。
这天我又来到晋王府,闲谈几句后晋王妃唤人取来一个盒子。
“后个儿是你及笄之日,我有事就不能亲身过去了,提前给你送个礼。”晋王妃含笑望着我。
我知道,我当然没有那么大的体面,让晋王妃亲自前去为我祝贺,不过这个体贴心思我是领了的。我赶紧接过盒子连声的道谢。
“听说有几家公子都有心下帖子去你家求亲呢,也不知惠娘你心思如何。有相当的和嫂子说,嫂子给你保这个媒。”晋王妃打趣道。
我低头不语,心里有些烦燥,以我的条件自然攀不上什么真正的豪门贵族,可真要是在小门小户里过一生,我又心有不甘。
我勉强笑道:“嫂子说笑了,这些事自有叔叔婶婶做主,惠娘如果有您这样的福气就好了。“
晋王妃虽说是前朝萧家公主,但因为生在二月,被视为不吉,一出生就被送到了叔叔家,没几天她的叔叔又死了,这更确定她不吉的传言,萧家呆不下去了,她又被送到舅舅家寄人篱下。结果不知怎的,后来居然当上了晋王妃,真是让人羡慕。
隔了几日,我从叔叔口中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陛下要从宗室女中选人去突厥和亲。
“听说选上的人会被封为公主,家人也会有所封赏,好多家争着递折子呢。”叔叔叹了一口气。“也不想想,去那种蛮荒之地,孩子会受什么罪!”
叔叔家除了我并没有适龄的女孩子,他为人不坏,不会将我推出去换取这个赏赐,可是我却心里一动。
“你真的想去突厥和亲?”晋王妃诧异的望着我。“去那山高水远的地方?可是不容易呢!”
我不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道:“能为陛下分忧也是臣女的福气。”
晋王妃喝了口茶,皱了皱眉:“惠娘,要不你回去再想想。”
再想想?想什么?富贵险中求,常来晋王府,自然也羡慕里面的富丽堂皇。去突厥和亲好歹也算是正妃,也是奴仆成群,娇生惯养,我看看我粗糙不堪的手,下定了决心。
晋王妃看我主意已定,也不再多劝,长叹了一口气:“既然如此,我就帮你一把吧!”
终于,我如愿以偿了,当我带着大队人马和嫁妆离开长安前,晋王妃还特地将我叫到面前叮嘱一番:“陛下是看好如今这位启民可汗的,不然也不能三年前将安义公主嫁过去。如今安义公主病逝,启民可汗又上奏希望继续与我朝结秦晋之好,所以才有了选宗室之女封公主这件事。你如今嫁过去,一定得记住了,你是隋国公主,要好好辅助可汗,让突厥人服从天朝教化,别再有不臣之心才好。”
她顿了顿,又接着说:“放心吧,晋王府就是你的娘家,无论如何,你都要照顾好自己!”
等再一次见到晋王妃时,已经是七年之后,那时她已经是皇后了。
“你气色看起来不错,看来启民可汗对你挺好的。”萧皇后含笑看着我。
“托娘娘的福,都是娘娘和陛下的恩典!”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
启民可汗原来在突厥的地位一般,是靠朝廷给钱给物才能一步步当上突厥大可汗的,他对朝廷自然是感激涕零,对我也是真心疼爱。虽然他年纪大点儿,但并不影响他对我的温柔体贴。
这次皇帝巡视榆林郡路过此地,启民可汗带我特地赶来朝拜,还送上骏马三千,以表诚意。
“家里常有信儿来吧?你弟媳妇新生了一个儿子呢!”萧皇后和我拉着家常。
“是吗?”我又惊又喜,有时官道通信会迟一些。“这些年多亏娘娘照看。”
“这是应该的,突厥能安分守己,你也是立了大功的!陛下赐了不少东西给你呢,绸缎,茶叶,美酒都有呢!”萧皇后脸上笑意更浓了。
我俯下身去,深深行礼:“臣女今生今世都不会辜负陛下和娘娘!”
我心里明白,朝廷是我最大的后盾,是我生活无忧无虑的底气,所以,当毕始可汗心生反叛之是,我对朝廷示了警。
启民可汗过世后,他的大儿子咄吉接替他的位置,成为始毕可汗。按照突厥的传统,我又被她收入账下,成为他的妻子。
突厥一天天强大,朝廷自然不安,于是想再送来一位公主嫁给咄吉的弟弟叱吉设,并封他为南面可汗,虽然这事最终没能实行,却引起咄吉的不快。于是终于在皇帝又一次巡游北塞时,他率几十万骑兵偷袭皇帝的銮驾,皇帝被迫退进雁门城,情况十分危机。
怎么办?到底怎么办?我在后方心情无比慌乱,如果皇帝被俘虏,我在突厥的地位必然一落千丈。
“夫人,有信来了!”一直负责暗中和朝廷联络的人送来一封密信。
我赶紧打开了密信,信上说皇帝已经下了诏书,招募天下志士前来解困,只是时间仓促,一时间赶不过来太多。希望我能进行配合,解决皇帝眼下困境。
这时,有人来报,说北边远远看到旌旗白天延绵几十里不断,夜间也有金鼓之声,看来是有援军来了。我心里明白了,这是隋军的障眼法。我猛的站起身,做出惶惶不安的样子:“快,快去报告可汗,大队隋军从北边来了,可能要对后方包抄,请可汗多加小心,速速退兵为善!”
雁门危机险险解除,而天下危机刚刚开始。
三年以后,我再次见到萧皇后时,江山已经大乱。
“惠姐儿,惠姐儿……”萧皇后抱着我嚎啕大哭。
“娘娘,别怕,我来接你了,你和我走,突厥部落只要有我在,咱们大隋就在!”我咬着牙做出承诺。
站在旁边的窦建德一边搓手一边愤愤道:“宇文化及那老狗,食君之禄,却做出弑君之事,真是大逆不道。还好娘娘吉人自有天相……”
“夏王不必再说了,我把娘娘带走了,至于两军合作之事,我会回去和可汗说的。”我打断了他的话。
“这是皇孙吗?”我拉起旁边小男孩的手,他胆怯的看着我,像是当年的弟弟。可惜我弟弟一家都在战乱中死去了。“来,我们走吧!”
就这样,我将在突厥的几万汉人聚集在定襄城,立杨政道为帝,设立百官,重新建立了小朝廷。我现在已经嫁了第三任丈夫,就是叱吉设,咄吉忽然得病过世,叱吉设成了新的可汗,他一向对隋朝有好感,对我也百依百顺。所以,当我提出这个请求时,他满口答应了。
“唉,你这又是何苦呢?”萧皇后苦笑着:“其实只要我们能安安全全地在突厥呆着,不再四处流浪,不再被乱军胁迫,已经是福气了。”
“可是,我想复国!”我眼睛亮亮地,“我已然和可汗说了,他答应帮我夺取并州。
然而出兵之前的占卜不吉,所有的人都心中不安,我百般地在叱吉设枕边吹风:“以前您的祖先失国,赖隋得以保存。今若不助隋,不祥。占卜不吉,神难道无知吗?您自己做决断。”
叱吉设虽然同意我的请求,心里还是有些惶恐,那晚他推醒了我:“你听,很多野狗的叫声……”
“那里有啊,睡吧。”我迷迷糊糊的说。
“要不给我来点五石散吧,我觉得我身上的伤口有点不舒服。” 不知从何时起,叱吉设迷上了中原传来的五石散。
等天亮的时候,我发现叱吉设因吸食了太多的五石散,已经死在了我的身边。
没办法,我又第四次嫁人了,嫁的是他的弟弟咄苾。
“惠娘,你还是别抱太大希望了,咄苾这个人秉性粗莽,疏少谋略,多次言而无信,号令常变,你总撺掇他去打中原,最后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萧皇后这样劝我。
“娘娘,我只是心有不甘,明明一切都好好的,怎么会这样了呢?一下子我就没了依靠了呢!”我忽然哭了起来。
是啊,我是隋国公主,是皇家宗亲,可如今大唐代隋,国破家亡,即是我在突厥仍享富贵,心里却总是难有安宁。
当李靖大军前来时,我听见了咄苾的求饶声:“都是义成公主,是义成公主劝我……。”
闪亮的大刀一挥而下,临死之前我凄然一笑,原本我是为了富贵而来,最后怎么就变主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