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弘成,恭请宗主
黄轩稍稍停顿了一下后,情绪突然变得有些伤感起来,语重心长的说道:
“每个人心中都理想,而百姓最想要的,不过就是吃饱喝足,保护家人和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而每个人所为之付出的,往往都是与自己或者家人的生活目标紧密相连,所以,‘为了什么而战’就显得极为重要。”
姐弟二人因为听得认真,却不知不觉得也被黄轩的这种情绪给感染了,一时间陷入了沉默,而这片刻的沉默,也使得原本热闹的气氛变得有些压抑和沉闷起来。
只有李晓晓不经意的轻叹了一声:“是啊,都是为了家人。”
然而,当三人围在篝火旁聊天和陷入沉默的这段时间,张龙和赵虎已经成功潜入了向揆关,两人一路的搜索与观察,将侦察到的一些情况全部熟记于心后,便朝着一家客栈而去。
同时,在他俩对向揆关进行侦察时,那头领和尚已在关内的一处大厅之内,战战兢兢的讲述着之前发生的一切,甚至为了遮掩自己的无能,还添油加醋的把黄轩的厉害说的更加离谱了一些。
而此处大厅却并不想相像中的那种议事大厅,乃是一座佛堂,正中央是一尊巨大的金装大佛,显得庄重而平和。
众人站立在金佛前时,显得十分渺小,还不及大佛脚趾的五分之一大。
首领和尚面朝大佛,背对那头领和尚,口中念念有词的默诵着佛经,但心中却在盘算:‘若那人真如所说的那么厉害,那此处关隘可就真的危险了,可若要是真的丢了此处关隘,那自己免不了要遭受宗内的酷刑,比死也好不到哪去,既然这样,那就…’
心中打定主意后,便气息悠长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然后转身看向了一众表情各异的僧众,语气沉着地缓缓说道:
“倒是狂妄…”
“自宗主创立净土宗以来,还从未听闻有如此胆大包天之事。”
“既然他要找死,那便送他一程。”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
僧众们听到首领和尚如此后,便也是异口同声的‘阿弥陀佛…我佛慈悲…’然后,便各自离开,去做准备了。
待众人都离开后,首领和尚便迈步出了佛堂,绕道进入了一间密室。
一进入密室,映入眼帘的便是几排高而宽的木架,每一排的木架都有四五层的样子, 而每层又都分别存放着分盟类别的书籍或账册。
首领和尚绕过这些木架,走到密室最里面的一处角落,轻轻按了一下机关,便见角落中又有一个密格出现,而密格之中则安放着一个散发着淡淡金光的锦盒。
锦盒的周身都布满了佛经,而金光犹如被设定好了轨迹一般,流淌在每一个经文之中,循环往复的不停游走。
锦盒的盒盖上,则是一个树叶形状大小的印痕,而那些金光又都慢慢的顺着树叶的脉络,汇集到这印痕的最中央,盘旋一圈后,又再次顺着树叶的脉络流淌与锦盒周身的经文当中而去。
首领和尚轻轻拿出锦盒,单手托在胸前,口中念道:
阿弥陀佛…
“弟子弘成,恭请宗主。”
说着,另一只手随即便从怀中取出了一片金叶,轻轻的放在了盒盖正中央的那处树叶形状的印痕之上。
当金叶与印痕完全吻合后,锦盒突然一道金光射出,随即便漂浮在半空之中,缓缓的打开了盒盖,从锦盒内投射出一道人影。
而当这道人影投射而出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一座规模宏大的佛堂之内,一个身着黄色僧衣的中年和尚,竟是有所感应的睁开了那双映射着寒光的双目。
那刺目的寒光映射而出时,正肃立在锦盒前方的首领和尚便是感觉浑身一股寒意,赶紧对着投射在半空中的人影恭谨的说道:
“弟子弘成,参见宗主。”
那道投影,颐指气使的对肃立在面前的弘成和尚淡淡的瞄了一眼:“何事?”
待那道投影的声音落下后,首领和尚便战战兢兢地将发生的事情阐述了一遍,然后,也是添油加醋的将黄轩的厉害说了一通,最后,请示道:
“弟子想在明日的紧要关头,使用宗主所赐锦盒,开启防护阵法,还望宗主许可。”
那道投影在听完弘成和尚的阐述后,饶有兴致的呵呵一笑:“有点意思…”只是这笑声中,却所带着轻蔑和寒意:
“嗯,我知道了。”
随着话音的落下,那道投影也是消失在了半空之中,弘成和尚看着消失的人影,默默的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后,便再次收起了锦盒,悄悄的退出了密室。
而此时已经安顿下来的张龙和赵虎,在客栈内美美的大吃了一顿后,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卸下了妆容,换了一套夜行衣,潜入到了夜色当中。
黄轩看着这稍显沉闷的气氛有些苦笑,突然想起了什么,便对李晓晓二人提醒道:
“哦,对了,晚上可能都要下雨,你们提前准备一下,别大半夜的被雨给淋着了,容易着凉生病。”
李晓晓一听要下雨,好奇地看着黄轩:“你怎么知道要下雨啊?”
黄轩微微一笑:“还记得那夕阳美景吗?”
李晓晓被黄轩这么一提醒,便又想起了那美轮美奂的迷人景色,随即,眼睛一眨,顿时便明白了过来:
“你是说,那就是可能要下雨的征兆?”
黄轩笑着起身离开了篝火,在马车上拿了两件能斗篷和一瓶易容药液后,便又回到了篝火旁,随手扔给了李仁杰一件。
然后,看着李晓晓说:“你去马车上睡吧!”
李晓晓心里暖暖的‘嗯’了一声,但还是追问道:“你还没说,那夕阳美景怎么就是下雨的征兆呢?”
黄轩环视了一眼同样好奇的二人,笑着解释道: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今日的夕阳美景确实美不胜收,但那是在太阳落山时,乌云接住了太阳的光芒,所以才映照出的那般美景。”
“但你们没有发现,那像一朵城墙似的乌云不但接住了太阳的光芒,而且正在逐渐东移。”
“那就是说明,西边的阴雨天气正在向这边移来,即将要下雨的征兆。”
“而这就是为什么我知道要下雨的原因,‘看云识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