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削王为侯(下)
书名:秦匈大决战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104字 发布时间:2021-10-30

匈奴是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处”的游牧生活。匈奴的最高统治者称单于,下设左、右贤王分治。

  秦一统天下之际,匈奴冒顿单于杀死其父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后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统一了匈奴各部,逐渐强盛起来。

  “楚沛之乱”时,由于大秦帝国无暇北顾,冒顿单于兵强马壮,占领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等郡县,直接威胁秦帝国在北方的统治。势力最盛时,东到今大兴安岭、辽河,西抵天山、祁连山,北达贝加尔湖,南接河北、山西北部,拥有骑兵三四十万。

  匈奴单于竭力推行对外扩张的政策,长期与大秦帝国抗衡,是大秦帝国主要的威胁之一,也是扫清西楚叛乱后,大秦帝国最大的威胁。

  “岂有此理!”嬴政听后,勃然大怒。回想起匈奴连年来的入侵,每年被匈奴杀害和掠去的人口在万数以上,掠去的牲畜和财产更是无法计数,对作为赵、代两地戍边军统帅的陈豨深感失望,对韩信变本加厉的对抗行为怒不可遏。

  这让他不得不联想起不久前代国相国周昌向他提起的一件事:陈豨有一次巡视边疆经过代国,随行的宾客竟然用了一千多辆车子,把代国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所有的官舍全部都住满了。

  周昌向来直言不讳,受朝中大臣的敬畏,面见嬴政时,他把陈豨宾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几年、恐怕会有变故的疑虑全盘说出。

  起初,嬴政并不以为然,这才命人暗中追查陈豨的宾客情况。一查吓了一跳。陈豨对待宾客,不仅予以丰厚的田舍,还有求必应,仗义豪情,因此赵、代两地的能人异士纷纷投入他的门下。

  历史上,尽管有孟尝君、信陵君等因养士众多而闻名于世的人,但宾客所行之事向来不光彩,为主人做一些鸡鸣狗盗的事格外平常,参与到权力暗战之中也屡见不鲜。这太平世道,养如此众多的宾客,恐怕没那么简单。而且,进一步追查还发现陈豨与匈奴私通往来,多次派宾客接触匈奴单于。

  “陈豨到底想干啥?”嬴政颇为光火,传旨责备陈豨,令他即刻返回咸阳觐见。

  灾难终究还是降临到自己的头上。陈豨惶遽不安,哪还有胆回咸阳。他或许想起了韩信对他说的话,在回咸阳的路上杀了黄衣使者,带着亲信和宾客一路向北外逃,投靠了匈奴。

  堂堂大秦守边大将前来投靠,匈奴单于大喜过望。趁着此等天赐良机,冒顿单于二话不说,任命陈豨为将军,挥师南下进入雁门关。有了陈豨的向导,匈奴进军非常顺利,一举夺取了大秦对西北作战的前沿据点——太原郡郡治晋阳(今山西太原)。

  两个月后,即大秦二十五年九月。

  嬴政调集关中三十万大军,准备全力反击匈奴,同时镇压陈豨叛乱。他假意请韩信出任统帅,韩信果然称病推辞,这让嬴政对栾说的告密确信不疑。嬴政便以太子扶苏为统帅,周勃、柴武为左、右将军,挥师北上,出征匈奴。

  陈豨投靠匈奴,起兵造反之事坐实,韩信谋反之心不可不绝。在关中大军出动后不久,嬴政找来了张良,忧心忡忡地对他道:“北疆蛮夷咄咄逼人,全拜奸臣贼子陈豨所赐,如今关中大军皆出战,万一都城有人趁机生事,该如何是好啊?”

  “陛下是不是担忧韩信会谋反?”张良直言不讳。

  “朕正有此忧心。”嬴政点头道。让太子扶苏为统帅离开咸阳,正是出于此考虑,以免朝中一旦生变,自己和太子扶苏都身陷险境。

  “一想到陈豨投靠匈奴,栾说告密之事,朕就不能安稳地睡上一觉啊!”嬴政长吁一声,直盯着张良,希望能得到他的理解。

  “既然如此,陛下何不下令将韩信抓拿治罪?”张良提议道。

  “韩信旧部众多,陈豨就是其中之一。这几年来,一直对朕耿耿于怀,即便没有打算谋反,也与他们多有私通勾结。果真下令抓拿他,恐怕会有人通风报信。一旦让他逃跑了,帝国的祸患将无穷尽啊!”嬴政顿了顿,向张良道出了自己的苦衷,“这可比陈豨投靠匈奴的祸患大得多啊!”

  “是啊!后果不堪设想。”张良不敢想象韩信叛逃的后果。自己当年带来的祸患,如今只能自己摆平,他自告奋勇地道,“如果陛下信得过下臣的话,就让下臣前去请他,让他入宫束手就擒。”

  “丞相可有把握?”嬴政满脸的愁容终于消融了一些,这正是他见张良的目的。

  “这些年,韩信虽然居功自傲,但多少还念当年的知遇之恩。如果过段时间,下臣亲自前去,就说扶苏大军首战告捷,陈豨已死,匈奴闻风撤退,群臣皆入朝祝贺,请他也来,我想应该没有问题。”张良对自己多少有些信心。

  过了些许时日,嬴政命亲信在乾坤殿内设下刀斧手埋伏,又依张良计,让他前往淮阴侯府求见韩信。韩信果然中计,跟着张良到了乾坤殿。

  韩信一跨入殿内,就被埋伏在两侧的武士抛出的藤网牢牢地困住。张良立即命人将殿门紧闭,自己退了出来。

  武士们可管不了眼前的人是谁,蜂拥而上就是一通血飞肉溅。尽管韩信拼死挣脱,不一会儿就惨死在刀斧之下,血肉模糊,连一句申诉的话都来不及出口。一代战神就这样悲惨的消逝,多少让人唏嘘。

  等殿内没了动静,张良略一迟疑,方才推开殿门,走到韩信跟前。皇帝要杀的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不能伤脸。张良辨认是韩信后,毕恭毕敬来到殿后,请一直躲在殿后的嬴政出来。

  见到惨死在大殿之中的韩信,嬴政终于松了一口气。随后,嬴政下令腰斩韩信的父、母、妻三族族人。

  同年,嬴政下旨改长安县为长安城,入驻未央宫。长安城取代咸阳城,成为帝国的京都。就这样,咸阳宫带着韩信的死,一起结束了他们的历史使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秦匈大决战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