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贪官们的诗词(一)
书名:凤邪诗词集 作者:凤邪 本章字数:2415字 发布时间:2021-10-25

戒贪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去。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1、唐宋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不仅有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也有一些被历史留下骂名的才子。

  

就诗歌而论,不见得就输给那些久负盛名的文豪。

  

“卒徒”出身的宿州太守陈王番,因贪赃被处以极刑时题诗:

  

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

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

  

四行小诗,言简意赅,颇有看破人生的悔悟,没有从高 官到死囚的经历,仅靠做的功夫是做不出来的。


2、宋朝奸相蔡京在举家南逃的路上也写过一首《西江月》:

  

八十一年往事,

四千里外无家。

如今流落向天涯,

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

彤庭几度宣麻。

止因贪恋此荣华,

便有如今事也。

  

这首词高度凝练,不输给当时的任何词人。概括了蔡京一生的经历,并找出了“贪恋荣华”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原因。


3、清朝大贪官和珅临死前在大牢里遥望清冷的月色,发出了哀哀之音,他作了一首五言诗:

  

月色明如许,嗟尔困不伸。

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

室暗难挨暮,墙高不见春。

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余生烊无几,辜负九重仁。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和珅也会写诗,而且文才不凡,“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果然,青史留名的人物都是不可小窥滴!


4、下面这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作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短短20个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感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只读这首诗的话,你会以为作者是一位悲天悯人的大善人。其实有时“文如其名”也有失算的时候……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担任过武则天时期的中书令,祖父和父亲都是唐朝的地方官。

  

但他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

  

因此,李绅年轻时写出《悯农》这样贴近农民生活、反映农民艰辛的诗作,是有生活基础的。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李绅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从国子助教做起,晚年官至宰相,封赵国公。

  

然而,李绅发迹后再也没有了悯农之心,逐渐蜕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贪图享受之人。


野史中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

  

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他同一时代的众多文人皆对其嗤之以鼻。

  

这里我要引用诗友 @沈墨了 的一首诗:

  

将相王侯焉有种?男儿不必问出身。

寒门立志抒宏愿,金榜题名入仕林。

平步青云得富贵,纵情酒色忘初心。

为官不恤民间苦,辜负苍生枉作人。


5、元载,子公辅。

出生年月不详,陕西凤翔岐山人。

  

元载是中唐时期有名的政治人物,他位居宰相长达十六年之久,也是大唐高 官中第一巨贪。

  

其实,元载在唐代也是一位诗人、文学家。《旧唐书》记载他“性惠敏,博览子史,尤学道书”。《新唐书》记载他“嗜学,工属文”。

  

其生前著作有诗文集十卷,也许是因为他这样一位巨贪首恶,为当时人所不齿,所以他的文集并没有流传于后世。

  

现《全唐诗》仅仅收录他的七绝诗一首:

  

《别妻王韫秀》

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

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秦封。


回顾历史,总结贪 官的生平时,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

  

“贪 官们都有一个苦难的童年,都有一个奋斗的青年,都有一个上升的中年,最后都有一个悲惨的晚年。”

  

虽然元载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贪 官们的这一共性对他来说也不例外。童年时代的元载家境贫寒,其父元景升,虽然官任员外官,但是他不置家产,又过早去世,留下元载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少年时代的元载虽说家贫,但是他志向远大,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善诗文,精通道家学说。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此话不虚,青年时代的元载,虽然刻苦上进,但是屡试不第。不过他却意外地交上了“桃花运”,被将门之女王韫秀看中,招为上门女婿。

  

王韫秀的父亲是大唐赫赫有名的大将王忠嗣。这个王忠嗣也将门之后,他的父亲王海宾将军在与吐蕃作战中壮烈殉国,当时王忠嗣才九岁。

  

王忠嗣作为烈士之后被收养在宫中,深得玄宗喜爱,被唐玄宗收为干儿子,并赐名忠嗣,让他与太子李亨一起学习玩乐。

  

王忠嗣长大后,被唐玄宗委以重任,带兵镇守边关。王忠嗣也是天生将才,为大唐立下战功无数。

  

他先后带兵与奚人和契丹大战人桑乾河,全歼敌军、大破吐蕃军于青海、生擒吐谷浑军首领等等,为大唐开疆扩土,所向披靡。

  

后来王忠嗣一人曾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统领雄兵26万之众,当时大唐总兵力才57万人,将近一半的精兵猛将都在他手里。

  

按说元载能够娶如此豪门之女为妻,飞黄腾达应该是指日可待。但是,当时王忠嗣已经去世,元载又是一介穷书生,还“倒插门”寄住在老丈人家里,自然被妻子王韫秀的娘家人瞧不起,经常遭受到冷言冷语的挖苦和嘲讽。

  

元载本来就是一位胸怀大志、自尊心很强的人,怎么受得了如此白眼,虽为赘婿,也要腾飞。他立志求取功名,要告别这寄人篱下的生活。

  

于是就写了上面那首七绝诗《别妻王韫秀》,与妻子王韫秀作别。

  

将门必有虎女,元载的妻子王韫秀也是位心高傲气的奇女子,她也看不惯娘家人如此看不起自己丈夫,她相信上天会可怜有志的贫士,自己的丈夫也必能出人头地。

  

于是,她毅然决定抛弃娘家人,与自己的丈夫同甘共苦,生死相随。

  

她也写了一首《同夫游秦》的五绝诗,以表心志:

  

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

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我不由感叹,这简直就是网络小说赘婿翻版。


6、王缙(700-781),字夏卿,本太原祁人,后客河中,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弟弟。

  

虽然是亲兄弟,王缙显然没有王维的风骨,任相期间与元载狼狈为奸,把持朝政。

  

唯一让人称道的是他曾经罢官救兄,足显兄弟之情。

  

我感觉王家的才气九分都归了王维,王缙却也有数首作品流传于世: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图片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凤邪诗词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