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外孙女撒娇,樊将军慈祥一笑,抚了抚她的头,说:“筝儿,听你大舅舅说,你不认识神算子。只是,你最近的几件事确实算无遗策。”
“一件,你算准原京兆尹赵孟德隐私,使其听从你设局,处置了刘姨娘和玉丽妍。”
“一件,你未卜先知,提前算出秋猎毒马案,陪刑部夜审后又能即时易装逃出……”
嘻嘻,外祖父,第一件事是我看多了宫斗剧、穿越文,懂得打蛇要打七寸。您派给我的樊迅樊成和四个暗卫功劳可大了!
第二件呢,我从现代外祖母那里知道“雾茵碍马”典故有真实性,“雾茵”是古药典里的一种迷幻药,已经濒临失传了。
再说,储位之争,秋猎往往是战场呵!您念叨了两个月要去观摩秋猎,作为外孙女的能不留意吗?
再说,外孙女也想试试,能不能预测一次剧情的发展。
结果,有意思……
但是这些,不能说,不能说哈!
要是玉丽筝说出来,她来自千年之后,是武林杭山派宣传大使,视频平台上坐拥粉丝百万。在杭州老城,还有一个精通草药的外祖母……
眼前这位外祖父会不会吓晕过去?
玉丽筝忍住笑意,摇着外祖父的胳膊,嗓音里满是娇气:“外祖父,好外公,我哪里算无遗策啦?都是凑巧罢了!”
樊将军慈爱地看着她:“好了好了。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爱动脑筋、爱管闲事的。而且,涠城也没有过你说的那两本书。”
“什么《穿山越海咸鱼翻身》,什么《侯府嫡女归来》,什么《嫡女娇》?只有你大舅舅才神经叨叨相信,还写信叫涠城舅舅找书。”
樊将军说着瞪了外孙女一眼:“我在涠城四十五年,涠城哪个旮旯我没走过?就连鱿鱼街有只大螃蟹偷偷溜出箩筐,举着钳子上街逛,我都会知道。”
嘻嘻,外祖父,算您厉害!
玉丽筝给老人家添满茶杯,这才坐回原位,很认真地说:“外祖父,外孙女也知道自己确实变了许多。”
然后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外祖父为你做主。”
看看外甥女眼泪欲滴,樊将军不由一阵心疼。
又见外孙女擦了擦眼睛,换了笑容,樊将军这才放了心。
玉丽筝缓缓道:“外祖父您也知道的。我那日跌下落凤崖,极度恐惧,极度绝望,熬到后来,便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河里。”
外祖父呼吸一滞,咬了咬牙关,登时痛恨起元宇澈。
“谁知石头却变得很轻很轻,我倒浮起来了。我丢开石头,仍未下沉,只好随水漂流。”
“后来就睡着了,混混沌沌中似乎飘在了海上,依稀觉得是涠城的海。天蒙蒙亮的时候,前面出现一座岛,极美的岛。有个声音在耳边说涠城小蓬莱到了,我双脚就着了地。”
“眼前一道金光,一位鹤发童颜、白须飘飘的老神仙出现在眼前,说我既漂到此处,就是有缘人。然后递给我三本书,叮嘱我赶快看完,然后老神仙一闪就不见了。”
“我就在岸边找棵椰子树,挨着树看完那三本书。老神仙又出现了,把书收了回去,用食指在我脑门上弹了三弹,说你该回去了。”
“于是我又睡着了。醒来时就躺在了沈家的床上,看见茅屋的房顶,看见自己身上穿着沈二娘的衣裙,听到他们在窗外说杀了吧,还以为他们要杀我。”
“后面的事外祖父您也知道的了。我失忆了,在沈家住了一段时间,又和他们进城开了粥坊,有一天忽然想起了自己是谁,就找您来了。”
“外公,其他的我都和你讲过,就差涠城小蓬莱这一段,我也觉得很玄乎,就没有讲。但是,自此以后我确实感觉耳聪目明了一些,凡事总会不由自主地多思多虑。”
樊将军越发疼爱这外孙女:“好筝儿,你莫不是真到了涠城小蓬莱,得到了神仙真传。这可是天大的福气啊!”
玉丽筝抱着外祖父的胳膊,挨到他身上:“外公,涠城真有个小蓬莱?”
“涠城人一直传说有此岛。有缘人才能得见,更有仙缘的才能登岛。看来我筝儿有仙缘。”
“那外公您喜欢不喜欢被神仙弹了脑壳的筝儿?”
“喜欢,喜欢!外公喜悦着呢,这下我的筝儿懂得保护自己了,不会轻易被人欺负了!只是这世道容易嫉妒有才的人,外公不许你以后再管闲事了!”
樊将军千叮嘱万叮嘱外孙女从此要敛才藏拙,有什么事一定要先好好商量,再不能多思多虑多管闲事。
玉丽筝一一答应。
这一关轻松过了!嘻嘻!
这样平静过了一段日子,忽然太后下懿旨宣玉丽筝进宫觐见。
玉丽筝心情忐忑,她从没见过太后。
樊将军却安慰她不必顾虑,太后是极好的人,又和先外祖母是手帕交。
玉丽筝这才放了心。
第二日一早,樊府马车到了后宫北门,便有太后慈宁宫的苏嬷嬷等候迎接。
玉丽筝由苏嬷嬷引导进了慈宁宫,又来到寝殿,见眼前榻上一位老人家,鬓发如银,面相丰润,双目慈祥,便知是太后,忙口称万福,恭敬跪拜。
太后命苏嬷嬷扶将起来,说道:“将玉小姐拉近些,我仔细看看。”
说着拉住走近的玉丽筝,不住端详,点头道:“好孩儿,清秀端庄,仪态万方,真真像你祖母……”
眼里便有了泪光。
玉丽筝忙道:“谢谢太后厚爱!民女貌寝才陋,当不得太后夸赞。”
太后忙止住难过,说起和玉丽筝先外祖母是少女知交,也慢慢提到几件闺房往事。
玉丽筝受前身影响,兼之在樊府听到很多外祖母的故事,知道是一位忠贞爱国的女将,又对外孙极为疼爱,心中一直亲爱着老人家。
此刻听太后讲到外祖母往事,心中隐隐作痛。
太后看好友嫡亲外孙女强忍忧伤的样子,便不多说了,问起涠城有什么风俗轶事。玉丽筝就一一说给她听。
这一聊竟到了午饭时间,太后不允玉丽筝告辞,留她一起吃了午饭,才放她出宫,叮嘱她以后常来。
待玉小姐走出后,太后问身边宋嬷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