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骑奴卫青
书名:秦匈大决战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108字 发布时间:2021-11-23

大秦九十三年,马邑之围三年后,建章宫骑兵营。

  “吁……”马背上的黄衣使者娴熟地勒住胯下奔驰的快马。

  “又有何好消息啊?使者大人。”守卫营门的士兵识别来者身份后,一边打开营门,一边开玩笑道。

  “陛下决定攻打匈奴人了!”黄衣使者破天荒地开口应道,兴奋之情流露无遗。

  “真的吗?”卫兵条件反射似的惊讶道。

  等不及回答卫兵的问题,黄衣使者一拍马屁股,胯下的马儿迫不及待地直入大营,奔主营帐而去。不一会工夫,一眉清目秀的年青将领紧随黄衣使者绝尘而出,消失在秋天的落日黄昏之中。

这个年青将领姓卫名青,原是平阳侯府奴婢卫媪与小吏郑季的私生子。出生后因卫媪无力抚养,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家,却受到冷落,从小以放羊、牧马为生,又被同父异母的兄弟欺负。在十三岁那年,跑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

  平阳公主是已逝皇帝子婴与王皇后的女儿,管嬴政叫太爷爷,本来被封为阳信公主,后来嫁给了平阳侯曹参的曾孙子曹寿,才被称为平阳公主。

  骑奴,即骑马随从的奴仆。身为骑奴的卫青,因长得俊秀端正、一表人才,而且性情沉稳,深得平阳公主的信任和喜欢,经常跟随平阳公主左右,出入皇家宫苑。

随着卫青的长大成年,在平阳公主的推荐下,卫青被安排到期门军当差。平阳公主又牵桥搭线,让在侯府做歌女的卫青的三姐卫子夫,成了太爷爷嬴政的夫人。

  期门军为宫廷禁军。原本,京师和宫廷的守卫由南、北禁卫军负责,而皇帝的贴身侍卫则是一众郞官,实力相对较弱。嬴政重登帝位后不久,为加强皇室内部警卫,将郎中令更名为光禄勋,在光禄勋属下增设期门军,专职皇帝的贴身侍卫。

从而形成了拱卫皇室的北军、南军、期门军三级保护圈。北军隶属于中尉,驻扎在长安城北,负责长安城城防和守卫;南军隶属于卫尉,驻扎在城南的未央、长乐两宫之内,负责皇宫大门及外围的警卫;期门军隶属与光禄勋,也驻扎在城南的未央宫、长乐宫内,负责宫内廷殿门户的把守及皇帝的贴身侍卫。期门军成为完全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宫廷禁卫军,是一支天子亲军。

建章宫建成后,嬴政又参照期门军的设置,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组建了一支羽林军,仍隶属于光禄勋,负责守卫建章宫,并设建章监统领期门、羽林两军。有三姐卫子夫与嬴政这层特殊关系,卫青顺理成章擢升为建章监、侍中。

  期门、羽林两军以骑兵为主,各有两千骑左右。士兵的选择极为严苛,不是皇亲国戚的子孙,就是忠臣名将之后。羽林军还挑取了部分因父亲战死沙场,母亲病故或改嫁而成为孤儿的小孩,从小精心训练后加入羽林军,称为羽林孤儿。

自打算反击匈奴开始,嬴政就计划让身旁这群血性方刚、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也加入征战。一来可以通过他们,掌控对匈奴作战的控制权;二来是锤炼他们的胆色,提升他们的战斗力,同时发掘能够带兵打仗的军事人才。

反击匈奴,必须倚重骑兵的高度机动性。在马邑伏击战中,习惯了中原大地步兵团攻城掠地的老将,表现出的反应迟缓、按部就班的作战思维,实在令嬴政失望,更让他意识到有胆魄有能力、不拘兵法的将领的缺失,更加有意识地培养卫青这些年青将领。

卫青步入未央宫宣室殿时,太仆公孙贺、太中大夫公孙敖、卫尉李广已在殿内等候。

公孙贺,北地义渠(今甘肃庆阳宁县)人,先祖为胡人,其父亲公孙浑邪于扶苏时期担任典属国、陇西太守之职。七国之乱爆发后,公孙浑邪参与平叛并建有功勋,被封为平曲侯。年少的公孙贺因多次从军有功且为平曲侯子,被选为太子舍人。子婴继位后,官居九卿之位的太仆一职,掌管天子出行的车舆马匹。

公孙敖,也是北地义渠(今甘肃庆阳宁县)人,但与太仆公孙贺并无关系。起初,他与卫青一同在期门军当差,只是一个小小的骑郞。由于俩人年龄相仿,又言语十分投机,成为了好朋友。卫青的三姐卫子夫入宫后,受到嬴政的宠幸,不久怀有身孕。有孕在身的卫子夫引起了同为妃子的陈阿娇的嫉妒。陈阿娇的母亲对卫子夫恨得心痒痒,但思来想去,也找不出好的法子来陷害她,当然也是不敢陷害。于是只能拿她在宫中当差的弟弟卫青出气,暗地里指使宫中的人诬陷他不轨,将他绑了准备处死。

公孙敖得知后,不顾自身安危,率领一众期门军兄弟,直冲囚禁密室,硬是把卫青给救了下来。卫青免遭一死,卫子夫对公孙敖感激不已。得知此事,嬴政大为愤怒,卫青无辜被抓,显然针对的是卫子夫,为体现对卫子夫的宠爱,他立刻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封卫子夫为夫人,又任命卫子夫的大哥卫长君为侍中,安排卫子夫的大姐卫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二姐卫少儿嫁给陈平的后人詹事陈掌。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同时兼建章监。嬴政对讲义气的公孙敖另眼相看。从此,公孙敖受到嬴政的重用。

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名将之后,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其更是精通骑马射箭。扶苏在位时期,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从军抗击匈奴,因斩杀匈奴首级多,被任为中郎。扶苏曾经感叹,假如让李广生在楚沛之乱时,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声名大噪。子婴继位后,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因与匈奴屡次戮战而威名远扬,威震匈奴。嬴政重登帝位后,听说他的名声,便将其从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卫尉,即未央宫禁卫军的统帅。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秦匈大决战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