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雁塔
书名:悲乎刀 作者:纺瞳 本章字数:3972字 发布时间:2021-11-10

长安古城,一匹神骏的快马追风逐电,飞驰而来,奔入雄伟的城门,带着一阵震慑心魄的呼啸。

道旁的行人小贩闪避不及,慌乱中摔跌在贩摊上,各色货物纷扬着掉了一地。

沿街的酒楼客店不约而同有人出来探头探脑,不放过这场少见的热闹。

无数双发亮的眼睛齐齐望向引起骚动的罪魁祸首,有的目中冒火,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只看一眼就干自己的事去,竟没有谁能看清马上人长什么模样,只因马奔得实在太快,平常从未有哪个人敢在这条并不宽阔却极长的街上骑这么快的马,即使是骑马缓行也会被立刻上报官府。

这条街虽不像宫城天街般宏大明朗,但其喧闹繁华不遑多让,每天蒙蒙亮,街两旁就攒动着很多小贩,争相售卖那琳琅满目的各类货品,一些当地的特色小吃当然也少不了。

鸡叫三遍,天完全大亮之后,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就如潮水不绝,大部分是老远赶集而来,人声嘈杂,摩肩接踵,这等盛况总要一直延续到二更华灯挂上第二次的时候。

有人若是冒冒失失地在这条街上纵马疾驰,非出大祸不可。

今天这个人委实胆大包天,竟不管不顾的策骑奔过,幸亏街上的行人小贩较之往日稀疏了许多,各人让马时都有充足空隙,否则急骤的马蹄下必将送几条人命。

XXX

长安不仅是著名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华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最长的一座文化气息厚重的古老城市,前前后后足有十一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一千一百多年。

正值春意渐浓的时节,这里的雪还薄薄的未曾尽融,山风刮过人的面颊,还冻得生疼,显然余寒料峭。

刚才风风火火冲过长街接连撞跌十几个人几十个摊子的骏马转眼已出街尾,往南绝尘远去。

纷纷扬扬的冰屑雪尘迷了人视线,好像刚才飞驰过街的不止一匹马,而是惊天动地的一群,声势浩荡,令人良久心悸。

街上跌疼的行人,撞翻摊子的小贩,一个个无不义愤填膺,正待跳起来团结一致地前去报官,但管辖当地的陈大人此时正在一座酒楼宴客,刚才的骚动尽在他眼皮下。

他宴请的客人里有不少江湖人,有个神态精明的刀客对他耳语几句,他便长叹一声,对那些已发现他而要上楼来告的人们摇头挥手,正色道:“有人受伤,有物受损,官府都会尽力处理和补偿,请散去吧。”

这暧昧的态度当然难以服众,但大人既已表明态度,若不识抬举的纠缠,必定招来更多麻烦,反正官家承诺补偿,就可放心的大事化了,纷纷散去。

XXX

那人之所以将一匹怒马驱上这条街,只因这条街距离南城外的慈恩寺最近。

南城外的慈恩寺内,大雁塔巍峨而立。

那人头戴竹笠,黑色短袄,身形极是魁梧彪悍。

到了寺门前,挽缰住马,笠檐下的双目冷光四射,凝望寺内半晌,表情镇定,翻身下鞍,将马直接牵入寺内。

一个面白微须的老和尚从二进门里迎出来,两人互相答礼,说了几句话,老和尚长袖向内一拂,将那人恭恭敬敬地引入内院。

两人走到大雁塔前,塔身阴影沉重的压在两人身上。

那人停了脚步,驻足向塔顶仰望,阳光如利箭射下,耀得他眼睛发花,他竟兀自大大睁着,眼中神色很是奇怪。

XXX

《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有这样的记载:

摩揭陀国有座寺院,某日一群归鸿飞过,其中一只脱离群体,落羽坠死在院内。

众僧惊悸,认为雁是菩萨,满心真诚,建议埋雁建塔,故有其名。

而唐时名僧玄奘就居于此地典译佛经,日日传义。

永徽三年,为了保护从天竺取回的六百余部真经,玄奘向高宗倡议,在内西院兴建大雁塔。

如今这一刻寺内梵音庄严,头戴竹笠的来者被笼罩其间,几有一种超脱世俗之感。

老和尚也不催促,肃立在旁,静心合十,闭目聆听着佛的教诲,口中喃喃低吟,不知是否又在念功课。

突听寺外有马蹄声急雨般响起,很快逼近,明显是几匹劲头十足的千里宝驹。

XXX

六匹赤尾花鬃马齐头并进,冰天雪地里奔驰,无可阻挡。

六名骑士清一色的猎户打扮,下马时身手一流,背上并没有普通猎户常带的弓箭,腰畔却挂着又长又沉的九环大刀。

看他们强健敏捷的身手,已知全是混江湖的佼佼者,武功定然不弱。

他们满脸风尘之色,似从很远的地方日夜兼程赶来,六双目光仍旧锐利,浑身上下一点倦意也没有。

他们眼中暴露出一种随时要撕裂一切的恼怒,将马匹尽数拴在寺外的一排树上,气势汹汹地冲进了寺门。

大雁塔下默立静止的两个人竟像是毫无察觉,头戴竹笠的那个人还是石雕般一动不动地仰视塔顶,灰袍白袜的老和尚还是低首瞑目口中喃喃地低吟。

闯进来的六个人,当先一个满腮浓髯,相貌极是凶恶,脸上横肉不知什么缘故而始终抽搐不已,直奔到塔影里,见两人对他们的到来不理不睬,深觉伤了颜面,胸口禁不住一股邪火冲撞,立时瞋目而视破口大骂:“老秃驴,少在这时候装聋作瞎,以为避得开青州六虎的追究,那是白日做梦,休想。”

老和尚微睁双眼,朝他瞧了瞧,又闭起来,嘴里不紧不慢的说道:“素闻青州六虎凶神恶煞,老僧今日始见,着实非同一般。”

那人羞恼更盛,青筋暴绽的大手按向腰间挂的那柄九环刀,正要发作,先到的黑袄人从塔顶收回目光,语声淡漠地对老和尚道:“大师,有劳前面引路。”

老和尚这才完全睁开眼睛,温和地笑道:“壮士请随老僧来。”

接着看也不看青州六虎,只缓缓道:“你们也来吧。”

他先行踏入了大雁塔,黑袄人一声不响的随在他身后,青州六虎面面相觑,似一时间还不知该不该跟进,恐塔中设有凶险埋伏。

浓髯汉子咬牙迟疑了半晌,冷声道:“好,先去再说,想这老秃驴不会活得不耐烦,敢暗算咱们。”

他疾步跟进塔门,五兄弟紧跟在后,九环刀的钢环被剧烈动作带得叮叮当当一阵乱响。

XXX

大雁塔最初只建了五层,后改为十层,武则天独掌大权时重修一次,此后便一直保持七层。

塔内石梯盘旋,沿梯而上,一行八人很快到了第三层。

老和尚不再往上,径直朝这一层塔阁走进去。

这一层塔阁很宽敞,中间有张大方桌,桌上放了两样东西。

一样是破旧的黄布包袱,已经打开,里面有些粗布衣裤,一个精美小盒,盒身隐隐闪着金光,显见绝非常物。

另一样却让人看了倒抽一口凉气,竟是一口黑漆沉重的大棺材。

棺材盖子开了一半,瘆人寒意不断从黑漆漆的棺内发出。

方桌四面放着十几张木椅,老和尚并没有立邀他们入座,只垂眉敛目合十道:“该到的未到齐,壮士……”

黑袄人一入阁门,目光就定在那口棺材上,漠然打断他的话:“我不想等太久。”

老和尚面露无奈之色,深叹道:“出家人本该不再多牵扯外界俗事,然而我佛慈悲,怎能眼睁睁地任罪恶蔓延。”

他本就生得慈眉善目,说这句话时,表情中更增添一份沉甸甸的伤感,使他看上去骤然之间显得更悲悯更沧桑,就像一棵欲静而风不止的老松。

这种消极变化只该出现在一个落魄寂寞的流浪汉身上,他却已剃度为僧,远避万丈红尘。

即使剃光头上的烦恼丝,也无法真正把一颗心洗涤得干干净净。

黑袄人不多说什么,从半开的棺材上收回凝重黯淡的目光,转身向右边靠中的一把红木椅走过去,一声不吭地坐下。

他看得出老和尚虽已出家,却还不失为一个铁铮铮的大丈夫,为别人遭遇而忧,心中时时刻刻恩怨分明,对自身的利益损害从不重视。

有人云: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想来正是这个道理,如今守信的人已不多,守得住这道理的人也已不多。

青州六虎老大瞪着桌上黄布包袱里的那只小盒,众兄弟不约而同也随着他目光望了过去,一个个的眼睛霎时间亮如寒星,无不充斥着可怕的贪婪,腰间刚刚平息下来的钢环又莫名其妙地撞出一阵叮叮当当。

老和尚见状,淡然道:“各位稍安勿躁。”

浓髯汉子朝着他冷冷一哼:“这东西的确在你这里。”

老和尚道:“在我这里的东西很多,你最应该关注的恐怕不是那只小盒。”

浓髯汉子直肠一根,烦就烦别人在他面前说话藏头露尾、拐弯抹角,听他说完,顿时怒气又冲上脑门,厉声道:“老秃驴,你可不要捉弄老子,如果你的脖颈真是发痒,不妨让老子的九环刀好生给你挠一挠。”

老和尚毫不动容,仍气色平和,缓缓道:“那位壮士既有耐心等一会儿,青州六虎在江湖名声不逊,也不必太性急。”

浓髯汉子鼻孔里直冒粗气,一旁有个神情稍显稳重的汉子上前附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字,他听着刚开始也眉毛扬了扬,想是对一件事极不甘心,到后来竟慢慢的脸色缓和,点了点头。

那汉子退下去,任由他瞪着老和尚,强压急躁的脾气说:“好,他能等,老子们也能等,可先声明一点,他等不了太久,老子们更等不了太久,量你这秃驴也不敢耍什么花招。”

他走到左面将椅子向中央移近了些,大马金刀地坐下,众兄弟也依样葫芦,将椅子靠向中央,齐齐而坐,一时塔阁中鸦雀无声,空气也似变得郁闷而沉重。

老和尚只向右边端坐不动的黑袄人真诚地合十作礼,再不搭理青州六虎一眼,不声不响地下塔离去。

塔阁中剩下一群奇怪的人。

黑袄人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口棺材,笠下阴影里,一双眼渐渐锋利如刀,一双手握紧拳头放在大腿上,竟微微颤抖着。

左面的青州六虎却眨也不眨地看住那只小盒,对其他东西始终不屑一顾。

他们的目光似一根根绳子,将那只小盒捆得结结实实。

他们之所以尽量靠向中央的方桌而坐,正因为能更容易在关键时刻抢到他们想据为己有的东西。

那只小盒是什么来历?里面有什么宝物?

青州六虎千里迢迢赶来,就为了那只小盒?

但黑袄人却始终对那只小盒不瞧一眼。

他对那只小盒明显一点兴趣也没有。

他的思想都被那口棺材吸引了过去。

他看向那口棺材的眼神很复杂,有悲伤,有惋惜,也有愤怒和仇恨。

莫非他与那口棺材有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关系?

棺材盖子未全合上,棺材里到底有没有装着一具尸体?

若没有尸体,大雁塔中为何要放一口空棺材?

老和尚也透着古怪,从一开始就只对黑袄人礼貌相待,对青州六虎十分冷淡。

老和尚的冷淡绝不是仅仅因青州六虎行事蛮横总口出狂言那么简单。

青州六虎其实颇有血性,素来雷厉风行,光明磊落。

他们脾气都很暴躁粗野,只因他们大字不识,是一群眼里揉不进沙子的光棍。

他们思维简单,黑白分明,认定了谁不妥,就要一根筋地硬碰硬。

他们来到寺内,始终对老和尚出言不逊,并非他们觉得老和尚真的心存狡诈,而只是他们为了此行目的产生的急躁心理。

右边黑袄人沉得住气,一动不动。

左边的他们已不禁摩拳擦掌,额头急出了汗。

一只小盒,一口棺材,一串疑团,一些秘密。

他们和黑袄人在某种怪异的气氛中如堕虚空,直到老和尚又领了别人走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悲乎刀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