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实习结束时,在我们这批毕业生中流传起一则信息:张艺通过“潜规则”得以留校做辅导员。具体说来,那是实习结束前一周发生的事情了。那天晚上,依依匆匆从宿舍跑下来到操场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当时我和陈磊正在散步,因为自从那次车祸后,他就没怎么散过步。她下楼梯的声音着实令我印象深刻,简直跟开机关枪似的。
“怎么知道的?”陈磊问道。
“大家都知道了,也许早已传遍整个学校,我是通过朋友的微信语音得知的。”依依答道。
“请不要再传了。”陈磊说,“尤其是在你并不知道这件事是真是假的情况下。”
他继续往前走几步又走回来,“即使是真的,也不能再传了——让时间冲淡这一切吧。事情总会过去的。”
依依点点头,“OK,注意就是。今晚的事,我没向其他人说过。”
“那就好。”陈磊若有所思地说道。
自那以后,每逢听到有人议论这件事,陈磊便一路小跑过去及时予以制止。“请不要再说这事了,拜托。谈点别的吧。”说的都是类似这样的话,也不知他说了多少遍。我能想象到那一刻他像极了民国时代那些站在舞台上宣讲的政治家。场面相当壮观,他就这么单枪匹马地站在台上大声喊道:“请大家不要再传这事了。也不要再讨论了。因为历史会告诉我们答案。聪明人不多说。”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王艺事件终于得以告一段落,至少,已经几乎没人在传什么潜规则了。而王艺的脸上也开始渐渐露出久违的笑容。“过去了,还好。感谢你所做的一切。”一天,王艺对陈磊说道。
“没什么。”陈磊只淡淡地回了这么一句。如此说罢,他便又开始继续弹他的吉他了。
一个月后,王艺得以顺利留校。关于她的谣言也不再传了。像是电影导演喊了一声“咔”。戛然而止。我们的生活又重新回到了平静状态。跟湖面上的水似的。
两个月后,再次有她的消息传来。这次是传她交了个隔壁学校的男朋友的消息,传得厉害,却不知真假。是真的。因为传出消息的第二天,她在自个儿的朋友圈里发了一张亲密合照公开了两人的恋爱关系。人们纷纷点赞,送去祝福。热闹非凡。
谈谈亦欢。亦欢毕业后去欧洲旅行了一个月。整整一个月。一个人。说来也怪,出国前还说先用半年时间搞清楚自己到底喜欢干什么工作。可当他回到中国,重新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时就想找份工作,想得不行。“工作吧。”他说。因为他不想再这么游手好闲下去。“闲久了,怕是会出毛病吧。”他继续说道。“会的。”他自言自语道。去年春天和他相聚时,他告诉我说如今在一间小公司做电脑技术的活儿。白天努力工作,到了晚上,就骑着他那辆心爱的自行车在那座城市里游来逛去。十分快乐。“简直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