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不长,公元前二零九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乱,中原大地风起云涌,六国贵族残余势力纷纷趁机复国,战乱像瘟疫一样席卷大秦帝国,史称“楚沛之乱”。
洛阳与其他重要城邑一样,受到乱军严重的破坏。
楚沛之乱后,百废俱兴,洛阳得到迅速恢复。扶苏继位后,乘着新政的春风,洛阳更是凭借与关中一关之隔,沟通关中与中原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商贸副业,为这座古都增添了不少活力。
如今城内宅舍连绵,鳞次栉比,街上店铺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荣太平的景象。
到了洛阳,当然不再愁没有落脚寄宿的馆舍。嬴政一行住进了洛阳最大的客栈——悦来客栈。
悦来客栈是少有的三层建筑,二楼、三楼是住宿用的房间,一楼则供住客进餐,观赏表演,也摆卖洛阳当地的一些物产。
房间分为豪华贵宾房、豪华双人房、豪华单人房、普通双人房、普通单人房,还有专供仆人使用的仆人房,合计各类房间有上百间。
嬴政、赵婉分开住进了三楼相邻的两间豪华贵宾房,盖聂单住在二楼的一间普通单人房,赵顺、赵韦俩人则同住一间双人仆人房,紧挨着嬴政的贵宾房,通过暗门联通。
到了洛阳,就不得不喝杜康酒。杜康酒闻名遐迩,因酿酒始祖杜康而得名。
杜康是夏朝人,生于洛阳,又名少康,因善酿酒,被后世尊为酒神。他生前取水酿酒的家乡,被后人称为杜康村。
嬴政一行特意打探路前往杜康村。杜康村在今河南洛阳汝阳县北,三山环抱,一溪旁流。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夹岸树木葱郁,景色宜人。溪水源头百泉喷涌,清冽碧透,被称为酒泉沟,便是传说中杜康酿酒取水之处。
据当地老人介绍,少康年少时以放牧为生,带的饭食挂在树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时间后,少康发现挂在树上的剩饭变了味,产生的汁水竟甘美异常,这引起了他的兴趣。
经过反复观察思索,他终于发现了自然发酵的原理,于是不断效仿改进,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其所造之酒清洌透明,柔润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长,被称为“杜康酒”。
离开杜康村,杜康酒是大家一路上的谈资。与杜康酒同样闻名遐迩,可以侃侃而谈的,是洛阳的牡丹。
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牡丹喜凉恶热,宜燥惧湿,主要产于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洛阳的牡丹最为盛名,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洛阳因此也被称为“牡丹花城”。
洛阳还有一座名山,叫邙山,也叫北邙。
它像一条长龙蜿蜒横卧洛阳之北,东西横旦数百里,气势雄伟,土质深厚,不仅是洛阳的天然屏障,更是历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俗话所说“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北邙就是这里。
相传很久以前,昆仑山上住着一位老道和他的两个弟子,在一个仙洞里修行。仙洞里,除了他们三人,就是一口永不熄火的大锅。
一天,老道对两个弟子道:“师父要去天外一个友人那里作客,这口大锅里煮的是从东海抓来的一条蟒,锅下面要不时架上柴禾烧,锅内要不时的加水,千万勿忘记!”说完,便骑鹤而去。
这样,两弟子天天给锅下架柴,锅内加水。一晃几百年过去了,可师傅还没有回来,俩人便打起了偷懒下山的主意。一个对另一个说:“师傅不知几百年后才回来,我俩何不下山一玩呢?”
另一个也早有此意。于是,俩人把火生得最旺,锅里添满了水,就下山去了。
一路上,他们玩得很开心,忘记了时间。当他们匆忙赶了回来时,火早已熄灭了,水也烧干了,只见一条黄蟒正向东海方向逃去,所走过的地方留下了一条黄水道。
他俩慌忙沿着黄水道追去。黄蟒发现了他们,急忙改道向北面奔去。他俩赶忙抄近路去截,黄蟒慌不择路,乱拐一阵,又向东海奔去了。
老道长回到仙洞,一看锅底火已熄灭多时,锅里黄蟒不在了,立即骑鹤追去。
追出不久,便见两弟子气喘吁吁,正在黄蟒留下的水道边休息,老道长大喝一声:“畜牲!你俩使黄蟒给人间留下了灾害,那你俩就永远守住这水道吧!”说完,两弟子变成了两座山,永远守在水道的两边。
这条黄蟒留下的黄水道,便是今日的九曲黄河,两弟子变成的山则被叫做追蟒山。后来,黄河南岸的人们觉得追蟒山不好听,就改叫邙山。
又相传老子曾在邙山炼丹,后来炼丹炼到了天宫上,成了太上老君。
这些都是题外话。嬴政一行每天除了游山玩水,就是遍尝洛阳的美食。
洛阳美食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各种类的汤,有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还有豆腐汤、丸子汤、胡辣汤。
胡辣汤以多种天然中草药为底料,再加入胡椒和辣椒,用骨头煲制而成。胡辣汤汤味浓郁、汤色靓丽、汤汁粘稠,香辣可口。目前分为两大流派,一是西华县逍遥镇流派,以麻辣见长;一是舞阳县北舞渡流派,以醇香见长。
洛阳的汤馆很多,遍布大街小巷,汤都洛阳并非浪得虚名。
再就是以大米、小麦为主要原料的凉皮、米皮和面皮。凉皮薄爽,米皮软嫩,擀面皮劲道,口味有麻辣,酸甜,香辣等。
凉皮以“白、薄、光、软、筋、香”闻名,可谓四季皆宜,冬天吃能保暖,夏天吃能消暑,春天吃能解乏,秋天吃能去湿。
相传秦初时,一年大旱绝收,官府开仓发米,但因大米储存时间过久,已严重变质,难以入口。有一乡绅计出,将这些陈年大米浸泡过夜,石磨成浆,沉淀,撇去上清,上笼蒸制,再加各种调料,即成凉皮。这么一来,原本难以下咽的大米变成了绵软爽滑、酸辣可口的美食。
还有一种肉夹于馍中的美食,就是肉夹馍。肉夹馍是腊汁肉、白吉馍的绝妙组合。
最为重要的腊汁肉由三十多种调料精心配制而成,选料精细,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具有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独特风味。
腊汁肉、白吉馍合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肥而不腻,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