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暗渡平原
书名:秦匈大决战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635字 发布时间:2021-10-26

在重修柳园口栈道的同时,韩信在内河加紧开展渡河作战训练。多次巡视黄河,韩信发现虽然齐地河段周边视野开阔,难以隐蔽渡河,但正因为泥沙淤积,两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适合大规模抢滩登陆。这样就可以短时间在对岸集结足够兵力,摆开战阵与齐军对战,胜算还是比较大的。

  最大的问题是,各式船只、竹排,甚至洗澡用的木盆,但凡可以承载人、物过河的器具都被统统找了出来,相对数万人马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大规模渡河之需。而且像竹排这样的大部分器具的浮力承载不足,也不够牢固,并不适用于快速抢滩登陆,更不用说木盆了。如果现在开始伐木造船的话,少则也要一个月,时间来不及。

  在韩信为渡河的工具焦虑时,一些在黄河两岸土生土长的士兵集思广益,想到了制作羊皮筏子渡河。

  羊皮筏子是黄河两岸最主要的运载工具。它由若干气鼓鼓的山羊皮囊相拼组成,上架木排,再绑以小绳,成为一个整体,制作非常简单。

  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轻,吃水浅,十分适宜在黄河航行,而且重量轻,便于拆卸、携带。筏子可大可小,最大的羊皮筏子可由几百只羊皮囊扎成,小皮筏则只需十多个羊皮囊就可以。

  制作羊皮筏子最重要的是羊皮囊。羊皮囊是宰杀山羊后掏空内脏的完整皮张,无须缝合,在充入空气后浮力大得惊人,非常适合黄河的水文特点。

  数万大军每天食用的羊肉以成百上千计,只要小心宰杀山羊,完整保留整张的羊皮,就能做成大量的羊皮囊。

  事不宜迟!韩信立即征召掌握羊皮囊制作技艺的士兵到火头军部负责宰杀山羊,教导羊皮囊制作技艺。

  虽然这羊皮筏子的制作简单,但这杀羊取囊的手艺绝非那么简单。士兵们从山羊的颈部小心翼翼的剖开口,慢慢将整张皮囫囵个儿褪下来,这个过程必须非常缜细,不能划破一点毛皮,否则将前功尽弃。

  将整张羊皮脱毛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然后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经过半天晾晒,就算是制作成功了。最后的皮胎颜色黄褐透明,看上去像个鼓鼓的圆筒。

  就这样,成千的羊皮筏子被制作了出来了,让韩信最头痛的渡河工具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

  工具有了,剩下的就是渡河地点的选择,这个韩信早已心中有数。齐国西北部的平原由于黄河中上游冲刷下来的大部分泥沙在那里淤积,两岸地势极为平坦,水流平缓,是一个天然的渡口,最适合大规模渡河登陆。

  当然,登陆的时机也很重要。在李左车提出重修柳园口栈道的时候,他就思忖着做两手的准备。如果重修工作进展顺利,未被楚军察觉,便神不知鬼不觉的从柳园口渡河,突袭大梁城,合围荥阳的楚军。当然,这样一来,分封齐王的事就难以保证了。如果柳园口行动被发现,那就诱使齐地的楚军前往增援,再强行在齐地渡河登陆。

  所以,在范增再次前来游说,得知柳园口行动已暴露后,他才明里暗里暗示范增,迷惑他。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楚军突然一夜之间从齐地全部撤走。其中原因他并不清楚,或许是荥阳前线告急,范增上了他的当,认为齐地无需多虑了。韩信心里想。

  楚军撤走,齐军也会放松警惕,疏于防范,正是强行渡河的好时机。

  韩信一声令下,数万将士乘坐羊皮筏子向对岸发起冲锋。齐王田儋始料未及,面对突然渡过河的秦军,惊慌失措,慌忙组织应战,乱成一团。结局可想而知,齐军不敌,损兵折将,齐国都城临淄不日被攻破。

齐军节节败退,齐王田儋被杀,齐地全部平定。

得知齐国之战告捷,嬴政欢欣鼓舞,立即兑现承诺,下旨封韩信为齐王,划陈(今河南淮阳)以东至海为齐王韩信封地,又封在梁地挠楚的彭越为梁王,划睢阳(今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今山东东阿南)为其封地。

“明其为贼,敌乃可服”。张良建议嬴政向天下发出伐楚檄文,昭告天下。檄文内容:始皇陛下受天命,蒙神庇佑,以一己之力臣服天下,结束几百年的纷争战乱。自天下大统以来,国家安定繁荣,百姓乐业安居,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共同拥护的。十二年,贼人陈胜、吴广因犯死罪率众起乱,终受天谴,死于非命。此后,以楚宗室项梁为首的各国反动残余势力不甘沦落,趁机兴风作浪。项梁不顾百姓的心声,逆行倒施,起乱犯上,企图恢复所谓的楚国旧制,致使天下大乱,无辜百姓遭殃,名为楚之忠良,实为天下的贼寇,人人得而诛之。项梁虽已遭天谴而战死,但楚贼祸害还在。现在,陛下为安定天下,将率天下之兵,讨伐无道的楚贼,收复山河,还之于民。

讨伐檄文犹如一支锋利无比的青铜羽箭,精准的刺入项羽的心脏,大快人心。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嬴政向全军下达了对楚军发起总攻的命令,倾尽关中秦军出关,与荥阳守军一起对楚军展开决战,又派黄衣使者前往齐地、梁地联系韩信、彭越,配合荥阳主力对楚展开进攻。

三日后,嬴政亲临函谷关,为出关秦军送行。

透过晨曦的薄雾,函谷关前逶迤磅礴的山脉若隐若现。“虎啸龙腾”的旌旗漫山遍野飞舞,蔽日遮天。来自关中的秦军黑压压的集结在关前,战鼓声声震天雷,马嘶长空踏青山。

随着一声悠长低沉的号角声划破晴空,起起伏伏的逍遥在各个山头间。顿时,整个函谷关仿佛一刻间坠入寂静的深夜,四周鸦雀无声,连那不羁的战马也神奇地低下头,安静的啃起蹄下的杂草。嬴政身着锦龙军甲,在守将的陪同下,出现在城楼上。

自从最后一次出巡,死而复生后,他每次出行都轻车简从,不再像以前如临大敌般带着黑压压的禁卫军,衣着也从原来的黑衣锦袍改为更紧身的锦龙军甲,这样更加方便外出行走。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穿云裂石的吼叫声瞬时撼天震地。吼叫声在空旷的山谷间回荡,久久才平静下来。

嬴政挥手让城下的将士起身,齐刷刷的队阵一排紧跟一排而起,仿佛平静的水面上向外快速蔓延的涟漪。

“祭天仪式正式开始。”

赵韦马上给嬴政呈上了三根拇指粗的线香,又递给了扶苏三根。线香刚点燃不久,烟气清淡,袅袅升腾。

嬴政和扶苏在代表天帝的神位牌前鞠躬敬拜,在香炉内插上线香,又将一樽祭祀用的酒醴撒向城楼下,简单而神圣的祭天仪式结束。

嬴政转身下令大军出发,大军浩浩荡荡出发。大军慢慢远去,消失在逶迤磅礴的山脉间,嬴政看着关前的一草一木,感慨万千。

这个不起眼的小小关隘,承载着大秦帝国的兴衰荣辱。在这里,曾经上演了一次次生死厮杀,依稀还能听见惨烈的战马嘶鸣。

当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进伐秦国,秦军就是凭借着函谷关的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在他登位的第六年,楚国、赵国、卫国等五国军队又再次来犯,最终还是在函谷关前吃了败仗,不得不回撤。

这里不仅一次次见证大秦帝国抵御外敌入侵的惨烈,也见证了秦军从关中走向中原,最终兼并六国的雄壮。他深信这些帝国的将士们终将不辱使命,凯旋而归。他深信这个雄伟壮丽的关隘,一定会再次见证大秦帝国的崛起……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秦匈大决战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