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水淹大梁
书名:秦匈大决战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056字 发布时间:2021-10-27

关中秦军东出函谷的同时,齐王韩信率兵从齐地南下,进攻西楚都城彭城。梁王彭越从梁地西进,兵锋直指楚军侧背。淮南王英布自下城父(今安徽亳县)北上。帝孙子婴出荥阳东进,与关中秦军合兵进攻项羽。秦军形成了从东、西、南、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

  在子婴的指挥下,秦军向荥阳前线的楚军发起猛烈进攻,楚军节节败退。项羽自顾不暇,失去楚军庇护的韩国孤立无助,岌岌可危。子婴和陈平都认为韩国孱弱不足以用兵,便派使者前去劝降。

  弱小的韩国历来靠周旋于各国之间得以生存。韩王韩成从小耳濡目染,也深谙此道,并不急于表态,既没有直接回绝使者,以免激怒秦军,发兵来攻;又不愿轻易答应归降,打算等待形势进一步明朗,再见机行事。

  失去韩国,楚军将难以在荥阳一带立足。项羽觉得事态严重,不顾部将的反对,亲率一万骑兵连夜赶到阳翟,不由分说的杀死韩成。韩成死后,项羽将自己的亲信郑昌立为韩王,又陆续增兵守卫韩地。

劝降不成,子婴立即令周勃率军南下,与楚军展开韩地争夺战。项羽分兵韩地,让正面战场上的楚军雪上加霜。从梁地西进的彭越得知这一消息后,加速引兵进攻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

这大梁原是魏(也称梁)国的都城。公元前三六四年,魏惠王为了避开秦国的锋芒,维持和巩固魏国的霸主地位,更为了统治东部地区,逐鹿中原,将国都从安邑迁至仪邑后,改称大梁。

大梁虽贵为魏国的都城,东接齐鲁,南控江淮,西临嵩岳,北据燕赵,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四周地势一片坦荡无垠,毫无天险可守,而且水道纵横,不仅有济水、颖水、丹水、睢水等天然水道,还分布有圃田泽、蓬泽、牧泽等天然湖泽,极易受水攻。

秦王政二十二年,即公元前二二五年,离嬴政统一六国还差六年时间。嬴政派出秦将王贲(即王离之子)攻打魏国。

王贲引鸿沟之水淹灌大梁城,大梁城毁,魏王假被迫投降,魏国灭亡。鸿沟原本是魏国开凿的一条连接大梁地区和各地水路的重要运河,因地势略高大梁,又离大梁不远,竟成了摧毁大梁的祸水。

之后,秦帝国在大梁设置了浚仪县。凭借着发达的水系,大梁大力发展农业灌溉,迅速恢复了往日的富饶,成为农业最发达的富庶地区之一,有大秦粮仓的美誉。

大梁城不愧是魏国的都城,战国最大都城之一。虽然经历了不少战火,却依然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大军一步步逼近大梁城,整座城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一排高耸夯实的城墙仿佛像秦岭山脉似的,向两侧无限蜿蜒。城墙少有的用青砖修筑,呈陡峭的坡度,离地足有二三十尺,比四个成年男子还要高,实属恢弘大气,当然也意味着易守难攻。

用青砖修筑的城墙,比起夯土筑成的城墙,要坚固牢靠得多,还能经得起大水的浸泡侵蚀,这也是王贲将军引鸿沟之水淹城后,大梁城还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原因。

虽然城坚墙高,由于大量楚军被派往韩地,大梁城的守卫却比较薄弱。可是,即便如此,彭越军常年在敌后从事游击战,实在不善于攻城作战,攻打大梁城并不顺利。几番强攻下来,除损兵折将之外,没有任何斩获。彭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召集众部将出谋划策,大家都支支吾吾,说不出如何是好。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一部将突然怯生生的问道:“梁王,不知道当年秦军是如何攻下大梁城,灭亡魏国的?”

“是啊!”彭越恍然大悟道:“我们照着做不就得了。”

大家茅塞顿开似的看着彭越,但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只知道魏国被秦军所灭的结局,并不知道王贲水攻大梁城的事。虽然没有结果,却打开了彭越的思路。他四处打听,终于在当地一个老者口中得到了答案。

老者告诉彭越:“当年,秦将王贲领兵前来攻打魏国时,也因为大梁城城高墙坚而久攻不下。后来,王贲发现大梁城四周平坦开阔,水道纵横发达,便想到用大水攻城。而在大梁城的西南面,刚好有一条魏国开凿的运河,叫鸿沟,地势略高于大梁城,又离大梁城不远。王贲便凿渠引鸿沟的水淹灌大梁城,才最终攻破大梁城。”

老者还清晰记着当时大梁城被水淹灌时的惨烈之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城内到处一片汪洋,人畜无一幸免,浮尸遍野,惨不忍睹。大水退去后,幸存下来的百姓只能拖家带口,到外地乞讨求生。”

听老者这么一讲,彭越紧张的心提到了嗓门上,“难道真要再水淹大梁城?”

城毁人亡的惨状活生生的浮现在彭越的眼前,但悲悯并不是将领迟疑的借口。彭越咬咬牙,还是下令即日起开凿沟渠,引鸿沟之水淹城。

在一边开凿沟渠的同时,彭越一边派使者进城向守城将领陈说利害,希望他们能够放弃抵抗,归降朝廷,以免生灵涂炭。

眼看着沟渠即将凿通,整个大梁城就像一个等待死神到来的垂危者,陷入绝望和恐慌中。城内乱成一锅粥,兵荒马乱,每天都有不少守兵忍受不了,趁着夜色偷偷逃了出来。但城内的守将却一意孤行,坚持不开城门投降。

清晨的鸿沟一片平静,运河里的水无声无息的缓缓流淌着,白莲花般的云朵漂浮在湛蓝的天空中,偶然有一只孤独的苍隼在半空中飞翔,仔细地搜寻着地面上的猎物,不时发出几声凄厉的长啸。

无奈之下,彭越只好下令放水淹城。城内楚军死的死,逃的逃。攻占大梁城后,彭越立即组织将士和百姓一起疏通河道,抢救人畜,恢复生产,将损失降到最低。由于施救及时,当年城毁人亡,浮尸遍野,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并没有重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秦匈大决战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