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羲与凤台回军中时,已是薄暮时分。他们细心整理后的的衣裳与发丝似乎和出去的时候并无二致。林胜眉和景行都在各自帐中不知忙碌些什么,也并无人注意到他们的神色与平时有何不同。
也许这个秋日午后的灼热的记忆,将成为他们彼此永恒的秘密,留在这茫茫草原,也藏于彼此心底。
启盛二十三年秋。壬寅日。麟德大军班师回朝。宣帝携东宫皇夫、贵夫二位大人,亲迎十里。京都万民空巷,锣鼓喧天,欢庆皇师大胜而返。
皇太女上表赏封功臣,副帅林胜眉作战行计有始有终,功不可没,封永安候,世袭罔替,其夫杨潇封一品诰命大人。
东宫三品良夫秦凤台献计有功,生擒敌军首领,封武威将军。
东宫三品良夫徐景行施计有功,救治伤军劳苦功高,封银青光禄大夫大夫。
麟德大军先锋黄越,作战勇猛,助副帅诱敌深入,痛击敌军,封定远将军。
麟德大军参军李双楼,伏击东突大军,杀敌数千,封平远将军。
余下将士皆按功绩,论功封赏,不没一人。
对死难将士皆记功名薄,厚赏家人。
一时大军备受安慰鼓舞。
三日后,宣帝下诏退位,皇太女恒羲承继皇位。
重臣敬上封号神威天授。就此以天授为年号,于次年起,改元天授元年。女皇继位大典后,下诏奉其父为太上皇,其嫡母为太上皇后,其生母为太上太妃。后宫嫔妃依份位皆有封。前朝诸人随太上皇迁至新建成的万喜园。
原西罗国王子元泽,赐大齐国姓恒,更名恒辰,封永宁王,尊为长兄,记入皇谱,与女皇同宗。
神威女皇登基当日,下诏封原东宫正一品皇夫夏衍为中宫,赐封号凤德。
封原东宫正一品贵夫邱玉为中宫,赐封号麟德。二人皆同为中宫,不分尊卑。由夏衍领中宫事。
封原东宫正三品良夫秦凤台为皇贵夫,正一品。赐封号英。
封原东宫正三品良夫徐景行为皇夫,从一品,赐封号贤。
封原东宫正三品良夫袁清华、李琢玉为贵夫,皆为正二品。待弱冠之年另赐封号。
因不忍战争伤亡,神威女皇次日再下诏书,在位期间只守家国,不拓疆土。原麟德大军与镇国军合并,更名神威军。继续推行强兵强将政策,奉行不主动出战他国,友好邦邻。愿与各邻邦交流文化,往来通商。
又诏,大齐国中减三成赋税,兴建公学,推行官办抚养孤老,建立慈药局,救治贫苦。
再诏,因不忍损伤子民,废除宫刑。放原宫城宫人五百人归家。有不愿归家,或无家可归者,由朝廷安置于新城东阳郡。
新政一出,万民泣零遥拜,一时民心所向,万众归心。
登基三日后,女皇携凤德与麟德两位中宫行祭天大典,又至皇陵告慰先祖。
虽说史上从未同时立过两位中宫,但女皇登基亦前所未有。故而民众不以此举为不妥,反津津乐道,成为佳话。
只是,当日还为皇太女的神威女皇陛下,在出战后四驿快马连送手书于东宫大人,以解大人悬念之苦时,民众还不知是哪位大人宠绝内宫,只待登基封位后,看中宫落于何人。
谁知却同封两位中宫,坊间议论纷纷后,又从有关凤德与麟德的封号里看出了些许端倪。
表面看似乎凤德更符合中宫的地位,但是细思之下,麟德原是女皇陛下公主时的封号,她更是以此命名亲自创办的军队,爱重程度可见一斑。如今麟德大军已由永安侯接管,更名神威军,而麟德这个封号,伴随了她整整二十年后,她将其赐予了原来的贵夫邱大人,似乎是要为他保留她少女期间的所有记忆。
为他破例大婚正门而入,为他连驿传书,为他设两位中宫,为他赐予自己的封号。
这些连贯起来,终于可以看到这位麟德中宫得宠爱之绝。
但凤德中宫,似乎也并没有太落下乘。女皇陛下托付中宫事,掌握实权,也可谓相当看重。
至此,在勾栏瓦舍中的各种快板、评书、曲艺、歌舞等等形式的演绎中,女皇陛下与后宫大人的情史,成了最受欢迎的体裁。
人们抓取着各种蛛丝马迹,判断分析各种故事的开始与走向。
麟德中宫固然是热门,然而后来随着发展深入,皇贵夫的故事,也开始被人们津津乐道。
有人说,皇贵夫秦大人自东突一战随军后,便得了女皇的圣心,一跃封为正一品等同于昔日皇贵妃的位置,可不能小瞧。
也有人说,女皇陛下武艺高强,自然会喜欢可与他并肩作战的英武之人。
但是,麟德中宫本是文弱,似乎这个说法并没有很大的说服力。
是以,到底女皇陛下除了麟德中宫外,更宠爱谁,再次成了坊间最大的谜底。为了收集证据,内宫里各种小道消息皆成了抢手货,经过各种渠道的传递,传到朝臣、百姓中间。然而经过层层分析论断,却迟迟没有定论。
内宫传闻一:女皇陛下为英贵夫秦大人在内宫专门拨出一处宫殿,命为武德殿。为他收集天下兵器。女皇陛下又为他在内宫建演武场,与麟德中宫一起亲自陪同习武演练。
若说秦大人除麟德中宫外,不是盛宠第一,谁能服气呢?
内宫传闻二:贤皇夫徐大人,原是负责慈药局的,常常为了公务废寝忘食。多人证实亲眼所见,女皇陛下曾亲自前去叫他回宫用膳,并亲自动手帮他擦拭面上污秽,恩爱之情溢于言表。
若说徐大人没有盛宠,谁能相信呢?
内宫传闻三:
贵夫袁大人和李大人年纪尚轻,先前没有封号。待年至弱冠凤德中宫为他们请封时,女皇陛下只道:问他们喜欢什么字都可以写了给我看。左右让他们如意便是了。
若按什么封号都可以满足,这可也算得上盛宠了。
内宫传闻四:
………………
一道道传闻出来,众人虽然依旧争论不休,但内心都渐渐认同了一个观点,女皇陛下的后宫和谐温暖,也如平民的家庭一样,并不是印象里皇家争斗不休、尔虞我诈的样子。
似乎只有如此,才符合这个仁德的女皇形象。
而每到年节,女皇陛下便携两位中宫及四位贵夫皇夫们,与太上皇、太上皇后并太上太妃一起,登临瑞安门,与民同乐。
受女皇陛下影响,一时国中夫妻和乐恩爱之风大行。
此后,国中一连三年风调雨顺,国库丰盈。民仓粟米堆积,已有盛世之景。
越五年,永安侯带兵迎击来犯的南越国,大胜而归。封永安公。
自此,大齐再无边境之危。女皇贯行仁政,商业发达,农业兴盛,四海升平。史称天授盛世 。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