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警探
书名:忉利 作者:末有逻辑 本章字数:2708字 发布时间:2020-10-07


闫弗原来是个大雁爸爸。

顾名思义,就是把孩子送到外国念书,老婆去陪读,自己在国内玩命地为妻儿赚学费、生活费。

为了老婆孩子的供给,闫弗在国内什么活都干过。做过小生意,开过滴滴,开过小饭馆,后来又去一家移民中介做移民顾问。

白天,他在办公室上班,下了班,或者打着出去见客户的借口,接私人侦探的活。

所谓的私人侦探,也就是一些替原配跟踪老公,拍拍出轨证据什么的。他还接过追星女孩查偶像明星家庭住址的活。总之,只要给钱,问题不大的活都接。

你问我他接过的最有名的案子,大概是帮小明星跟踪老公出轨吧,好像,还是跟之前接的一回事......

好在闫弗的“职业操守”还不错,所以,这么多年一脚深一脚浅的岸边行走,也没出过什么大事。

后来,他儿子大学毕业,决定留在新西兰生活,也找到了工作。没有了学费的压力,闫弗松了口气,辞了国内的工作,来到新西兰和家人团聚。

一开始,他和老婆一起用积蓄开了一间水果店,收入刚好能应付生活费。日子过得不温不火,温水煮青蛙。

闫弗的前半生急促又挣扎,突然享受起轻松惬意的慢生活,却不适应了起来。

某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新西兰的警察系统征集警员的宣传片,心里热了起来。 他把已经上了轨道的水果店交给老婆打理,一门心思地研究起考试内容起来。

51 岁那年,他通过了体能考试和笔试,考上了新西兰的警察学校。高龄,又是华裔,当时这事还上了报纸。

闫弗在惠灵顿的警察学校毕业之后,被派驻在南岛的基督城,妻子和儿子留在北岛的惠灵顿生活。虽然分隔两地,但是因为之前的生活模式,大家好像都没什么感觉。

南北岛之间的廉价航空机票只有几十块纽币,每隔两三个星期,闫弗就飞去惠灵顿和家人团聚。

在新西兰当警察的日子,风平浪静,也就是无聊至极。每天的最大刑事案子无外乎,流浪汉从超市抢了个面包,不良青少年砸了路边车玻璃,偷了里面半包烟,诸如此类。

这天中午,午休时间还没过,闫弗还在吃午饭,就被上司叫到办公室。

“Wanaka 镇一家西餐厅的老板死了。”局长开门见山的告诉他。

“死者是华人,现在死因还不能确定。他的亲属朋友等社会关系多是华人,涉及到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关系,”他摊了摊双手,看着他的眼睛道:“Wanaka 警局的同僚们,希望你这个华人警察去帮帮忙。

还没等到闫弗回答。

局长马上又说:“不管愿不愿意去,我都尊重你的决定。”他很担心闫弗多想,因为在这个国度,一旦涉及到种族问题,就很容易惹上麻烦。

“但是,如果决定去,我们这边和当地警局都会支付给你相应的加班费用。”他有点小心翼翼的补充。

闫弗马上同意了。他怎么能不同意,猛虎归林,他甚至心底涌起了一丝丝亢奋。

饭都没吃完,闫弗马上回家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驱车前往 Wanaka。

快马加鞭两个多小时后,到达现场时已经是下午,此时黎清和什方已经录完笔录回去了。

现场被保护得很好。

尸体已经被运到了医院,当地警察给了闫弗一叠资料,闫弗看了看关键的部分。看到法医给尸体拍的照片,而且着重拍了几张脸部的照片,嘴唇微微发紫,初步判断,是心脏病发,意外死亡。

闫弗开始环视观察起现场来。

西餐厅不大,陈设很简约。大片落地窗搭配米白色窗帘,屋子里采光很充足。大概摆了四五张桌子,桌子和吧台都是原木制成,搭配白色桌布,看得出来,虽然风格简约,但是造价并不便宜。

吧台正对着门口,吧台上还有电脑、POS 机、账单、鲜花等一些杂物。收银的抽屉紧闭,没有被撬的痕迹,警察们通过技术手段打开,里面还有现金。至于数量有没有出入,无人知晓,也无从得知了,因为唯一知道具体数额的主人已经去世了。

吧台的后面就是半开放式的厨房,闫弗走了进去,发现打扫得很干净。检查了一下刀具,发现并没有少。但是警察带走了一部分刀具,需要检验上面有否有人类血迹的反应。

不管是前厅还是后厨,整个餐厅里都没有打斗的痕迹。

死者被发现时,死亡的位置是在吧台前的电脑前,他趴在键盘上,电脑还没有关机,好像睡着一般,猜测是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病。 这个现场,非常的正常,对,是正常。

所有的东西都在它们该有的位置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凌乱,就连电脑旁边,死者的水杯也没有倒。

这种“正常”,极其的反常。

一个人突发疾病猝死,尤其是心脏方面的疾病,如果他是在睡梦中死去,那么,他没有挣扎的痕迹合情合理。

但是,这个人如果是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他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呼救、挣扎。

哪怕转瞬即逝,现场也应该显现出一丝丝的痕迹。比如会把椅子拉倒,会想打电话呼救,会呈现一种往门口方向奔跑的姿势倒下。

但是这个现场,连死者手边的水杯都还是直挺挺的立在那里,仿佛一个不会说话的目击者,暗暗地注视着众人。

闫弗想到这里,皱了皱眉头,又翻开了死者的资料。

死者名叫吴卓昇,57 岁,中国裔男人,两年前通过投资移民入籍新西兰,半年前来到 Wanaka 镇上开了这间餐厅,看起来是个富有的中年男人来新西兰享受退休生活。

然而,家庭状况的资料引起了闫弗的注意。上面没有妻子,没有孩子,甚至伴侣都没有,只填写了一个弟弟,中文名字叫做吴卓杰。

闫弗又翻到了下一页,报案人信息。

报案人也是现场第一目击证人,是这间餐厅的白人服务生,叫 Ben, 25 岁,从餐厅开业起,就一直在这里工作。据他讲述,当天晚上 9 点多,他因为白天有东西落在了餐厅,回来取时,发现了老板的异状,马上报了警,报警电话的时间是晚上 9:37。

闫弗抿了抿嘴唇,决定先去医院查看一下遗体,再去警局查一查相关的详细资料。 医院停尸房,法医也在场。

法医告诉闫弗:“我们到达现场时是晚上 10:25。尸体全身没有外伤,面部,四肢处都有青紫色斑块,目测时死于突发心肌梗塞。”

闫弗听了他的话,自己看了看眼前的尸体,他的面容看上去很平和,似乎死之前并没有经历什么痛苦。

“我们到达现场时,尸体已经全身僵硬了,瞳孔微微混浊。”法医继续说。 “现在你看,瞳孔已经有显著的浑浊了。”

“但是,你知道,凡事总有意外,”法医已经摘下了他的手套:“具体死亡原因和死亡时间还需要进一步解剖才能确定。”

然而,是否需要做解剖来最终确定死亡原因,是需要死者家属的授权的。

法医唯一能做的,是给尸体拍一个全面的 CT,通过片子,进一步观察一下尸体的内部情况。

闫弗点了点头,嘱咐法医不管有了任何发现,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他,留下了电话号码,他匆匆赶往警局。

到了警局,闫弗开始研究起死者的背景资料。他真的是单身一人,仅有的亲人只是一个弟弟吗?那么这个弟弟现在在哪呢?

他问过协同他一起处理这起案件的本地警察 Jack ,得到的答案是,吴卓昇的弟弟吴卓杰也在新西兰生活。

不过,他在奥克兰生活。今天上午,他们已经打过电话通知他来处理后事。吴卓杰表示,会第一时间赶过来。

他又研究起其他的资料,什方的名字自然也进入他的视野。什方两个月前到这家餐厅工作,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

隐隐的,他总是对现场的那种“正常”有一丝不安,直觉告诉他,有什么地方,错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忉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