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老爷的干儿子
发布作者:夜光清华
宁州有一个最穷的县,叫昌县。县里有一个最贫穷的村,叫昌宁村。村里,又有一户最穷的人家,这家主人叫牛二,四十余岁,尚未娶妻,父母双亡。
他穷到什么程度呢,草棚为居,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连乞丐都比他强。因此,他经常受村里的人欺辱。
其实,村里家家户户条件差别都不大,都一样的穷。也许是穷的憋气,也许是受人白眼和侮辱较多,也许是生活太苦,心里积攒了较多愤懑。为了发泄,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嘲笑和谩骂,没事就张望着一双眼睛寻找发泄的对象。
看哪家屋顶被风掀翻了,就说这家人缺德,老天爷先收顶后收人,指不定得断子绝孙;看哪家小孩饿死了,就骂那家人祖上没积德,祸延子孙;看到谁家打破的堆在门口的碗或者罐子,也要走过去狠狠踩踏两脚,仿佛踩在这家主人的脊梁上......
他们对此乐此不疲。因为他们发现,在欺辱别人的时候,自己特别有优越感,好像不把别人贬到沟底,踩在脚下,就凸显不出自己的尊贵来。
谁说只有富人才有优越感,穷人也一样有优越感。
富人对比穷人而有优越感,穷人对比更穷的人也一样有优越感!为了维持这点优越感,人们更加卖力地欺辱比自己还穷的人家。
牛二是村里最穷的人,所以他受到的欺辱最厉害!
村里的小孩都不把他当回事,经常朝他吐唾沫,左邻右舍更是随意地咒骂踢打,连阿猫阿狗都不时地吓唬吓唬他。
可这个人,有一个特点,他虽受人欺辱,但他乖乖地承受着,从不回应,也不反抗,也不会学着人家去贬低侮辱别人。他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可怜人。
县里来了一位新县长,上任之初,为了博得乡民们的支持和爱戴,他拿出一些家财,散给每村最穷的人家。这位新上任的县老爷还邀请这些穷人到家里,亲自设宴款待他们。
牛二毫无疑问地成为赴宴的穷人之一。
可他没有像样的衣物去赴宴,只好硬着头皮向左邻右舍借。家家都紧闭大门,只有村尾一户跟他同样穷酸的人家愿意帮他。
这家人是逃难来的外乡人,家里就一对老夫妻和一个宝贝儿子。老头姓赖,村里人都管他叫老赖,儿子叫小赖。
知晓牛二的难处,老赖就把压箱底的结婚时的衣服拿出来给他换上,牛二千恩万谢后,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县老爷家赶去。
由于徒步的距离比较远,待他到达县老爷家里的时候,宴会已经散了,剩饭剩菜已经倒给猫狗吃上了。
仆人进去通报的时候,县老爷正准备休息,应酬了一天的他厌烦地挥挥手,让仆人把猫狗吃剩的饭菜拿来打发牛二算了。
牛二在门口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来了一位小厮,领着他来到一处矮房。昏暗的屋子里,一张破旧的桌子上放着一盆鸡鸭牛羊混杂在一起的碎肉,还有半壶酒。
小厮说:“老爷正在接待贵客,不便过来,你请自便。”说完就出去了。
牛二小心翼翼地坐到桌旁,看着一盆的碎肉,兴奋激动得浑身打颤。他活了四十多岁,从没吃过这么多的好东西,四十年吃进肚里的油水也没这盆里的一半残油多,那肉香味早就惹得他口水淋漓了。
还有酒,他拧开瓶盖,鼻子凑到瓶口使劲儿嗅了嗅,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他觉得自己这半生没白活了。有酒有肉,知足了,村里哪个孙子有他这么大的福气?!
于是牛二放开手脚大吃大喝起来,硬把那一盆肉全吃到了肚子里,最后看着盆里还有点油汁,他端起盆来,仰着头,让那油汁一滴一滴地滴到他张开的嘴里。壶里的酒也喝了精光。
他砸吧砸吧着嘴巴,摸了摸鼓鼓的肚皮,惬意地伸了个懒腰。
不久,先前那小厮进来对牛二说:“老爷公务在身,没法相陪,为表歉意,老爷命我取五两银子与你,你自便离去吧。”
牛二诚惶诚恐地接过银子,点头哈腰地拜别了那小厮。
出了县老爷的家门,牛二依旧有种身在梦里头的不真实感。
找到一家裁缝店,牛二量身做了一身体面的衣服。穿着新衣的他经过一家名叫春杏楼的茶馆,见两三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在门口搔首弄姿,招揽客人。他心头一动,学着那些进去喝茶的男人们,迈着八字步仰首甩袖地走了过去。
牛二在春杏楼里喝饱了茶后,心满意足地从春杏楼里出来,又到轿铺租了一乘轿子,雇了四人,抬着他颠颠晃晃地回到村里。
快到村头时,他嘱咐大汗淋漓的轿夫抬着轿子先在村里绕一圈,完了再颠到家里去。
村里人哪见过这样的派头,那轿子可不是一般人坐的,里面坐着的一定是个大人物!
大家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跟随着轿子来到牛二家。当衣着光鲜的牛二从轿子里出来时,所有人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不愿相信亲眼所见,然而他们的目光里已经不自禁地流露出羡慕和嫉妒的情绪来,纷纷摇着头说:“这不是牛二,牛二死了!”
过去的牛二确实死了,新的牛二出现了。
牛二把众人让进他那破败不堪的院子里,绘声绘色地讲着县老爷如何礼待他,不仅好酒好肉地殷勤招待他,还用自己的轿子将他送回来,讲到忘乎所以竟然说县老爷想认他做干儿子!
他无比享受着村里人投来的羡慕嫉妒的目光,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比村里每个人都高贵!
可不是吗?得县老爷礼遇的人能不高贵吗?人家是大官,哪是这些穷乡僻壤的人能高攀得起的?
牛二用县老爷赏赐的银子盖了两层小楼,剩余的钱置办了一些田产,娶了村里最俊的姑娘做媳妇。他从此走路不再畏畏缩缩了。
他觉得过去的自己窝窝囊囊的,活得连狗都不如,如今扬眉吐气了,就要活得像个人。于是他总是抬头挺胸,眼睛看着天。
牛二成了村里的名人,说不定将来就是县老爷的干儿子,村里人自然不敢怠慢他,巴结都来不及,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欺辱他了,见了面都主动跟他打招呼,笑脸相迎。
牛二他呢也会停下来与村民们寒暄两句,想象着县老爷的表情语气装腔作势一番。
牛二的日子渐渐好过起来,成了村里的首富,他的头抬得更高了。没事背着个手在村里踱来踱去,谁家远远看到,都会热情地迎进家里,好茶好菜地一番殷勤招待。
一日,他踱到村尾曾经借衣服给他的老赖家门口,在门口来回踱了两圈,直到老赖出来看见了他,他才假装刚好路过。
老赖热情招呼着牛二进屋,正值午饭时间,老赖愁了,吃什么呢?
牛二可是县老爷的干儿子,千万怠慢不得。老赖狠了狠心,当了老婆祖传的首饰,到街上买了半斤瘦肉,半斤肥肉,半斤酒。
做菜的时候,老赖又为难了。一年吃不到两次肉,如果这些肉一顿炒了,就没了,可如果伴着蔬菜一起炒,还能剩一半,给苦读书的儿子养养身体。
老赖犹豫了一阵,将肉切下一半收起来。又到菜园里摘了些蔬菜,混着剩下的肉炖了一锅,席间大家欢欢笑笑的吃得很高兴。
牛二回到家里,跟作客的村里人一脸鄙夷地说:“老赖家那顿饭,吃得我心情不舒坦,那是给人吃的还是给猪吃的?你们说这半斤不到的肉跟一大锅蔬菜炖算荤菜呢还是素菜?你们看,我家猫和狗才吃这样的食物,他竟拿这样的菜来招待我......”
村里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踩低别人的机会,每每当着这家人的面,他们就充满优越感地嘲笑着他老赖家的饭菜是阿猫阿狗都不食的,渐渐地觉得不过瘾,就直接称这家人为猪了,因为跟猪相比,人始终是高贵的嘛!
三年之后,小赖参加童试,得了第一名,可小赖没有盘缠进京参加乡试。老赖就硬着头皮到牛二家借几两银子。牛二张口闭口收成不好,塞了几十文钱给老赖,就把他打发走了。
县老爷是因家里出了钱才当的县老爷,他本胸无点墨,言行粗鄙,唯一可取的地方就是,他是个爱才慕贤之人。
他听同僚提起过小赖文笔不俗,文章如行云流水,字字珠玉,很想见他。但如果屈尊降贵到小赖家里,他怕旁人会笑话。所以他让下人给小赖送去请帖,表达结交招揽之意。
县老爷邀请小赖的消息不胫而走,老赖一家一夜之间就从猪变成了村里的高等人,小赖也在村里私塾当起了教书先生。
县老爷分外喜欢小赖,想认他当干儿子。
一日,县老爷乔装来到昌宁村老赖家。村里人一看到县老爷的轿子,就都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跟着轿子来到老赖家门外。
老赖诚惶诚恐地引着县老爷到屋里,席间粗茶淡饭,相谈甚欢。
牛二也听说县老爷来了,就赶忙跑到老赖家,可老赖家门从里扣着,村民们都站在门外踮着脚尖往里瞧个究竟。牛二就在门外大声喊起来:“干爹?干爹?”
兴致被扰,县老爷不悦地走出门外,喝道:“何人在此乱喊乱叫?”
牛二大步冲到县老爷跟前,扑通跪下,磕头道:“爹,儿子可想您了!”
县老爷脸色阴沉地看着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儿子:“你是何人?”
牛二抬起头说:“小人叫牛二,六年前,承蒙干爹您恩惠,赐我银两让我成家置业。这几年,家境愈渐殷实,衣食无忧生活富足。在小人心里,您就是小人再生父母!小人感恩戴德,日日想着报答爹的恩情呢!”
县老爷一看此人跟他年岁相仿,心里冷笑不止,说道:“汝食猫狗之食,吾不忍之,赏汝碎银,助汝脱困,吾岂能挟汝以报之!”
后来,县老爷解决了小赖入京考试的盘缠,小赖不负众望,中了举人。
牛二不敢出门了,整天呆在家里,惶惶不可终日。
一天,他实在闷得慌,就让儿子出去看看门外有没有人,儿子回来说没有看到人。牛二心里一喜,就又抬头挺胸,踱着方步走出门外。
突然,他家墙垣旁边的路上走出来一人,牛二顿时惊惶无状,腿一曲,背一弓,脖子一缩,像极了一只夹着尾巴的瘦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