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蛛丝马迹
重新回到暗室欺心的"百首旅馆",此时,丁剑等五人,正亮着手电,点起蜡烛,细细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躲人的藏身之处。
但因为天黑,仅凭微弱的手电光烛光,除了有无大活人较易被发现,细小细微之处,还是很难被洞察发觉到的。但旅馆里空无一人,这样的搜索结果,还是令丁剑甚感失望。
原以为凭天柱的身手,想他虽独入虎穴,即便得不到一点虎子的消息,至少也应该能全身而退。哪怕不慎着了道,也不至于像现在,再次见到,竟然无法听他说一句,他是如何被老太婆陷害的。如今这样子,变得毫无结果,连个真像都无从知道,等于白白折了个得力的助手。
最可怕的是藏在暗处的对头至今没有现身,天知道会是一个怎样厉害的角色?天知道这旅馆除了老太婆,留下巨大爪痕和撞击坑的是个什么怪物?
这让丁剑如何能不焦虑?他在想,天柱何以有门不走,偏会去爬那么高的墙头,看样子他定是在慌不择路的情况下,迫不得已才逃进了死墙角里。
又想到刚才解救天柱时,见他身上只剩支空枪,却失去了刀。
那么刀呢?没发现遗落在地,那肯定是在对头手中。
枪打不死,刀又被夺,如此强大的对头会是什么呢?
是那个老掉牙的矮女人?
大力水手般的赵天柱会被她追得落荒而逃?
丁剑打死都不信。
莫不成这旅店里真有其他什么可怕的东西?
别的旅店都人去馆空,为什么老太婆要单单留在店里,甚至还在招揽旅客?
明明空空如也,一个住客都不见有,老太婆又为什么偏偏说只剩一张床位,只允许一个人住店?
这旅店起那么一个古怪瘆人的店名,等于将一百颗头张挂在了店门口,用意何在?
老太婆又如此鬼鬼祟祟,遮遮掩掩,究竟是何方妖孽?
疑问一个接着一个,就像漂过悬在天井上空月亮旁的云团,遮蔽住了丁剑的心窦。
其余几人见船长苦苦思索,久久不语,就不便去打扰,都各自分散开,进一步查找起蛛丝马迹。此时,天正在蒙蒙亮起来。
望着渐渐发白的天井,丁剑的视线,最后落在了那花坛圆形的顶部,怎么越看越像一座隆起的绿色坟墓,一丝不安的感觉,掠过了心头。
难道这旅店暗地里修着密室或密道?如果真是那样,这地方可就杀机四伏,令人吊胆提心一点都不可掉以轻心了。
好在天已转亮,月移日出,太阳底下,任什么阴暗角落,都将无所遁形。
借着曙光初现,分散寻找的几位船员,终于发现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先是楼梯上端的扶手上,找到了几个清晰的弹孔,接着又在花坛的刺蔓里寻出了那把刀,刀上赫然带有血印。
这让丁剑的心头,犹如云开月出,渐渐变得敞亮起来。
他想,天柱身上没有任何的创伤,血肯定是对头的。从弹孔的位置和扔刀的地址看,楼上楼下都曾是他们打斗过的战场,而且很可能还绕着二楼抗衡了许久。
慢慢的,丁剑对已熟悉的的环境,大致理出了一个头绪。从落在地上的小人书,到一百号房门外的弹孔,他已基本能判断出天柱昨晚住的是一百号房;从带血的匕首,打光了子弹的空枪,到54号房内的情形,他分析,54号房在二楼对面中部,一定是天柱未能击毙敌人,被敌人追到了那里,经过一番的抗争,又逃到了楼下,绕着花坛继续和敌人周旋搏斗,最后用刀刺伤敌人后逃进死路才被害至疯。
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此番分析简直如同他昨晚亲历,和事实竟毫无出入。
天已大亮,这时,所有的景物都暴露无遗。但对几个陌生客人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寻找到主人精心设计的密室谈何容易。当年魔国鬼子兵兴师动众,挖地三尺,都无法找到并消灭藏匿在地道里的我抗战军民,何况五人赤手空拳,无械无器,要找密室无异于大海捞针。
结果,五人上上下下,反反复复,几乎把旅馆角角落落,尤其是中间的花坛,一步一步踏了个遍,也没能寻出个密室来。
怎么办,惦记担忧着天柱的病情,丁剑决定暂时先撤出旅店。他想,老太婆既然使了个“空城计”,我何不来他个“回马枪”,先退出此地,再寻机出其不意地杀将回来,对,就得这么办。
主意拿定,丁剑大声命令其余四人:“走,回去。老太婆想必已逃之夭夭,呆着也没用,不如回去另想办法。”
一语双关,既是命令自己人,也是有意要说给店主人听,好叫那老太婆别再躲躲藏藏,该出来了。
五人从原路撤出了旅店,回转码头。
此刻,天井上空的云团,已被冉冉升起的太阳驱离,阴影越缩越小,亮处越扩越大,一切都将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