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11章 大口喝酒,糗事不再有
书名:茶叶新世界 作者:子无怒 本章字数:2150字 发布时间:2021-11-09

每所大学都会有“师生酒店”,门面装潢口味各不同,相同的一点:暑假期间,冷冷清清。

曲阜师范大学也有“师生酒店”,简陋包厢里,挤进四个人,李庆、刘尤余、余芊芊和李静静。

李静静,无我茶会秘书长,人如其名,文文静静,圆圆眼镜下一汪秋水,纯真无暇。看起来像是大一新生,其实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她改完所有自媒体上的通知,风尘仆仆赶过来。带着几分羞涩,同刘尤余和余芊芊打招呼。

老板叼着烟,拿一个破本子催促点菜。

“你瞧,从点菜看可以看出人品。”刘尤余笑着对余芊芊说,她一脸迷惘。

李庆点油炸花生米。刘尤余说:“花生米乃酒鬼必点之物,芊芊,你看出来了吗,李庆是酒鬼。”余芊芊笑呵呵点头。

“臭鱿鱼,又说我坏话。老板来份铁锅鱿鱼。”

老板说:“今天没有。”

“那就点爆炒鱿鱼。”

“没有。”

“烤鱿鱼。”

老板不耐烦,说:“今天没有鱿鱼。”

刘尤余给余芊芊解释:“鱿鱼是我的最爱,这小子还有点人品。”

李庆得意说:“臭鱿鱼,把你自个烤了吧。”

接着他专心点菜,以干炸带鱼当作鱿鱼。

刘尤余点酸辣土豆丝,说这是李庆的最爱。

李庆道:“这家的酸辣土豆丝是全曲阜最好吃的,来两盘。”老板露出笑容。

李静静要一盘青菜,须有绿叶。李庆点芥末菠菜,瞥见李静静撅嘴,激发出强烈求生欲,立刻补充:“不要芥末,凉拌就行,少放盐。”

问余芊芊,余芊芊只要有辣便可。李庆道:“来盘酸菜鱼,这家店的酸菜鱼是全曲阜最好吃的。”

“貌似酸菜鱼并不辣,就这么敷衍财神爷吗?注意人品啊。”刘尤余及时纠正李庆的逻辑错误,改成麻辣水煮鱼。

山东喝酒规矩多,又会劝酒。李静静和余芊芊架不住,从小口品红酒,变成大杯灌啤酒。很快进入微熏状态,红粉粉的脸儿,眯缝着眼儿,催促李庆、刘尤余讲糗事。

李庆先来,讲一个傻 逼的糗事。

“大学里一个年轻老师刚报到,参加学院里第一次会议,他怕开会迟到——因为上学时是迟到大王——提前半小时到会议室,一个人也没有。

会议室中间椭圆形会议桌,他以为领导应该是坐在两头,一屁股坐在正中间位置,戴上耳机玩手机游戏。

玩的正嗨,没留意,老师们陆续进来,坐在自己的位置一个胖胖的身影,悄悄移来,遮住手机屏幕。那个傻 逼老师,以为胖身影在膜拜,得意说,看我李白溜不溜?

胖身影是学院院长,傻 逼老师坐他的位置上。傻 逼抬头,见会议室坐满人,都在憋笑。慌忙起身让座,人一紧张,动作就哆哆嗦嗦,手机上的耳机不知怎么碰下来。

会前寂静中,手机游戏传来:‘double kill,杀戮的冲动,再也无法驾驭。’”

刘尤余、余芊芊哈哈大笑。李静静撅着嘴,说:“哼,你活该,接下来呢。”

李庆说:“后果老严重啦,院长深深喜欢上他了,没事就送礼。”

“送啥礼呀?”

“当然是小鞋儿。”

李庆的糗事酒大获成功,除他自己外,每人赏赐喝一大杯。李静静说胆怯地拿着一杯红酒,见余芊芊扬头干杯,感染到豪气,皱着眉一气饮尽。此所谓:“大口喝酒,糗事不再有。”

 

“臭鱿鱼,该你讲糗事了哈。”余芊芊道。

“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糗事组成,别人看来很好笑,自己看来也很好笑。”刘尤余说道:“你们听过妲己喝茶的事吗?妲己喜欢喝茶喝茶,每年春天去云南亲自采茶,做成普洱茶。”

“你是在讲笑话吧。”李庆笑道。

这当然是个笑话。茶友群里一个西双版纳茶商,极其认真讲述妲己喝普洱茶故事,是彰显他家的茶有文化、有传承、有历史、有名人。这种故事,茶商早就见怪不怪,谁家的茶不扯上点名人故事,都不好意思在茶人圈里混。

可来自火星的茶小仙,却非要探究到底。她也是无聊,画出从朝哥到西双版纳的路线图,分析商朝时走几千公里花费时间,说编故事也要符合常识。

茶小仙钻牛角尖,钻得茶友圈没人搭理。她独爱刘尤余的茉莉红茶,在品茶时,竟进入另外一个平行世界,发现了茉莉红茶的来历。

刘尤余本来想讲“妲己喝茶”引出的糗事,结果他思维发散,讲着讲着,跳跃到茉莉红茶的来历。

 

康熙三十九年,孔子64代孙孔尚任,罢官归家,途经泰山,顺道游玩排遣心事。

在泰山经石峪“高山流水亭”休息,方知此亭为纪念伯牙、子期而建。传说,伯牙在此鼓琴,知音钟子期称赞: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孔尚任感叹知音难得,伯牙尚有子期,而他却一人忧愁。拿起随身携带的小忽雷,入手抚弄,碎拨零挑,一曲商调《梧桐雨》悠然响起。

小忽雷乃唐代宫廷乐器,和琵琶类似,一度失传。孔尚任偶然在北京集市发现,见其工艺考究,通体红木,共鸣箱蒙以蟒皮,张两条丝弦,制作精美。

他仿佛遇到失散多年的恋人,无论多大代价,也要将其赎回,掏出身上所有的钱,还差几两银子。

那时,他担心回家取钱的工夫,会被别人抢走,脱下衣服、摘下帽子典当才凑齐——帽子上有水晶珠,价值十几两银子。

失传已久的小忽雷自此重现,孔尚仁一直将其作为最珍贵的宝物。也正是他悉心呵护,人们才知小忽雷的价值。后来,几经波折,流落到台北博物馆。

却说孔尚仁奏起小忽雷,不少人驻足倾听,纷纷点头称赞。彼时,哈尼族头人龙韬带着女儿路过,闻弦知意,拿出小三弦和之。小三弦乃是哈尼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没有固定曲谱,即兴弹奏。

孔尚任商调《梧桐雨》曲调低沉,抑郁孤寂,似失意之人秋风中踌躇。哈尼人龙韬的小三弦,用牛角片拨动琴弦,极为优雅深沉,表达出深沉难言的思想情绪。恰如老者步入秋风,陪同踌躇人叹息。

孔尚任和龙韬一起演奏,注目对视,互通心意。然则曲风过于压抑,只觉心中有梗,无处吐诉。再这样下去,恐怕二人要吐血而终。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茶叶新世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