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到,三年前的那个冬夜里寒风中,他是怎样在后山上的兰园中遇见那个奇女子,他只当她是战乱中无家可归的女孩而收留了她。
又说到那一天,叛军围城,把整座灵阳城围得水泄不通,整整一月,粮草断绝,全城军民陷入无尽的绝望当中,而外援却杳无音讯。
那天,她问他:哥,灵阳城破那天,我俩从此远走塞外,再也不要打仗了好不好?
他勃然大怒,喝斥道:自古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大丈夫为国捐躯虽死无憾,女流之辈怎敢轻言城破!
她没有分辨,只是默默退了出去。
他和她,虽名为主仆,却早已把对方看作至亲至爱之人,那天,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对她这么凶。
后来,她听说他向太守请命,即日只身突围前往都城宁安求援。
她问他:真的……一定要去吗?
他毅然点了点头:总比大家一起饿死在这死城里好吧。
她忧心忡忡地对他说:哥,我听说当今皇帝一味宠幸华妃不理朝政,他若不肯见你怎么办?
他沉吟良久,硬硬地抛下一句:那哥就只能一头撞死在皇城门前以报国恩,只是...等不到送你出嫁的那一天了。
说完,他苦笑,她沉默了片刻,取出一个木盒交到他手上:
“听闻皇帝宠妃华妃喜好各地珍果美酒,这瓶美酒是我家祖传佳酿,名唤巧花泪,你把它献给皇上,必能求得援兵救我全城军民百姓。”
就这样,她用家里最后的粮食让他吃了顿饱饭,俩人就此在这兰园里诀别。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一幕。
再于是,在献上巧花美酒求得皇帝御驾亲征之后,他为了尽早向家里的妹子报平安,又一次星夜兼程赶回家乡。
锦麟继续说着。
说到他送信回来的那天,一个守城士兵欢天喜地地跑来告诉他,城里有粮食了!今晚大伙儿都能饱餐一顿了!
说到那天晚上,灵阳城里难得的家家户户生火做饭,香气扑鼻。
也是那天晚上,全城的女人都不见了,包括每个人的妻子、姐妹、女儿,甚至太守的妻妾。
还是那天晚上,当他疯了似地跑回家去,府里、后山的林子里,已是空无一人。
就是那天晚上,全城将士吃饱了肚子,第二天一大早开城迎敌,大破叛军……
“噢,我的陛下!您想过没有,为何您的车队在进城路上不见一个妇孺呢?”
“那晚,您在御书房暖阁里品这杯中的巧花泪时,您又可曾知道,边城前线流血漂橹白骨成山,灵阳已是死城一座了?”
“叛军每日强攻不下二十余次,断粮半月有余,这天寒地冻连老鼠都寻不见的死城里,陛下,您觉得,将士们是吃什么填饱肚子替您打赢这最后一役的呢?”
……
锦麟这一番骇人听闻的述说,听得席间包括皇帝在内的每个人魂飞魄散,华妃的纤纤玉手正捂着心口止不住地干呕。
不知什么时候,一柄闪着寒光的短剑出现在了锦麟手上。
“快!护驾!”
猛然间,园子里掀起阴风阵阵,原本粉白的花瓣竟化作血红色纷纷飘落,落满一地,落到皇帝的三足金杯中,落到贵妃的金玉锦衣上。
凄云惨雾之中,只听得锦麟惨然念叨着。
“运河千里琼花路,流尽血泪万古愁……”
待得阴风散去,只见园子里到处是一片枯枝败叶萧条景象,哪里还有什么巧兰奇花。
锦麟拔剑并非欲行刺,他动不动手并不重要,自有天意代行其职。
他自刎在一棵树下,或许,他和巧兰当初就是相遇在这棵树下,谁知道呢。
……
鸿阳帝龙体受惊,震怒之下下令焚毁整座城池。
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听人说,那漫山遍野火光中隐约可见一个妙龄少女舞动身姿,久久不歇,甚为可怖。
乡野传闻此乃不祥之兆,亡国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