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醉饮乡愁
书名:戴着脚铐在情场上跳舞 作者:车王辛巴达 本章字数:2144字 发布时间:2021-10-29

我和王结婚以来,我的缺点和错误虽说是一装一箩筐,但我有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我对王可谓云水胸怀。


俗话说小两口吵架不过夜,可我对王呢?


无论我俩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吵完后,绝对过不了十分钟,我都会主动地、满脸笑容地、好言好语地上前和王和解,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欢。


我还有个好处,那就是每当矛盾发生后,我便会立即自我反省,看是不是我的错,若是我的错,我便诚恳地向王认错,一旦是王的错,我也毫不计较她。


但是,每次发生矛盾,十有八次都怪我,真的。



请让我用逻辑思维将王的主要特点概述一下吧:一是她的心理比较纯粹,具有道家老庄学派的洒脱、逍遥。


我和她共同生活三十多年了,我几乎没听她主动地说起过张家长、李家短,这个人如何如何,那个人怎样怎样。


纵然有人在她面前搬弄是非,她也不轻易表态。


她一见那些无事生非的人,便能躲就躲。


她可以说是基本上做到了干干净净做人。


无私无畏。


王有事不怕事 ,因为她讲理。


二是她信奉孔子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她的心态比较平和,并处于一种淡泊、甘于寂寞的恒定状态。


她的情绪之所以不会出现大喜大悲、潮起潮落,就是因为她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她知足常乐。她不攀比,不嫉妒。


她的心里总是充满阳光,既温暖自己,又温暖他人。


因为她心里的那种与世无争的淡定,她几乎不会给人带来悲观失望的消极影响。


三是她的思维比较理性,她看问题从哲学的辩证观点出发,不偏激,同时看到事物的正负两个方面。


她说话、做事颇具分寸感。


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很有毅力和自制力。


譬如,她说要锻炼身体,于是便风雨无阻,几十年如一日。她说要节制饮食,于是在饮食上便很有规律,决不挑肥拣瘦,暴饮暴食。


哟,我是不是有些情人眼里出西施了?


倘若如此,就权当我是一家之言吧。


我和王结婚三十多年了。


近十年来,王从未主动地对我说过她爱我,倒是我经常问她:“还爱我吗?还爱我吗?”


她望着我,微微地笑着,笑不露齿。


我一个劲地追问她:“还爱我吗,还爱我吗?”


她被我追问的不耐烦了,便一口气大声地喊道:爱爱爱,爱爱爱!


我乐得哈哈大笑。


我俩结婚后,曾断断续续地有过长达五年的夫妻两地分居的生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宋·李之仪)。


千里迢迢,关山阻隔,别离之苦,相思之痛,泪眼汪汪,望穿秋水,“家书抵万金”,我和我爱人“泪泉和墨写《离骚》”,你一封,我两封,你三封,我四封……鸿雁传书,传递着彼此的深恋和浓浓的思念!


后来我终于和我爱人在省城“胜利会师”,彻底结束了我们夫妻两地生活的苦难日子。


一次,我在春节前清理打扫家时,发现在我爱人的一个文件包里有厚厚的一大摞信,我拿出来一一翻看,都是我和我爱人自相识后,在夫妻两地分居时我写给我爱人的信,我爱人将我写给她的信一封一封地都细心地珍藏了起来,啊!什么是爱?什么是情?这就是爱,这就是情!


我亲切地抚摸着那一大摞信,心里被感动的热泪滚滚!


我爱人回来了,她看见后,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望着我,久久地望着我,眼里饱含着泪水。


我也从书柜里拿出一个包,从包里拿出我珍藏的我爱人写给我的那一大摞信,我对我爱人说,你写给我的所有的信,我一封也没少,全都珍藏了起来。


这真是心灵的相互默契啊!


我爱人仍一句话也没说,仍久久地望着我,眼里的泪水滚落了下来。


我猛地扑过去,一把将我爱人紧紧地搂在了我的怀里,吻,深深的吻!


信的产生早于文字,信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就出现了,最早的信是口信,以言相传。


唐代诗人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他和朋友都骑着马,在远方相逢,他托朋友归去后,给他家人报个平安。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建立了非常完善的邮驿制度。


驿站,即书信传递的中转站,一站接一站地传递着书信。


秦王朝又制定了严厉、精确的《行书律》,更加保证了书信能够及时、迅速,准确无误的传递。


隋、唐时代,驿站遍布全国。


书信,在古代“书”为家书;“信”是指使者,即送信的邮差。


书信是古代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也是在外游子与亲人沟通的重要工具。


唐代杜甫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极言家书的珍贵。


宋代诗人刘克庄在《和仲弟二绝》中写道:“忽得远书看百遍,眼昏自起剔残灯”,描写接到远方的书信百看不厌,将灯油熬尽了还不肯放下的情景,可见人们对书信的渴盼,珍惜。


手写书信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一种浓浓的相思情怀,是一种彼此情感的精神寄托。


如今是高科技的信息化时代,电话,手机,计算机网络使传统的手写书信遭遇了巨大的、猛烈的冲击,各种现代多媒体信息传输媒介几乎彻底瓦解并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际、交流的形式。


若手写书信没落,将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丧失。


传统的书信若成为静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淹没,将是历史文化的一种悲哀!


如今,手写书信已极其稀少,甚为罕见。


在手写书信的字里行间,蕴藏着最真挚、最深厚、最浓烈、最美好的情感!


笔纸千年,陈香依旧。


笔纸千年会说话。


穿越历史的时空,每每捧读那些在沧桑的岁月里所记载着的甜酸苦辣的生活,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所坦露的深刻而复杂的心理轨迹的书信,都能够强烈地唤起我们深埋在心底的那份浓浓的乡愁!


醉饮乡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