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施法后,那赤魅化也为了一道残影朝着眼前的巨蛇激射而去了。
猛然间,巨蛇六个瞳孔一柄亮了起来。将他眼前的黑暗照了个通亮,那种死亡般的凝视使飞来的骷髅和赤魅鬼物在半空停滞了一下。
就是这电光火石只见,巨蛇凭空消失了。正施展摄魂术的鬼影,也被一股莫名的大力带飞了出去数丈之远,手中的骨剑穿透了自己的左臂。
鬼影疼的龇牙咧嘴,只是他强忍着疼痛赶紧从地上爬起来。
等巨蛇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悄无声息的来到了青木和巨鬼的身旁。而青木和巨鬼所施展的功法也都一一落空了。
一股十分腥臭的味道传来,二人赶紧施法抵挡。然,一阵被烈焰灼伤的剧痛随之传遍了全身。那巨蛇口中不断的喷涂着黑火,所过之处,就是黄沙也瞬间化为虚无。
鬼影见事情不妙,从怀中掏出了噬魂石。鬼影毫不犹豫的一道法诀打在了噬魂石上。噬魂石中一道极为浓郁的魔力传出,化为了无数的黑丝将巨蛇笼罩在了其中。
那黑丝像是无数锋利的刀刃,仅仅是片刻的功夫便将巨蛇的一个巨大头颅割下。巨蛇吃痛,巨大的身影不停的摇摆着,随着它每一次的扭动,那黑色的魔力便暗淡一分。
操控着噬魂石的鬼影脸色也便苍白三分,随后鬼影只觉得自己往前踉跄了一步。浑身的功法像在瞬间泥流入海一般,被噬魂石吸走。
巨蛇顿感压力大减,巨大的蛇尾朝着鬼影便扑打过来。躲避不及的鬼影被硬生生的击飞了出去十数丈。
鬼影手中的噬魂石,也被这股巨大之力击飞了出去。巨蛇往前一跃,便想一口将噬魂石咬住,随后再将这些可恶的人吞食。
谁知,黑暗中一股青光亮起。噬魂石便被这股青光带走了,光亮散尽,出现了一个作道家打扮之人。
如今天下修真门派中,唯一作此打扮的只有当今正道赫赫有名的虚阳山一脉。来人,正是虚阳赫赫有名的寻道真人。从此人能一举从巨蛇的口中多得噬魂石,又能在这巨蛇设下的禁制中隐匿气息,可见来人的修为之高,定不是地上这几人所能比拟的。
见有人横空出现,鬼渊一脉的四人不知何来的默契。对视一眼后便想先逃命为要,于是三人将王护法携带便要御空而去。
谁知这巨蛇像是尾巴也长了眼睛似的,只朝半空一挥,眼前四人便要丧命于此。 王护法使出自己最后的一丝功法,将三人推处巨蛇的攻击范围,随后便葬身在了巨蛇的一击之下。
三人连头也没回,功法施展,隐匿于黑暗逃之夭夭了。
剩下的道人修又和巨蛇展开了大战,大战一直持续到了天亮。寻道虽道法高深,然随后赶来的魔教之人和这妖蛇的配合下,寻道也是被击得节节败退。最后还是寻道全力将巨蛇逼退之后,带着噬魂石逃离了此地。
时间一晃,离此事已有十年之久。寻道重伤之躯将噬魂石带出,也被噬魂石的魔力所侵。好在他修为极高,才暂时压制住了体内的魔力。
然这十年间,每当他魔力入侵时总会控制不住自己大开杀戒。清醒之时又懊悔不已,每每想以死谢罪,却又害怕身上的噬魂石落入魔教妖人手中。 寻道也便带着噬魂石游走天下,他始终不肯回到虚阳。一来是怕给虚阳带去灾难杀戮,二来,是自己想找个清幽之地,将这珠子的魔力炼化再以死谢罪。
谁知这噬魂石的魔力太深,寻道非但没有能将其炼化,自身受到的反噬也是不轻。此时寻道的意识已经逐渐被噬魂石的摄魂之力控制,他越发的喜好杀戮,对噬魂石更是有着一种莫名的贪念。
直到十余年后的一个夜里,寻道来到了虚阳山外数十里的一座繁华城市青阳城。此城被三面大山环抱于其中。所占面积极大,能容数十万人之多。 三面高耸入云的大山皆有壮观美丽的瀑布流下,分别流进青阳城的东西南三面。形成一个天然的保护层,正南面绵延千里,高耸入云,且景色最为优美的便是天下赫赫有名的虚阳山。
其他的两面的山峰并不是虚阳山的范围,是城里砍柴狩猎为生之人所去往的地方。
一条宽阔的古道从远方直插入青阳城,度过护城河后便延申到了青阳城的每个角落。这条古道也是唯一一条通向青阳城的路,游客商旅于这古道上穿梭不绝。
度过那日光下泛着青黑光芒的高高的城楼后,便能一览青阳城的壮观了。
由于三面被宽阔的河水围绕,又建与三面大山的怀抱之中。气候是非常的宜人,流经青阳城内的河中便常年的开放着各式各样的花朵。
其中以莲花的数量最多,也最宜人。
河水上皆修建了青石小桥,绵延到了青阳城内数里之地。于是,仲夏之夜,或是白昼炎热之际。这些青石小径上总挤满了赏花乘凉之人,有心中挂念之人,也多会在这青石小径走偷偷的张望着。
城中极为繁华,林立的酒楼,茶馆,胭脂布铺比比皆是。从五更放市到夜幕闭市,整个青阳城都是一片喧哗之声。
往来经商的商旅就更是多得出奇,寻道站在高高的城墙下看了一眼青阳城后。沉思片刻朝着青阳城外西北方向走去了。只将喧哗的青阳甩在了身后,好像这样的喧哗根本就不属于寻道。
青阳城外,百余里地。这里是离虚阳最为遥远的一个山村,生活在此地的人皆为一些朴实之人。
“徐婶,你带着红布干嘛去?”
“快去看看吧,老楚抱上孙子了。”
“等会,我拿上家里的鸡蛋。” 几个妇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话,脸上还带着乡下人特有的淳朴。不一会儿,这小小的村落便聚集了许多的人。有提着鸡蛋的,有拿着红布的,还有的将自己藏在房梁上准备来年换作农具的铜板拿了下来。
一路有说有笑的来到了村里最东头的一间草屋,草屋被一个土墙围住,一扇粗制的木菲早已经敞开。
院落中,除了木菲对面那间较大的房屋外,左右各有两间较小的房屋。两个较小的房屋前,一边又开了一个更小的茅屋便是厨房,还有一边堆放了许多的杂草。有鸡狗不时在杂草上玩耍啄食。 一声声的婴儿啼哭就是从左边那间房屋里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