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削王为侯(中)
书名:秦匈大决战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539字 发布时间:2021-10-29

咸阳养生殿。

  回到咸阳,嬴政令陈平彻查韩信谋反之事。可是,几个月过去了,除了韩信自己承认收留朝廷重犯钟离眛之外,完全没有任何谋反的证据,甚至连匿名告发的那人也没有找到。

  “私通逆贼,这不是谋反,是什么?”嬴政无法认同韩信并无谋反意图的结论。

  “陛下,韩信收留钟离眛确实不对,但也只是念在个人情谊,一时犯糊涂好心搭救他而已,并没有对抗朝廷的本意,更谈不上意图谋反。”陈平如实陈述道,“臣在楚地调查时,既没有听到韩信图谋不轨的传闻,更没有发现他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迹象。”

  “说韩信意图谋反,实在是冤枉了。”陈平补充道,“纵使他有多么过人的谋略,也不可能就凭那几千亲兵,图谋反之事。”

  陈平紧接着分析了证据不足之下,以谋反罪治韩信的弊患,“平定楚贼项羽,韩信功劳最大,陛下因此才封他为楚王。如果就因为他收留钟离眛的小错误,以谋反之罪治他死,恐怕其他的功臣会人人自危,难免不会为了自保而做出谋反的事。如今天下人都关注陛下到底会如何处理韩信。如果冒然治他死罪,天下人会觉得韩信仗义,罪不至死,是因为功高震主而死,而让陛下的圣明受损。”

  “尉缭、王翦、蒙恬……难道他们哪个的功劳小吗?朕怎么待他们的,天下人有目共睹。”嬴政有些激动。

  除了参与篡权的李斯之外,王翦、王贲、王离、章邯、蒙武、蒙恬、蒙毅、李信、姚贾、尉缭、郑国、冯劫、王绾这些开创大秦帝国的功臣,始皇帝没有杀害任何一人,甚至对李斯,他也想过不治他死罪。

  “就算死罪可免,活罪也难逃。”嬴政沉默了良久道,“容朕再想想吧!”

  当晚,嬴政找来了张良,征求他的意见,“韩信不顾朝廷的律法,窝藏逆贼钟离眛,丞相认为该如何处理他?”

  “请问陛下,是否查实韩信有谋反的意图?”张良没有直接回答嬴政的问题。

  “这倒没有,但窝藏朝廷重犯,绝非忠臣所为。”嬴政的情绪比之前平复了不少。

  张良的回答跟陈平大同小异,也是建议嬴政不要治韩信死罪。

  “你也觉得不应该杀他。”嬴政确认似的问道。

  “是的,但死罪可免,活罪不可免。”张良建议道,“陛下可免去韩信的王位,把他留在咸阳。”

  张良的建议非常好,一来免去韩信的王位,算是对他收留逆贼钟离昧的责罚,可以警醒其他功臣不得乱来;二来把韩信留在咸阳,可以加强对他的控制,防止他真的起来造反闹事。

  嬴政思忖整夜,打消了杀韩信的念头,原因倒不是因为担心其他功臣会怎么样,而是他也不相信韩信会谋反。

  第二天早朝,嬴政宣布废黜楚王韩信,贬为淮阴侯。这大大出乎张良、陈平的意料,他们都以为始皇帝不会轻易放过韩信。

  嬴政又将楚地一分为二,南边的三个郡为荆国,封赵贾为荆王;北边的三个郡仍为楚国,封赵交为楚王。

  赵贾、赵交是始皇帝的孙子,公子高的儿子。在胡亥迫害兄弟姐妹时,公子高主动献出了家产,喝毒酒自尽,才保全了家人,留下了赵贾、赵交两兄弟。

  诸侯国的设立,在中央朝廷与地方豪强之间设立了一个缓冲带。一方面缓和六国遗民的复国思想,保障地方的相对独立性,起到“抚”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个拥有相对完整军事体系的诸侯国,是镇压地方反叛的有利武器,这又起到了“镇”的作用。

  中央通过诸侯国对百姓进行间接控制,从而精简军队数量,减少了朝廷开支。不仅如此,诸侯国还承担了大部分边疆防卫任务。当外族进犯边境的时候,诸侯国成为抵御外来侵略的第一道防线,做到了“屏藩中央”。

  诸侯国的设立为大秦帝国的稳定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帝国经济、军事、文化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基本实现了嬴政最初所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分封制的弊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朝廷与地方诸侯的矛盾逐渐显露,韩信被疑谋反一事正是分封制的必然结果。

  韩信被贬激化了这一矛盾。他本来就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和绛侯周勃、颖阳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是羞耻的事。被贬后的韩信因此常常牢骚满腹,称病不朝,甚至诋毁朝廷的政令。

  一次,韩信去拜访周勃,周勃非常激动,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荣耀。”

  韩信出门后,怅然叹道:“我这辈子居然同周勃等同列!”心中不免伤感和不满。

  韩信的遭遇让其他诸侯王如惊弓之鸟。英布、彭越等人因为害怕而不敢随便前往咸阳,即便向始皇帝述职,也是避重就轻,面上一套,私下一套。如此反过来又加深了朝廷和诸侯的矛盾。

  嬴政当然明白以功臣自居的各诸侯王,尤其是韩信心中不服,但由于他们并没有采取实际的破坏行动,更多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抱怨,对他们的软对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韩信事件的发生,让嬴政意识到限制各诸侯王的势力,确保中央法令在各诸侯国同样得到执行非常有必要。

  他发布诏令宣布各诸侯国的相国由中央朝廷直接委任,并立即选派了朝中的亲信大臣赴各诸侯国上任,改变了周朝诸侯国完全独立的做法。这些相国名为辅助诸侯王理政,实则是监视诸侯王的一举一动。

  在削弱诸侯王行政权力的时候,嬴政并没有限制他们的军事权力,允许诸侯国继续保留自己的军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诸侯王继续替中央朝廷加强诸侯国所在偏远地区的管控,以免六国残余再有机会起乱。

  通过权力的分割,朝廷有效掌控了诸侯国内部的事务,却不影响其在军事等方面的相对独立,即保持了诸侯国积极的一面,又抑制了其消极的一面,基本达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均势,使朝廷与诸侯之间相对平稳下来。

  但这一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两年后,又有告密者告发了韩信。这一次,告密者留下了姓名,叫栾说。

  栾说是淮阴侯韩信的舍人。他告密说:阳夏侯陈豨被封为巨鹿郡郡守时,作为韩信最得力的老部将,前来向韩信辞行。韩信支开左右,与陈豨在庭院里散步,悄悄对他道:“你所管辖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对抗北边匈奴的地方。匈奴是大秦帝国当前最主要的威胁,所以说你是陛下最亲信宠爱的臣子。”

  又半自叹半告诫地道:“你现在是陛下最亲信宠爱的臣子,朝中武将无不窥视你的位置,一定会有人诬陷你。陛下如今不同往昔,对臣下信任不足,如果只有一个人说你谋反,陛下可能不会相信,但是如果有更多的人告你谋反,陛下一定会对你起疑心,那你的灾难就将临头。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你一定要汲取本王的教训,绝不能真正击溃匈奴,只有那些贼寇在,陛下才会继续器重你,这就是养寇自重的道理。如果陛下真的怀疑你了,那你也千万不要回来,只有躲得远远的,才有生存的机会。”

  最后向陈豨承诺道:“如果将来真有一天你被逼无奈谋反了,我一定会在京城助你一臂之力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秦匈大决战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