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晓风阵阵。
宾朋满座,新人齐聚。
皇帝与皇后举起酒杯,众人高呼万岁。
兰如风的位置在角落里,这种场景早已习惯,顺势将酒水倒进宽大的袖口。
轩辕鸿带着俶兰公主,上前谢恩。
皇帝心情极好,赏了许多的金银珠宝。
新人坐在皇帝的右下角,与众人分享喜庆。
隔的老远,看不清他俩的神情,只是偶尔,轩辕鸿会对着半遮面的俶兰公主发呆。
兰如风转移了视线,看向坐在最高处的皇帝,却发现他偶尔停顿的视线,有点可疑。
顺着他的视线看去,看到了坐在皇帝左侧的轩辕尘。
轩辕尘与太子妃并排坐着,而她们的后座,居然是赋儿。
赋儿看着悠闲自在,似乎在东宫过的还不错。
看着看着,忽然感受到一阵灼热的目光,兰如风转头,见轩辕尘朝她微微举杯,勾唇一笑。
她明白了,轩辕尘是故意带赋儿来的,他在时时刻刻提醒她,赋儿在他手里。
兰如风同样举杯,将酒水倒在了袖口里。
殿内歌舞升平,一派繁荣。
间隙,纳兰玉举杯,表示两国交好,全程,再没看她一眼。
这样也好。
兰如风垂头,一心吃着自己面前的饭菜。
隔壁桌的官员偶尔敬个酒,她都一一倒进了袖子里。
酒过三巡,宴会的气氛越加热闹,连皇帝也放开许多,时不时同众人聊起家常。
这时,有宫人悄悄走到太子身边,耳语了几番,太子脸色一变,慌忙起身,急道:“父皇,儿臣带来的妾侍,在后花园不小心落了水,现已昏迷,还请父皇准许太医前去诊治。”
兰如风抬头看去,果真不见赋儿的踪影。
“准,”皇帝说完,又觉不妥,“朕亲自去看看,诸位尽管痛饮。”
皇后坐着不动,看着皇帝背影的眼神,异样的冷。
席间,歌舞依旧,离的远的大臣开始窃窃私语。
“这太子的妾侍,莫非是从兰侍郎府里的?”
“那可不,想他兰侍郎不仅深得太子信任,府里还有丫鬟成了太子的妾侍,往后,这兰侍郎还不青云直上,赶超你我。”
语气尽是讽刺,兰如风听了,不见异样,自在地夹菜吃菜。
“别说了,小心他听见,往后没你好日子过。”
议论声渐渐没了,可兰如风也清晰地知晓,所有人都认为,她兰如风靠的,并不是实力。
不是实力就不是实力吧,她如今已经不在乎了。
直到宴席散去,皇帝也没回来。
皇后下席之前,等靖王夫妇谢了恩,便派众太监送各位大臣出宫,见大人物各自离开,小官才紧随其后。
兰如风慢吞吞,走在了最末。
引路的小太监倒是称职,一路提着灯笼,见她走的慢,也不催促。
到了宫门口,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屈城坐在马车前,静静等待着。
谢过公公,兰如风也坐在马车前,抱着双腿,靠在屈城的身边发呆。
屈城慢悠悠地驾着马车,见四周无人,才低声道:“禾郡主传话来,说想要中立官员的名单。”
“嗯,她可还有说别的?”
“她说,主子你做的好。”
兰如风笑了,也就轩辕禾会觉得她做的好。
说起来,也算是替她出了一口被拒婚的气。
“屈陌那边可有消息?”
“说是事情办的差不多。”
“此事不急,等他回来,让他去办。”
“是。”
今晚的风有点大,吹得人倍感孤独。
没成想,隔了一夜,宫里传出消息,太子的妾侍于昨日落水,没能救回来。
兰如风愣了愣,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消息。
身为皇室的女人,这个结局,也不算太差。
而今,便是加快该做的。
官复原职已多日,急需处理的账目也快要堆成山。
兰如风扎进账本里,吸取前人的经验,硬生生做出了预算还有旧账。
此次宫中宴席的花销虽然没有超,但开支巨大,盘算了所有账目,勾去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以及可以优化节省的物品,整理一番,准备上奏。
宫中物品更换的很快,每日都有人拿着单子来报销,比对一番,兰如风渐渐摸出了门道。
纳兰玉回雪依国的那天,她没有去送,只派屈城远远看了一眼。
偶尔同左相踩点同一家酒楼,厚着脸皮请教经验尚浅的事宜,幸而左相也好说话,教会了她许多。
听说轩辕鸿成亲后,只在都城待了三日,便回了军营。
兰如风想去拜托轩辕鸿多多照顾馨月,也提不起勇气。
想着,先这样吧,船到桥头自然直。
近日,皇帝想要封贵人,开销的单子经过皇帝本人的批阅肯定后,才直接到了她的手上。
听闻那贵人备受宠爱,就连天上的星星,皇帝也能给她摘下来。
兰如风的心里不是滋味,皇帝的爱,来得快,去的也快。
她兢兢业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仿佛只有这样,才不会胡思乱想。
不知不觉,已是深夏。
边城来报,今年的洪灾造成的伤害比往年的要小,然而灾害之后,爆发了瘟疫,每日都有大量的人去世,家家户户门窗紧闭,逃难的逃难,再这么下去,边城迟早成为一座空城。
皇帝坐不住了,号令大臣们赶紧想办法。
兰如风缩在殿门口,听着诸位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就是没能拿出一个好办法。
“启禀皇上,不如广招天下名医,去边城解除瘟疫。”此话,出自左相。
“名医自然是要,只不过,边城地处要界,若不派人镇守,怕是有贼人趁虚而入,扰我南傲,理应先封城!”此话,出自右相。
两位丞相各抒己见,一个主张救人,一个主张封城。
救人便要有人再进去,碰上瘟疫,活的几率渺小。而封城,便是让边城的百姓自生自灭,从而杜绝瘟疫的蔓延。
朝廷之上,始终没争出胜负。
皇帝拂袖而去,至傍晚,才招兰如风入宫。
兰如风很是诧异,难得皇帝能记起她。
怕是早上的争论,有了决择,而她这个曾经被派去巡查的人,是最合适的执行人。
兰如风自嘲一笑,不过是权衡利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