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位这东西,是皇帝赐予的,皇帝可以随口创设出来,无穷无尽,没有任何成本,但粮食却是农民一年四季起早贪黑,辛勤耕作,才能收获的,来之不易。皇帝拿自己不费一文随口创设的爵位,去换取农民实实在在的粮食,当然是划算的。
但说到底,“入粟拜爵”虽能使国库快速丰盈起来,却不能增加全国粮食的总量,此长彼消,只是权宜之计而已。真正能使百姓不再因粮食不足而挨饿,国家不因缺少粮食而无力应对天灾人祸,那还得在调动起全社会农业生产积极性后,从根本上扩大用于耕种的土地,从而增加全国粮食的生产总量。
张良丞相当年开放上林苑的建议被重新提起。如果可以放开以上林苑为首的国有山林川泽的限制,允许百姓开垦耕作,必将大大增加全国的耕地面积。
上林苑是皇家园林,专门放养各种飞禽走兽,供皇帝春秋射猎游乐之用。
上林苑地跨长安、咸阳、周至、户县、蓝田五地境,纵横三百里。南部从今蓝田的焦岱镇开始,向西经长安的曲江池、樊川,沿终南山北麓西至周至;北部是兴平的渭河北岸,沿渭河之滨向东。
上林苑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天然植被极为丰富,从远方各地迁来的名果异树就有两千余种。苑内水系发达,有灞、浐、泾、渭、沣、镐、涝、潏八水出入其中,形成昆明池、镐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当路池、太液池、郎池等池沼。灞、浐二水自始至终不出上林苑;泾、渭二水从苑外流入,又从苑内流出;沣、镐、涝、潏四水纡回曲折,周旋于苑中。
上林苑内有各式大小宫城,阿房宫就在其中,不同用途的宫、观建筑不胜列举,如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观看赛狗、赛马和观赏鱼鸟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如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桔之类的扶荔宫;角抵表演场所平乐观;养蚕的茧观等。
如此巨大的皇家园林,说它“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一点都不为过,但开放它作耕种之用又谈何容易。
当年,丞相张良正是因为提出开放上林苑的建议,而被父皇嬴政无辜下狱。如今,父皇嬴政常年生活在阿房宫内,开放上林苑更是难上加难。扶苏一再思虑,最后还是决定无论如何做一次尝试。
“儿臣给父皇请安!”扶苏为开放上林苑之事前往阿房宫拜见嬴政。在继位后,他保持着对嬴政的称呼不变。
“苏儿起身吧!”自从阿妃仙逝后,嬴政的精神状态差了不少,见到扶苏前来,有一肚子的问题想问他,方才稍显振奋。嬴政对扶苏的称呼也依旧不变。
从律法制度,到农业生产,再到赋税徭役,再到对匈奴政策等方方面面,嬴政几乎问了所有的问题。扶苏将自己继位后的为政举措一一向嬴政禀报。
对扶苏的作答,嬴政有的点头认可,有的一脸凝重,但始终没有表达不同意见,总体上还算满意。
扶苏接着禀报了自己开放上林苑等山林川泽的想法,直言来意:“父皇,儿臣此次来,正是希望能够得到父皇的支持。”
预测中的火山没有爆发,山洪也没有暴发,嬴政不置可否,只是冷冷地开口问道:“开放上林苑之事,是谁的建议呢?”
扶苏明显感觉语气不对,马上联想到张良的下狱,连忙道:“父皇,这个完全是儿臣自己的意思。”
又解释道:“儿臣只是觉得上林苑圈着大片地力肥沃的土地,荒废着实在可惜。若是能够开放耕种,可以生产不少粮食。如今天下百姓勤于农活,人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无奈可以耕种的土地严重不足,生产出的粮食始终不够,以致因饥饿而死去的百姓不见减少。可是,国有的上林苑却占着大片肥沃的山林川泽,宁愿荒废着也不让百姓耕种。各封国、各郡县也就上行下效,肆无忌惮地侵占大片良田耕地。”
扶苏不知不觉中变得动情起来,“父皇,儿臣认为这样的局面真不该继续下去了。”
扶苏的解释不仅没能消除嬴政内心本能的反对,反而火上浇油。上林苑是嬴政正式下令围建的,他还曾有意利用开放上林苑之事打击丞相张良。如今,扶苏却说这是对百姓天大的罪过。
嬴政终于按捺不住,断然反对道:“上林苑是你父皇的上林苑,谁都别想打它主意。”
“父皇,”对嬴政一贯不讲情理的专断态度,扶苏依旧打心里不认同,但相比之前耐心了不少,“儿臣并不敢占去父皇的上林苑。儿臣只是希望父皇能够让出少量土地给百姓耕种,好让天下效仿,解除山泽的禁令。还请父皇……”
“不必说了,”嬴政态度坚决地打断扶苏的话,加重语气道:“要是今天你来要一点耕地,明天他来要一个池塘,这上林苑还是上林苑吗?”
顿时,四周的空气变得凝重起来,仿佛连呼吸都感到难受。
“父皇……”扶苏欲言又止,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太了解他的父皇嬴政,知道继续下去也是徒劳,只好礼节性地告退。如同一个兴高采烈而来,却被父亲以忙为由而冷落的孩童,心灰意冷地转身离去。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当他拖着沉重的步子迈过大殿门槛时,身后突然传来了嬴政低沉的声音:“开不开放上林苑,都是你这个做皇帝自己的事。”声音仿佛穿过了一条幽深的小巷而来,给人一种空洞洞的感觉。
“谢父皇!”扶苏转身深鞠一躬,声音哽咽。
不久,扶苏下令有限度开放上林苑的土地,供长安周边的百姓耕作。紧接着,又下令放开归属国家、各郡县、各诸侯所有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垦耕作、饲养家畜,极大地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