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女子性情
书名:天下皆美 作者:崔宝四 本章字数:2791字 发布时间:2021-10-28


夜晚,全家人都睡下了,刘天然就在外屋熬制纯露,黄刺玫的香味儿飘到了里屋,躺在炕上翻书的林大溪心思也不在书上。

他今天路过村大队的时候,被人叫住了,说有他一封信。一看信上的地址是榆春乡,他就知道信是冯丽娟写来的,他赶紧把信揣进兜里,也没敢打开看。

冯丽娟大概还不知道林大溪结婚的消息,如果知道了,她还会给林大溪写信吗?

想到这儿,林大溪有些愧疚,他没有把自己结婚的消息告诉任何一个乡里的初中同学,他感到自己的早婚是一种耻辱。上高中后,同学们知道他已经结婚了,会不会嘲笑他?他还隐隐有这样的担心。

踌躇了好久,他还是打开了冯丽娟的信。

林大溪同学:

你好!一直没有你的消息,不知道你假期生活过得怎么样?我感觉这个假期过得格外漫长。那两本《星星》诗刊你都看了吗?有什么新的感想?非常期待听到你的见解与心得。这个月十五号是乡集,如果你能来,我这儿还有两本新的小说杂志,可以借给你看。那天,我会在我表姐工作的红旗商店等你。你的老同学:冯丽娟。

读完信,林大溪的心跳加速起来,他快速将信折好,塞回信封,仍就放回口袋里。他已然在冯丽娟的信中读出了深意:“这个假期过得格外漫长”、“我会在红旗商店等你”,那个年代的情话不露骨,却意味深长。

面对冯丽娟的主动表白,林大溪怎么可能一点儿不心动呢?他忐忑着,距离这个月十五号还有两天。

刘天然把用土办法蒸馏出来的纯露晾凉,拍在脸上试了试,细腻清香,甚至比她买的纯露还要好,她总结,这一定是得益于所用的纯天然的原材料。

把剩下的纯露装进空酒瓶,拿进里屋放在柜子上,看见白天的日记本和稿纸还放在桌子上。

“今天看了什么新诗?读来听听?”刘天然对着床单那边的林大溪说。

林大溪说:“不想读,要看你自己看,日记本也给你使,愿意写就写。”

“稿纸和信封也是你放在这儿的吧?谢谢你了。”刘天然说。

林大溪说:“稿纸和信封都是以前买的,信封里有邮票。我也给杂志投过稿,投了几次都没发表,就没热情写了。你愿意用就用吧,寄信的话就送到村头儿的大队部,乡邮递员隔一天来一趟,直接就帮你带到乡里寄走了。”

刘天然说:“不用,妈说过两天是乡集,让你和我一起去乡里赶个集,顺便再回家看看我爸,到时候直接就把信寄了。”

“过两天……你也去乡里呀?”林大溪说。

“我也?听你的意思,好像我不在计划内似的。”刘天然没有多想,拿着日记本和笔上了炕。她的脑子里又有了一首新诗,在这样平静自然的生活里,日子本来就是诗。

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女人的手——

豆角的叶子麻涩,豆角鲜肥。

女人的双手粗糙,家里和美。

女人的手能剥开大地的泥石,

也能抚平孩子的倔强,

女人的手在前襟儿上钉扣儿,在枕巾儿上绣花。

女人用手拍去男人的怒气,

烫一壶老酒,用猪油烧菜,

让家里热气腾腾,

女人的手不由人不敬爱,不由人不心疼。

女人的手举重若轻,掂起前世与来生,

用皱纹写史诗,你看,你能看得懂?

 

林大溪听着刘天然“刷刷”的笔声停了,就问:“写了啥?读读。”

刘天然回他说:“不读,等发表了你自己看吧。”

林大溪说:“你就知道能发表?哪儿来的自信?”

刘天然说:“活的就是这个自信。”

林大溪说:“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数学成绩和语文成绩都不错,怎么不考高中呢?”

刘天然想了想,说:“很多厉害的人也没读过书啊,比如……爱迪生。”跟他说乔布斯、比尔盖茨他一定不知道。

第二天,刘天然提着做好的纯露给吴淑琴送去了半瓶,说:“夏天不好放,不敢做太多,得现做现用,你早晚的往脸上拍点儿就行。”

吴淑琴接过来感激地说:“你可真麻利,说做就做出来了。也没啥回报你的,给你拿两个筐使吧。”吴淑琴说着就从地上拿起两个编好的筐来,往刘天然的手里塞。

刘天然接过筐来又放在了地上,说:“家里有筐使,等缺筐的时候再来你家里买。这些小东西你别放在心上,我也是做着玩儿,要是你用着好,下次我可以教你做。”

刘天然走后,吴淑琴对吴婶子说:“没想到大溪媳妇这么好,刚嫁过来的时候就听村里说她蛮不讲理,看来都是造谣。”

吴婶子说:“许是刚嫁过来的时候眼生,还不习惯呢,那时候脸色也难看,语气也生硬。现在可好了,我见她脸上的颜色也好看了,说话也柔软了。我看着,连你林婶子的脸色都跟着好起来了。细看天然的样貌,浓眉大眼的,并不难看。”

刘天然回到家,王素兰刚从园子里割了一捆新鲜的韭菜回来。

“割这么多韭菜干嘛?”刘天然问。

王素兰说:“集上你和大溪不是要回趟娘家嘛,我磨点儿韭菜花,再腌点儿韭花咸菜,给你爸拿回去。他一个人不愿意做菜,下点儿面条儿拌点儿韭花、吃点儿咸菜也是个滋味儿。还有咱家的咸鸡蛋、咸鹅蛋也给他拿点儿,这些东西都不怕放,让他慢慢吃。”

林家的西厢房里有一盘小石磨,邻居们磨个韭菜花、辣椒酱的都会到林家来借用。在村子里就是这样,谁家的大门儿都是敞开的,邻里们都能互通个有无。

韭菜洗净、择净,又把磨冲干净了,王素兰就教刘天然如何磨韭花:“多放点儿盐,要不韭花放不住。按理说,山韭菜的花儿磨出来才更有味儿呢,就是现在还不到时候,先少做点儿给你爸拿回去,等上了秋,山韭花下来再给他拿新的。回头我再蒸点儿嫩豆角、茄子包,往韭花里一放,韭花咸菜就做好了,可下饭了。”

“妈,咱们这儿有这么多好东西,怎么不拿到乡里去卖了换钱?”刘天然问。

王素兰说:“以前政策不允许个人做买卖,现在政策倒是放开了,可是乡里还有供销社,谁买咱们的东西啊?再说家里还有地要种,哪儿有那个功夫啊。”

刘天然想了想,说:“妈,那您能不能多做点儿,我这次多带点儿回去?”

王素兰说:“那咋不行?我都让你爸跟大队说了,借上大队的拖拉机,让大溪开着拖拉机带你回去,多少东西都拉了。”

十五号这天,就是榆春乡的大集,王素兰和刘天然将准备好的鹅蛋、鸡蛋、好几瓶韭菜花和韭花咸菜、咸好的芥菜疙瘩、园子里现摘的新鲜青菜……都装上了拖拉机。刘天然把她前几天做好的杏肉也都装起来带上了,还带了两小瓶做好的纯露,以及要寄给杂志社的投稿信。

出发前,王素兰叮嘱道:“在家住两宿再回来,多陪陪你爸,别着急往回赶,别让你爸伤心。”

林大溪在前面开着拖拉机,刘天然坐在这个“突突”叫嚣、直颠哒的敞篷“跑车”上,望着身后的土路扬起了烟尘,路两旁的庄稼都绿油油地上了穗儿,正在等待成熟。

刘天然为了压过拖拉机的噪音,大声问林大溪:“到了乡里,你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吗?”

林大溪的心一虚,冯丽娟的信就揣在他的口袋里,他回说:“还没想好。”

刘天然说:“想去哪儿你就去,我也有自己的事儿要干,我爸也得上班,不能老陪着你。”刘天然带了这么多的农产品回来,是想到集上卖卖看,看自己有没有潜力做一个商人,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

“你有啥事儿?”林大溪问,他最近才发现刘天然换了套路,以前她要干啥就会吵闹着,恨不得连土地公公都惊动了,让全家人都依着她一个人。现在的她要做什么事儿,鸟么悄儿地就做了,谁也不麻烦,还有种胜券在握的感觉。

“不是什么大事儿,不影响你,你该干嘛干嘛。”刘天然说。

她这样一说,反而让林大溪感到好奇。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天下皆美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