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秦过论》与《论积贮疏》
书名:秦匈大决战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1988字 发布时间:2021-11-05

出任博士期间,每逢扶苏出题让讨论,贾谊每每都能应答如流,见解精辟犀利,论证深入浅出,扶苏常常被他的表现深深吸引。

  就“大秦建国以来之得失”的论题,贾谊一气写成了《秦过论》上中下三篇,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大秦的成败得失。

  开篇,贾谊阐述了帝国自孝公以迄始皇帝逐渐强大的原因:

  一是具有优越的地理: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正是凭借这样的优势,在六国诸侯因恐惧而会盟,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时,秦人开关延敌,最终使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以致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二是实行变法图强:孝公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自此治强。

  三是正确的战争策略: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于是,孝公时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惠文、武、昭襄而后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四是几世秦王的雄心和坚持: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及至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中篇,贾谊笔锋一转,指出打江山和守江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

始皇帝一统天下,临朝称帝,结束了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的战国乱局,得到天下士人诚心景仰后,本应顺应民意,给人民以安定。

可是,他却依旧实行铁腕政策,保留严刑酷法,收取苛捐杂税,大兴土木之役,加之沙丘之后,忠良被害,奸臣当道,朝纲败坏,横征暴敛,以致百姓背井离乡,苦不堪言,民心尽失,才会在陈、吴两贼发难时,天下无人奋起阻止,满朝无可用将才,这是血一样的教训。

  最后,贾谊在下篇中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要顺时权变,亲近士民,实行仁政,对天下的贤士以礼相待,为天下的苦难而忧心。

  一是废除杂刑乱罚,把牢狱里犯轻罪的人放出来,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各自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二是打开府库,散发钱粮,以赈济穷困的士人,帮助百姓解除急难;三是减轻赋税,减少劳役,让百姓得以喘息,安定下来。

  这样以威信仁德对待天下人,方能举天之下人心所归,四海之内安乐其处,惟恐有变,国家自然就安定长久了。

  《秦过论》的观点与扶苏一直以来的想法不谋而合,扶苏对贾谊更加欣赏,不到一年便破格提拔,升任他为太中大夫。

  太中大夫与中郞袁盎一样,是郞中令的属官,官秩千石,掌议论。

郞中令作为九卿之一,掌守卫宫殿门户,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职。主要职掌宿卫警备、管理郎官、备顾问应对、劝谏得失、郊祀掌三献、拜诸侯王公宣读策书;其它职掌包括征讨屯戍、以使者身份策免或策封官吏、参与皇帝的丧葬活动、典校图书、荐举贤良方正。由于天天在皇帝身边,历来能量比较大,俗称能说得上话。

  郎中令的属官有负责议论的大夫,包括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掌守门户、出充车骑、等待受职的诸郎,包括议郎、中郎、侍郎、郎中;负责宾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谒者;以及期门、羽林等禁卫军。

太中大夫作为郞中令的属官,相对博士的虚职,好比如今巡视员转为正厅长,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被秒提为正厅长的贾谊更加卖力。上任伊始,就向扶苏呈上了《论积贮疏》,进一步论述自己在《秦过论》中的观点。

《论积贮疏》开宗明义,毫无遮掩地指出当时的社会现状:虽然“楚沛之乱”后,始皇帝采取了一系列予民休养生息和“重农抑商”的政策,农业生产逐渐恢复,但商贾、地主侵夺农民、土地兼并却越来越严重,广大农民因无田可耕而纷纷外流,成为工商业的佣工或无业的游民,而官僚、商贾的淫侈之风日长,需要大量人力服务,进一步加剧农业人口的流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的积贮。

农业生产是立国之本,粮食积贮是国家的命脉。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缺少了粮食,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国家必遭受混乱。“无粮则乱”的道理尽人皆知,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针对此,贾谊进一步指出社会上这种“背本趋末”,弃农经商,“淫侈之风日日以长”的现象愈演愈烈,已到了令人危惧的局面,如此下去将动摇国之根本,必须下定决心刹此歪风,正本清源。

继而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的观点,主张重视农民,提倡俭约,反对奢侈之风,加大重农抑商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积贮,预防饥荒,以达到安百姓治天下的目的。

不仅仅如此,他又围绕“积贮”为中心,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减轻赋税、促进农业、增加积贮三者之间相互联动的关系,建议实实在在地减轻田租税率,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归农力本,改变社会上的歪风邪气。

扶苏采纳了贾谊的建议,下诏鼓励农业生产,将田租税率由十税一减为十五税一。

五年后,又“除田租税之半”,将租率由十五税一再减为三十税一。自此以后,三十税一成为国家定制。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秦匈大决战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