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举报案的麻烦
书名:长河涛影 作者:马驰千里 本章字数:4459字 发布时间:2021-10-25

一九九三年的元宵节又不知不觉地到来,小县城依然热闹非凡,舞龙灯踩高跷,观灯阵猜灯谜,跳秧歌放烟火;小城街头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片欢天喜地。

转眼就是又是烟花三月,春和风煦万物复苏,明媚的春光一泻千里,万木抽绿遍丫破土,莺歌婉转燕语呢喃,北方的大地氤氲升腾万物向荣。

冯阳县税务局一年一度的计划工作会议刚刚开过,和各个股所队的工作责任书刚刚签订,一个电话就又打破平静拉开了新的工作序幕。

这是一个未具名的匿名举报,举报的内容是邱上原供销社副主任郑新昌偷税。

举报人举报郑新昌在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份至今,烟酒副食百货销售额比邱上供销社百货门市部同期销售额有过之而无不及,并提供了进货渠道和地址。

从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份至一九九二年五月份期间在青树供销社批发站进货,一九九二年六月至今在临近省的月州开发经济区进货,但一直未交过税款,请税务局对其进行检查。

举报电话是打到税务局办公室的,经过局长们研究决定,将其检查任务立即转交到稽查队,安排稽查队对来电中提到的偷税人纳税情况进行检查。

稽查队由于已经对全县重点纳税户进行了日常稽查选案,稽查队长要对全面稽查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安排和督促落实,因此,在接到税务分管局长任必长传来的举报案件后,又安排了副队长刘有才带领第二稽查组迅速展开对被举报人郑新昌的税务检查。

刘有才小时候随父亲在邱上村住过一段,而且邱上村不是太大,他当时住房与郑新昌家中间只隔着几道街门,自然从小就认识郑新昌。

心想说出实情,把这件事推掉,后来一想,那时自己才读中学,郑新昌那时已经在邱上社说一不二一手遮天了,现在倒是想看看他是不是还依然威风不减当年。

再说也多年未曾去过邱上,心中有一种故地重游的冲动。何况已今非昔比,时隔数年以这种身份再到那里,一定别具一番风味。

确实,他的到来使郑新昌倍感意外、惊讶和震惊。

他意识中首先考虑的不是来检查的年轻人是谁,也不是如何配合检查,他更关心的是谁举报了他。

而郑锋军最关心的是带队来查的人似乎有几分眼熟。

当他们在闲聊中知道刘有才就是当年公社主任刘万福的儿子,那个经常挎着书包从街门前经过的初中生时,心里不免觉得轻松了很多。

什么时候都是熟人好说话好办事。

有往年与他们家这层关系,想来也不会有大事。

于是,郑新昌讲述了几段当年多么多么在工作上受到刘万福主任的特殊照顾,他和刘万福主任的关系是多么地融洽的故事。

有些事,刘有才那时还小,对大人们之间的事不是十分了解和明白,但依稀记得每逢过年过节郑新昌总到家里来和他爸坐坐,记得有一次刘万福让他给郑新昌倒了一杯水不小心泼洒到了郑新昌崭新的涤卡尼纶新衣服上被刘万福当场批评了几句,心里还憋屈了好几天。

郑新昌是何许人!极尽热情招待刘有才一行三人,仅各种肉类罐头就摆上了七八个,当即让郑锋军回家里提来两瓶一直存放的五粮液酒。

刘有才身带任务,怎能不知道这些糖衣炮弹是郑家父子设下的温柔陷阱?

随他来的两位年轻人才刚刚参加工作自是不管这些,全凭领导说了算,更别提什么工作纪律和法律意识,只要你让我们拿筷子,我们就开口大吃,只要你让端杯,我们就喝他个天昏地暗。

既然话都聊到这个份上,个人情义还是不能不顾的,再加上郑家父子百般精心招待,刘有才也就只好走一步说一步,看不了那么远,管不了那许多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检查一事来日方长,又何曾在此一朝一时?

当日把检查一事搁在一边,有郑锋军的好酒量陪着,大伙自然弄了个酒足饭饱,临走还给每人带了一条红塔山香烟。

刘有才他们假意推辞了一下也就收起,骑上局里新配发的蝴蝶牌自行车浩浩荡荡返回城里。

第二天按昨天与郑家父子的约定又如约而至。

与昨天不同的是没有了那些家常往事的话题。

按照工作规定和程序,刘有才示意一个年轻税收人员给郑新昌的兴昌便民优惠商店依必要程序下达了税务检查通知书,随即展开了查验进货单据凭证的检查,并对郑新昌进行了关于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金额的的询问。

通过一天的准备,郑新昌父子早已拿定了一套对付“特殊”检查组的办法。

从所有进货单据中,抽选出一小叠金额小的提供给刘有才检查组,言称现在就只留有这些进货凭证,其余的都弄丢了,没有保管。而且也没有任何记载售货的账簿和记录,自家的一点小买卖,销售价格也是由自己临时定临时卖,卖给熟人的货基本不赚钱,即使赚钱也是赚个薄利,卖给生人价位也都比同行业低得多,薄利多销。一年下来最好的情况就是能顾个家里的吃吃喝喝。

郑新昌说到这里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可怜状。

人常言,术业有专攻。

刘有才虽比冯清水提早谋得稽查副队长一职,只可惜,其心本来就没用在学习税收业务知识上,遇到这种需要税务检查功底的事,只能是狗咬刺猬不知如何下口,其余两个年轻人的检查经验更是无从谈起,三个人只能面面相觑不知从何查起。

郑新昌自从他们开始检查以来,心里一直没有放弃过推测举报人,思来想去,有几个人是重点怀疑对象,。

第一个人就是吴成德,他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兴昌便民优惠商店对邱上供销社的冲击最大。

虽然县社安排锋军回来主管,但毕竟吴成德是联合社的主任,邱上供销社的业绩自然不会不管。

再说吴成德在邱上当供销社主任的时候,兴昌便民优惠商店正好应运而生,与之针锋相对地争夺过销售客源。当时候,不用见面就知道他把兴昌便民优惠商店视为肉中刺眼中沙,这次的事大有可能因他而发。

可是,还有一个人也不能不怀疑,那就是柳六。

虽然锋军回到邱上和他同在一起共事,但前几年把他排挤出供销社使他失业成为无业游民的切肤之痛永远不会从心里忘掉。

因此对这个人也不能排除在怀疑之外。

不过几天前听说他刚带着他老婆从外面看病回来,要从告黑状的时间节点上似乎有些冲突。

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和他只隔一道墙的邻家霍三,大名霍建斌,这几年经常帮吴成德和柳六干些体力活,农闲的时候就到收购站挣两个活钱,一来二去的,和供销社里的许多人都很惯熟。

去年夏天的时候曾因为锋军改水道和他推打过几下。

他说锋军将水改到了他的院墙上导致了院墙塌陷,为此两家弄得到现在还言合意不合,心中积怨。莫非是他所为?可是转念一想,如果他咽不下这口气,当时正在气头上的时候怎么不去告?

再说他一个庄稼汉,素知我郑家父子的厉害,敢擅自去做这事?就不怕事情败露惹麻烦?也不去乡里告,也不去县里告,偏偏就能告到税务局?

还有就是李四元,甭看搭伴的那几年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心里难免憋屈,一个正主任总是看一个副主任的眼色行事,心里能好受?

不会是这二年表面上淡出江湖,暗中再悄悄来上一刀吧?

按说搭伴期间他也从中捞到的好处不少,许多都是经过本人手的。

现在年龄已大了,身体又不好,这种事似乎又不像是他这种人所为,嫌疑不能完全排除。

还有……

这些无头无绪的猜测使一向报复心强的郑新昌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一个个怀疑对象被疑神疑鬼地拉进他设定的晕圈,之后又一个个被他颠来倒去排除在外。

再加上刘有才他们一连三天的检查,问这问那要这要那,都需要认真思考后再做回答,这张老脸还要伪装着给人陪笑脸,弄得六十多岁的他身心疲惫。

好在与刘有才有刘万福这层关系,检查得也不深入,心中觉得还不是很惊慌。

第三天中午又给检查组好好安排了一顿酒席,总算把他们醉醺醺地送出了村口。

刘有才临走时撂下一句话说,稽查队长要让他们进行外调,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郑新昌多少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什么阵势没见过。

检查组一走,就立即就把郑锋军叫来一顿细问。

他心中一直不放心的就是青树供销社批发站那边是不是都留着进货单存根。

现在青树供销社的主任是吴成德,刘有才他们搞外调,那里自然是重中之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否则一查一个准,一笔都跑不掉。特别是刚干那会儿,基本上货都从郑锋军当时所分管的批发站进来。

郑锋军离开青树供销社后进货渠道就改在了月州经济开发区,但那里都是小商贩,而且每次进货都没有个定点,再说小商贩的流动性大,有的批发商干个一二年就有离开的,而且向小商贩进货大多都不需要开正式单据,最多每回立个清单,哪家便宜进哪家的。

他们去月州调查倒是不用担心。

郑锋军早知郑新昌对他当时在青树供销社批发站那一点不放心,十分不耐烦:“我给你说多少回你才放心,我再告你一遍,咱家商店从青树供销社批发站开出的单据有百分之八十的都没有写咱商店的名字,都是写的邱上供销社,就是那大约百分之十几还是你硬让写上的。要以我的意见,一张也不给他留,不用说是个稽查队副队长,就是省里税务局直接下来也没啥了不起的。这下你总该放心了吧?”

“混账话,要不是我让你把那百分之十几写成咱的名字,那不是一眼就让人家看穿了吗?咱的货总要有个来货渠道吧,谁不知道咱家那二年主要是从你那里进来的货,长了颗蠢脑袋!只知道三碗不饱吃五碗,地地道道一个酒囊饭袋!”郑新昌一连几天心中郁闷憋气,不由地向郑锋军发泄两句。

郑锋军还想还嘴,话到嘴边还是忍了回去,扭身就要走开,又被老爷子叫住:“你给我回来,还有正经事要说。”

“别人告你,你对我撒啥火!好像都是我的不是。”郑锋军满肚委屈心有不悦。

郑新昌已知自己失态,把口气一变和气下来:“怎么,你老子说了你半辈子了,这一句话也受不得了?我告你小军,咱们可不能大意,必须要把工作做在头前,让税务局不能拿住咱的把柄,就是让刘万福家儿子给抹事,也总得给他找个台阶下才是。”

“我看他这没完没了地查来查去,也不怎么地。还给他找台阶!量他们也查不下个啥!”郑锋军胸有成竹而傲慢地说。

“胡说,这公家饭碗是那么好端的?你看不出来三个人这两天都没有刨根问底?看得都是些不着边际的皮毛?”郑新昌纠正说。

郑锋军嘟嘟哝哝地声音不高:“我看那几个人就没有个行家里手,也只能如此!”

郑新昌听了也不接他的话,口气一变:“你现在就拿上两条好烟,骑上摩托车跑一趟城里。”

“现在去城里?送礼?给谁?不会是让我去给税务局长送吧?我可再也不去丢人现眼了,你是不知道,那姓席的让董知山把钱给我退回来的时候,我有多无趣多堵心。”郑锋军怨气十足。

“那是活该!谁让你去给姓席的送礼了,古人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你对姓席的了解多少?就送钱!亏你想得到!”郑新昌指责说。

郑锋军嘟哝道:“反正送礼的事我是再不做了,要送你自己送去。”

郑新昌一看郑锋军任性不听话只好好言相劝:“小军,这次不一样,这次是让你去给刘万福老主任送礼。不是让你去税务局送。”

“不就是那个刘有才他爸吗?咱已经给他带不少东西了,每天一顿好酒管着,还要再进城里孝敬他老子,我不去!”郑锋军想不通这个道理,“再说,你能保证知己知彼?”

“呵呵。”郑新昌冷笑了两声,“对别人也许我不清楚,要说是刘万福,他心里想什么我都能猜得到。我告你,刘万福就是一盒火柴都能看到眼里,何况咱送他两条好烟!你按我说的来,准没错,让他对他儿子说句话,总比我们说一百句要强得多。”

那天,不得已郑锋军依郑新昌的话去了,回来回话说刘万福很热情。

刘万福还说中央现在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要为一部分人创造发家致富的有利条件,一味地扼杀和打击是要不得的,这是违背改革开放精神的。当时就表示要找个机会和他儿子谈谈。

父子俩相对而笑,不知是会意还是会心,还是找到了心理依托。这是好几天以来最感到释然的一次高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长河涛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