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回忆三十八(长毛卖ou)
书名:老台 作者:Zhai男 本章字数:3469字 发布时间:2021-11-17

自从1911年漯河市第一家牛行“天顺长”成立起,牛行生意日益发展壮大。1924年牛行已发展到20多家,从龙王庙街一号到南大街志尽头,实在没有再发展的余地了。这年舞阳人刘发祥开的牛行“共和义”首先挪出源汇寨南门外。接着,新野人扬庆堂开的“同伴祥”也挪了出去,紧跟着“振兴和”、“大兴和”、“三义兴”等地也相继搬出。 出了南寨门是一条不足两庹宽的南北路,路两边是两条沟,由于这条街开的都是牛行,人们便把这条新街叫做牛行街。后来各家牛行出人出钱把路两边的沟填平,拓宽了路面,牛行街的地盘扩展到干河沿,约有三华里长。 到了1935年,牛行街有牛行140多家,从业人员近1500名,全年上市牲畜80万头,成交28万头,是漯河牲畜市场上最活跃、最繁荣的时期,从此牛行街名声大振,买卖牲畜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漯河市牛行街成为全国最大的牲畜市场。当时群众有句俗话“没事别上牛行街。”卫生条件更差,粪便及污水横流,人们说牛行街是“旱天三尺土,下雨一尺泥。

当时还有著名的骡马大会,戏台连片,玩杂技的、变魔术的、卖小吃的,人山人海,盛况空前,热闹劲绝不亚于今日的的食博会

柳一芹、长毛二人按照地址在牛行街最里一间小门面找到鲁甜

柳一芹介绍长毛、鲁甜俩人认识

鲁甜不冷不谈的拱拱手

长毛也不在意,自来熟的说道:东家,有啥活是俺可以做的?

鲁甜冷冷的回道:随便

柳一芹跟鲁甜说道:俺先带兄弟出去转转。柳一芹说罢拉着长毛出了门

长毛说道:大姐,这东家拽的很啊~

柳一芹苦笑的回道:木事,这人就是这样,面冷心热。恁以后就明白了

鲁甜看着柳一芹出了门,叹口气。他是气柳一芹不按规矩做事,净做些下三滥的事情,虽是挣了钱可也坏了规矩。而且这柳一芹短短两个月就让那些伙计对她俯首帖耳,有时他的话都不好使了。他现在想赶走柳一芹也是无能无力了,他自己倒成了光杆司令了。

牛街上牛鸣马嘶,熙熙攘攘,买卖牲畜的客人川流不息,讨价还价吆喊声,络绎不绝。

柳一芹、长毛二人在牛行街一路挤一路看

长毛指着牌匾念道:“口人羊”、“一一口”、“三点一”,这三家牛行真气派,是这里最大的牛行了吧

柳一芹啐道:“同伴祥”、“大兴和”、“三义兴”,来这三家卖牛的人最多。估计这三家牛行是这里最大的吧

柳一芹拽着长毛挤到“同伴祥”牛行门口,柳一芹指着门口的牙人说道:“好好学,看看人家是咋卖牛的”。

“同伴祥”牛行门口站着二十几人,这二十几人着同样的服装。上身穿着蓝色手工布纽扣对襟衣,下着直筒家纺粗布裤,足蹬手工纳底布鞋。站在牛行门口,派头十足……这些人就是“牙人”。(所谓的“牙人”就是牲畜交易的“居间人”,用现在的术语就是经纪人,或者说是销售。民间也用“牛牙行”、“行户”、“牙纪”来称呼他们)

在这二十几个“牙人”中有几个年轻小伙最是忙碌,找他们卖牛的人最多。

柳一芹指着一个满脸笑容,说话声音最是中气十足的小伙说道:长毛恁看他是如何卖牛的,找他卖牛的人最多,恁现在要多学多看。

长毛伸长脖子,睁大眼睛、张开耳朵仔细听,仔细看。

这年轻牙人刚成交一单,手上的佣金还没捂热,一个老头牵着牛跑了上来呼喊道:小米,小米~

这叫小米的年轻牙人听见呼喊,赶忙快跑两步热情的接待道:唉~王叔恁来啦~小米随即瞟了一眼老王牵着的牛。

柳一芹对长毛说道:“恁觉得这头牛咋样”?

长毛观察了一阵,自信的说道:牛的头部瘦而长,形清秀,筋骨显露,额宽平,角门宽,耳薄而大,眼圆大有神,嘴宽大(俗称“荷包口”),鼻孔大。颈部粗短,肌肉发达。这样的牛灵敏性高,力气大,耐劳。皮毛有光泽,这样的牛发育良好,健壮耐劳。此外,这头水牛的毛粗而稀。此牛的四肢骨骼粗壮、开阔、筋骨显露、肌肉发达;四肢生势状似琵琶;前肢略弯;胫骨长,跖骨短。这样的牛犁田走路快而稳,力气大。这牛的胸部深而宽,蹄、膝玲珑,蹄圆大,形似“虎爪”…臀部肌肉丰满,斜度适中,形似倒梨状,坐骨弓宽大…长毛总结道:“这是一头一等耕牛”。

柳一芹赞赏的看了一眼长毛说道:“既然恁认为这是头一等好牛,那恁觉得出多少钱合适”?

长毛不假思索的回道:“起码40块钱”。

柳一芹说道:“这头牛从品相看的确值40块钱,可如果恁如实告知卖家能够卖40块钱,只怕恁一时半会不好找买家,即使恁找到买家,恁最多能卖到42块钱了不起了。一头一等耕牛恁只能挣不到3块钱而已。

长毛悻悻问道:“那多少钱”?

柳一芹说道:“要是俺的话最多出28块”。

长毛不解的问道:“如果俺是牛主人才不卖哩”~

柳一芹指着牛头上的一撮旋毛说道:“头上一枝花,不妨爹来便妨妈!卖了算啦!”。又指着牛背上长旋说道:“通脊牤牛对脐健,妨得主家不得安。(当时封建迷信,认为牲口头上有旋毛是不吉利。“妨主”意思是妨碍主人,通常遇到倒霉的事情或者人,都会说一句“妨主”里很!)

长毛愣愣的点点头脱口而出:“卖球算了,这牛不吉利”

长毛说完后悔了,不死心道:“那俺是买家,恁又咋说”?

柳一芹回道::“头上一枝花,谁家买住谁发家!买住好”;“通脊牤牛对脐健,谁家买住谁家喧,通脊牤牛对脐健,干起活来不用鞭”。

柳一芹伸出手说道:“拿钱,40块”!

长毛目瞪口呆,经柳一芹这样一顿忽悠,一头牛不算佣金就挣了12块钱啊~

长毛激动的就想现在就去找个人试试,柳一芹看着满脸通红的长毛说道:“白急,这里这么多卖牛的,有恁学习的机会”。

长毛按耐住激动的心情,继续看着这小米的年轻牙人是怎么成交的。

这时候小米领着老王头已经找到个买主。只见小米抻出手来,跟买主利用衣袖遮盖,用手指进行讨价还价,这俗语叫“比码子。就是“牙人和买卖双方进行价格勾通的一种特殊方式,也叫“袖筒议价”,是当时牛行街“牙人”们使用的一种极具特色的牲畜交易方式,那是相当体现技术含量。一般人还真摸不着头脑。

牛主人站在不远处看着小米议价,小米时不时在买家耳边说着悄悄话,惹得买家哈哈大笑。买家掏了钱,牵着牛走了。

小米一个隐秘的动作拿出两块银圆,剩下的如数交给老王头。

老王头点过钱后,交给小米几毛钱,到过谢后,老王头乐呵呵的走了。从老王头的笑容中能够看出这次卖的价格不错。

小米成交一单,前后不过5分钟,刚送走老王头,又有熟人牵着牛走了过来。小米面带笑容,打着招呼开始下一轮的买卖。

长毛说道:“大姐这人不如恁啊~他也只挣了2块钱而已”

柳一芹回道:“他挣的少,可是他回头客多。恁看来找他卖牛的人最多”。

长毛点点头:“薄利多销啊”~

柳一芹惊讶道:“呦呵~恁还知道薄利多销”。

长毛挠挠头:“顺口秃噜”

柳一芹夸赞道:“俺看恁有这天赋,好好学,争取以后当掌柜的”。

长毛嘿嘿笑道:“掌柜的俺做不了,俺只跟恁打下手就中哩”!

柳一芹意味深长的笑笑,领着长毛离开了“同伴祥”牛行。

柳一芹、长毛二人在牛市中寻找合适的卖家。

长毛指着身上只有一件可以遮挡身体的破衣裳,蓬头垢面、面色枯黄、瘦如枯柴的老头,两眼深陷,不安的东张西望。两只枯树皮一样的手紧紧拉住一头跟他一样惶恐的老牛。

长毛说道:“大姐,俺去”!

柳一芹站在不远处看着长毛

长毛走上前喝道:“大哥!恁可是要卖牛”!

这老头被长毛一声大喝吓得腿软,还以为遇到土匪了。

老头低着头牵着牛就要走

长毛张开双臂拦着老头喝道:“不准走!恁想卖多少钱”?

老头被长毛气势所慑,支支吾吾道:“20块钱”~

长毛喝道:“恁看这牛牙齿都烂了,颈部这皮毛都磨的光秃秃的,再看这牛光站在这里都气喘吁吁的。恁还想卖20块钱”?

老头哭泣道:这“偶”(牛)跟俺快20年了呀~每天很早起来帮着俺耕地,勤勤恳恳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地里辛勤地劳动。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它不叫累。大雨不断地下着,它不叫苦,踏踏实实地耕着地,任劳任怨。他早就成了俺的…

老头抱着牛头泣不成声,老牛似有感应的哞哞叫着回应主人

“要不是今年俺实在是交不起公粮,家里的娃儿木钱治病,俺咋着也不会卖它呀”~

老头哭着扇了自己两巴掌,对着老牛说着,“偶(牛)啊”~俺对不住恁啊~

老头哭的伤心,一旁的长毛眼睛也红红的

长毛揉着发红的眼眶尽量不让眼泪掉下来,长毛拉着老头的手说道:“大哥,木事,这“偶”(牛)俺帮恁卖”。

“小兄弟,恁真是好人呀~那些人看见俺的牛直摇头,听见俺要卖20块钱都说俺是想钱想疯了,一个个都不理俺啊~俺谢谢恁了”老头说罢就要给长毛跪下

长毛赶忙扶住老头,长毛一拍胸脯豪气的说道:“小意思,俺准保给恁卖个好价钱”

长毛对老头说道:恁等俺一会。

长毛丢下老头,跑到柳一芹身边救助的问道:“大姐,咋卖”?

柳一芹白了眼长毛说道:“自己想办法”!

柳一芹便丢下长毛不管,留下长毛在风中凌乱。

长毛咬咬牙走到老头身边说道:“大哥,等着,俺现在去找买家”。

老头这会也不害怕长毛了,拉着长毛说道:“俺跟恁一块去吧”!

长毛回道:“中”!“跟着俺也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老台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