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实行郡国并行制,相对于郡县,诸侯国疆域广大,往往占有原多个郡地,人口众多,且拥有强大的武装。此外,还自行征收赋税、铸造钱币。这些诸侯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在封国内独揽大权。
为了防止异姓诸王拥兵自重,专制一方,威胁中央朝廷安全,始皇帝采取断然手段,消灭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王。
可是在消灭了异姓诸王后,朝廷并无力直接控制全国辽阔的土地,嬴政汲取了“楚沛之乱”的教训,在异姓诸王的旧土,以及北方偏僻受匈奴威胁的土地上,又陆续分封了九个赵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史称“同姓九王”,并与群臣弑白马共立“非赵氏不王”的誓约。
“同姓九王”分别是齐王赵扶苏、代王赵子婴、楚王赵交、荆王赵贾、淮南王赵长、燕王赵泽、赵王赵如意、梁王赵武、淮阳王赵友。由于同姓诸王与始皇帝血统亲近,效忠朝廷,很好地起到了拱卫中央的作用。
此后,各诸侯国又经历多次裂土演化。至齐王赵扶苏登基继承帝位,齐地被分为济北、济南、淄川、胶西、胶东四国,济北王为赵志,济南王为赵辟光,淄川王为赵贤,胶西王为赵昂,胶东王为赵雄渠。
因荆王赵贾性格文弱,嬴政担心江东人士不服,改赵贾所封的荆国为吴国,由性情极为剽悍勇猛的赵濞为吴王,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国都于广陵(今江苏扬州)。楚王赵交被英布大败后被杀,改封赵戊为楚王。赵王赵如意死于匈奴入侵,改封赵遂为赵王。
大秦四十年,吴王赵濞的世子赵贤入京朝见皇帝扶苏和始皇嬴政,由此得以留在京城陪伴皇太子赵启饮酒玩乐。吴王赵濞为始皇嬴政的侄子,嬴政次兄之子,赵贤和赵启一样,都是嬴政的孙子辈。
严格来讲,赵启并不是扶苏的长子,在胡亥赐死扶苏时,他的众多儿女都一同被残害,赵启是在此后出生的第一个儿子,此时的年纪并不大,约莫十四岁左右。赵贤虽是赵濞的世子,但年纪与赵启相仿。赵濞老来得子,只有这么一个独苗,对他溺爱有加。
“诶!落棋无悔,”世子赵贤一甩手腕扇开太子赵启的手,得意地警告道,“你可不要耍赖哦!”俩人正在进行一种类似于如今围棋的对弈游戏。太子赵启因为下错了棋子,想悔棋重下。
“谁耍赖了,”太子赵启辩解道,“本太子只是手快了点,棋子不小心掉落了。”说着,便又伸手去抓刚刚落下的棋子。
“哎哟!你这不是耍无赖,是什么?”世子赵贤坚决不让,硬抓住赵启的手不放。
“把手放开!”赵启厉声道,“即刻把手给我放开!”
“就是不放,”赵贤不服气,讥讽道,“你这个大无赖还有理了。”
“你是不是在吴国那个穷乡僻壤呆傻了,竟敢对本太子如此说话。”赵启猝然大怒,双手一把把棋盘翻了个底朝天。
赵贤在吴国过惯了欺负人的日子,是出了名的小霸王,天不怕地不怕,哪理得对方是太子,还是天皇老子。他毫不示弱,抓起一把棋子甩向赵启,“太子就了不起啊!信不信本王揍死你。”
说着,撸起袖子就要冲过去打赵启。俩人的侍从见状,都吓破了胆,赶紧挡在前面,死死地抱住赵贤不放。
赵启从小到大,别说敢打他,就算是大声跟他说话的人都屈指可数。对赵贤的反应,他丝毫没有思想准备,先是楞了一下,但旋即抡起斜靠在石墩上的棋盘,就往赵贤的头上砸去。
当时的棋盘,可不像如今木制的那样轻便,一般是用硬实的石料做成,尤其是皇家所用的,重量和质感都非比平常。这么死沉沉的棋盘砸向脑袋,可想而知,赵贤即刻“哇”得大叫一声,满脸血流如注。
侍从吓得直哆嗦,不知所措。赵贤双手捂着脑袋,痛苦地闭着眼睛和双唇,瘫倒在地上,鲜血像滚烫的熔浆从头上直冒出来。不一会儿,刚刚还因为生气而涨红的全身就变得如蜡般的惨白。
“世子怎么了?”“世子死了。”“世子死了。”侍从惊慌失措。赵启见状也胆怯了,撒腿就跑。
吴王世子赵贤的死讯第一时间传到了扶苏那里。
“该如何是好?”扶苏觉得头疼。他采纳了御史大夫晁错的提议推行削藩策,与众诸侯国的矛盾和斗争正愈演愈烈。吴王赵濞的世子正是为了缓和矛盾而来,现在却死在京城,让原本就剑跋扈张的情势更加错综复杂。
在提拔贾谊不成后,扶苏一反常态,采取了包括逼退丞相周勃在内的一系列手段打击重臣,夺回话语权,充分控制局面。随后,他接连提升晁错,从太子家令到内史,再到九卿的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晁错继承贾谊的思想,多次提议推行“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削藩策,目的是在朝廷实力增强的情况下,逐步收回一些郡县,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晁错在上疏《削藩策》中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就是那些诸侯王这样下去早晚都会不听话,会造反。既然这样,还不如早削。早削,祸患小些;不削,拖下去,今后的祸患更大。
扶苏对此心里清楚,现实也是如此。
就拿吴王赵濞来说。吴国的豫章郡出产铜矿,刘濞竟招募其他郡国的亡命之徒到那里偷偷挖矿炼铜,铸成钱币,又在东边煮海水为盐,售往全国各地。对食盐,一直以来都实行官盐专卖,禁止私产私营。钱币的铸造更是朝廷的专属权利。如此为非作歹,朝廷竟然无从过问。吴国的财富因此逾积逾多,吴王刘濞自然骄纵起来,处处与朝廷对抗。
扶苏下定决心推行削藩策。在楚王来朝时,晁错旧事重提,说楚王赵戊当年为始皇帝服丧时偷偷淫乱,请求治罪他。如果这罪名成立,绝对是抄家灭门的死罪。扶苏于是下诏赦免赵戊死罪,改为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
不久,赵王赵遂也犯了事,扶苏借机削去了他的河间郡。胶西王赵昂又因为偷偷售卖爵位,被削减了六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