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说过德意志这个家庭兄弟姐妹众多,既然是一大家子,那么就会有老大和老二,上一章我们重点说的普鲁士并不是老大,老大是谁呢,音乐家莫扎特(作者只知道这一个)的祖国—奥地利。
树荫大了好乘凉,在当时,奥利地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别说是在德意志,就是在整个欧陆都说得上话,所以德意志家长这个头衔便一直伴随奥地利左右,自然二哥普鲁士就不服了,都是一个妈生的,凭什么你就老大,你头先出来,我还屁股先出来的呢。所以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老大就成了普鲁士统治阶级的毕生追求,尽管每次都被打肿了脸——说好不打脸的。奥地利则是气得够呛,普鲁士跟狗皮膏药似的,癞蛤蟆趴在脚面上,不咬人膈应人,无论怎么打只要是打不死,转年就又来找奥地利的麻烦,就这么恩恩爱爱的过了一个多世纪,奥地利终于忍无可忍了,不打了,开会。
这是一个值得普鲁士铭记的日子,1848年 3月,德意志各邦代表在法兰克福召开了家族预备会议,也都不再藏着掖着,直接点出了主题,家里以后谁说了算。代表分成两派,大部分认为还得跟着大哥奥地利混,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德意志帝国,这派被称为“大德意志派”。奥地利自然是很满意这派的表现。
说起来,虽然奥地利是德意志的一个邦国,但是当时的奥地利疆域辽阔,国土面积快和其他邦加起来差不多大了,国内民族众多,民族成分复杂,如果这派成功,那么这个“大德意志帝国”将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少数派则觉得,大哥不是地道人,还跟着他混,看都混成啥样了,应该把奥地利排除在外,建立一个由二哥普鲁士领导的统一的小德意志帝国,这派就是“小德意志派”,这个“小德意志帝国”一旦建成,则是单一的日耳曼民族国家。
这次预备会议上自然是奥地利占了上风,要不召开这次会议干嘛,会议通过了建立临时帝国的决议,理所当然奥地利的约翰大公成了临时帝国的首脑,没高兴两天,奥地利就发现,这个首脑屁用没有,就只是头上多了一顶帽子而已。约翰大公过生日连个来朝贺的都没有,德意志各邦的王公们该干嘛干嘛,对于奥地利的调遣,也是嘴上笑嘻嘻,心里mmb,听宣不听调。德意志这次所谓的统一自救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