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董詹事之余,元宇浩又生起了恨。
董詹事忠心可嘉,只是不该有僭越的邪念,更不该将这邪念积年累月地输送给主子,致使皇家父子关系生隙。
在董詹事浸染下,元宇浩渐渐心有不平,认为自己十三岁起便随父皇南征北战,苦功累累,父皇一向青眼有加。
谁知后来父皇又有了嫡子和其他儿子,身为长子的元宇浩竟慢慢靠边站了。
元宇浩眼看自己年岁渐长,转眼已经二十五岁,三皇弟十八岁,四皇弟十七岁,六皇弟十六岁……
几位弟弟近年也屡立奇功,父皇的心渐渐偏颇,长此下去对自己越来越不利。
元宇浩正婉婉约约地追忆旧事,就听耳旁一声断喝:“元宇浩!”
崇明帝一声断喝,将大王子从回忆中唤醒。
元宇浩知道自己避无可避了:母妃为自己争得了认错悔改的机会,若再迁延,真要被父皇断绝父子关系了。
元宇浩俯首低声道:“父皇恕罪。皆因儿臣近年来忽视自修自省,以使邪念丛生。儿臣自以为曾经陪父皇多年征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父皇也曾对儿臣最为疼爱,青眼有加,储君之位非儿臣莫属。”
元宇浩说着,不由看了两眼几个弟弟:“只是眼看弟弟们渐渐长成,才华初露,又有强盛外家,父皇对立储人选开始犹疑,儿臣由此渐生不平之心。”其他几位皇子听得皇长兄如此陈说,不由面面相觑,又惊又怕。
万万没想到平日相见言笑的皇长兄,多年来背后这么多小心思和小动作!
特别是元宇泩和元宇澄,后怕得几乎跪不稳了。
元宇澈低着头,谁也不看,心内却是波涛翻滚。
虽然储位之争在意料之中,然而皇长兄的手段实在过于狠毒。
心头不由得浮现那青衣飘逸的身影。
若没有她,不知此案如何收场。
此刻,听大儿子说储君之位非他莫属,崇明帝在龙椅坐下,冷笑一声,狠声道:“大胆!你凭什么判断朕曾将储位属意于你,又凭什么判断朕不属意于你!”
妄揣圣心那可是大罪!
元宇浩赶忙道:“儿臣知罪!皆因儿臣放纵邪念,以致没有拒绝董詹事的撺掇之言,且越听越顺耳,最终酿成大错!”
“说重点!”
元宇浩听到父皇怒喝,不敢再啰啰嗦嗦抒情议论,只得老老实实交代说:“儿臣觉得获取储位之事不宜迟。董詹事在药典孤本上看到一种药,名叫雾茵,就推荐给儿臣。儿臣犹豫了很久,又让詹事暗地里到处查访,皆无人听说此雾茵,因此下定了决心。”
“儿臣与回春堂堂主一向有交情,就悄悄请他来府见面,命他研制此药,作为酬劳,儿臣将药典赠与他。岑建春一直有心攀附儿臣,之前他先结交了董詹事,经由董詹事传话于儿臣。一次办公场合,儿臣见岑建春也在,就命他悄悄来见了一面,把他笼络上了。”
“后来董詹事多次暗地提携岑建春,让他一直做到虎枪营佐领,又为岑家族人解开了一场官司。由此,雾茵研制出来后,用药的事就交给了岑建春……”
崇明帝打断大王子的絮叨:“猎场的事不必再言,朕都知道了!”
元宇浩不敢再言。
而崇明帝等待他的悔罪。
一时冷场。
崇明帝越想越气愤,越等越失望,高声喝道:“大胆元宇浩,不忠不孝不义!此刻,你还有什么话说?”
元宇浩知道父皇怒气未消,还是要从重处罚,不禁悲从中来,说:“父皇,儿臣自知罪该万死,只求父皇将儿臣的死讯暂时瞒过母妃,儿臣感恩不尽。”
一个茶杯飞过来,落在大王子脚边,碎成几块。
崇明帝勃然大怒:“休再拿你母妃说事!事已至此,你居然还不知罪,还不悔改!”
“你看看你的供述,哪里有半点愧疚之心?你下药,害的是你骨肉至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你却将外人什么董詹事视为亲人,他是为你殚精竭虑,可他也是为自己!”
“他明知下药会让你万劫不复,可还是怂恿你去做,这分明是害你,你还感激于他?你感激他废寝忘食翻遍医书,感动于他不辞辛苦四方奔走,感恩于他冷遇境况下不离不弃。你可曾仔细想想,他这是护你,还是害你?”
不愧是中兴明君,崇明帝一针见血说到了大儿子的思想弊病。
“真正护你爱你的,会正面疏导你的情绪,会引导你增强实力去等待,去争取。而不是诱导你用卑鄙无耻的手段去戕害骨肉,并且不顾后果!你再仔细想想,为了一个储位赔尽一生值不值得?没有得到储位就真的那么不堪!”
崇明帝将目光移向其余几个皇子:“你们几个,也仔细想一想!”
元宇泩等应声道:“是!”
“元宇浩,你也曾陪我南征北战,你回头想想,为父当年可是为了储位而战?为父可曾用戕害至亲的手段夺位?至今,你的几位皇叔伯何在?”崇明帝一迭声问大儿子。
元宇浩愧不当言。
崇明帝继续说:“朕问心无愧。朕当年四处征战,是不忍睹天下苍生涂炭,因此挺身而出。”
“朕即位以来,对于兄弟叔侄,包容忍让,不计前嫌,有才用才,无才善待。其一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后嗣做个榜样,谁曾想你们如此践踏为父的苦心!”
“父皇!”皇子们感动涕零,齐声呼唤。
崇明帝坐回龙椅,以手扶额:“你们太让我失望了!猎场下毒,戕害至亲,置为父于何地?朕无颜上朝见百官,我无颜四时祭太庙!”
众皇子听父皇嗓音已带泪声,急得跪前两步,仰头哀求:“父皇,父皇!”
崇明帝自觉失态,忙抹了抹眼睛,抬起头道:“事已至此,幸泩儿、澄儿无大虞,你俩可知错?”
元宇泩、元宇澄忙道:“儿臣知错!”“儿臣定反躬自省!”
崇明帝说:“你们必须记住,元宇氏列祖列宗,暴霜露,斩荆棘,以打下这尺寸江山,使西虞土地远离战火,使西虞百姓安居乐业,至今已百年。”
“作为元宇氏子孙,思虑的当是天下事,不应囿于个人之私。作为我元宇臻的儿子,都有责任守住这西虞江山,至于储位属谁自有天定。”
“你们可以竞争,但要有良知,有底线,切不可骨肉相残。你们可以拥有自身实力,但最终目的必须是为了守土保国,为了江山大计,为了元宇氏国祚长久。”
元宇泩等六兄弟齐声回应:“儿臣定遵从父皇教诲!”
崇明帝心情略有好转:“我累了,你们都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