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背水一战,一举击溃赵军二十万主力,活抓赵王赵歇,顺利攻下了赵国,赵国文武官员纷纷向韩信投诚。
自从听说李左车献计的事后,韩信就一直想见见这个叫李左车的人。一打听,方才知道他是赵国大将李牧的孙子。
李牧,我们此前提到过,他可是与白起、王翦、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的战神级人物,曾在宜安之战中重创秦军,要不是赵王赵迁中了秦王的离间计,听信谗言杀害了他,攻克赵国难于登天。
真是虎爷无犬孙啊!要是能得李左车相助,铤而走险背水一战就真值了,韩信心中暗想。可是,在投降的赵军将士中,却始终没有一个叫李左车的人。韩信下令全城搜捕李左车,对提供线索或擒获的悬赏千金,还严令任何人不得伤害他。
重赏之下,李左车很快就被擒获。韩信迫不及待想见他,士兵们将他五花大绑径直押送到了中军帐内。
“见到韩大将军,还不赶紧下跪!”押送的士兵对李左车大声吼道,一脚踢在他的小腿腕上,想让他跪下。
李左车反而绷直了双脚站立着,脸上没有丝毫的惧怕。他高昂着脖子,一对剑眉杀气逼人,一双炯神的黑眸冷若冰霜,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让人敬畏三分的胆气。
“不得胡来。”韩信见状,快步走到李左车的身旁,歉意道:“让李先生受苦了。”说着,动手为他松绑。
押送的士兵先是一怔,马上手忙脚乱的帮着松绑。
“还不赶紧请李先生上座。”给李左车松了绑后,韩信带着责备的口气道。
“请李先生上座……”带头的士兵慌慌张张搬来一把木椅。
“请李先生面东而坐!”韩信笔划着让带头的士兵将木椅转过方向来。“面东而坐”四个字的尾音拉得特别悠长。
面东而坐者为尊。一个败军之将怎么可以面东而坐?这次,士兵们面面相觑,完全给愣住了,谁都没有任何反应。
韩信只好再次大声催促,带头的士兵方才从惊愕中缓过神来,赶忙把木椅面东而放。
韩信上前扶着李左车,亲自请其入坐。李左车抖抖身上的尘土,毫不客气的在那把面东而放的木椅上正襟危坐下来。与此同时,士兵们搬来了另一把木椅,韩信斜坐在李左车的右边。
在韩信的示意下,士兵们战战兢兢的躬身退了出去。韩信一脸歉意,面向李左车道:“实在委屈了先生!”
李左车一脸不屑,一个眼神都不给,“败军之将,何来委屈?”桀骜的双眼直盯着前方,丝毫没有领情的意思。
韩信换上了一脸微笑,“先生才智过人,计谋多端。要是赵歇听从您的计策,恐怕我军早已兵败而逃。先生何来败军之将呢?”
“打了败仗就是打了败仗,何必多说?”李左车依旧一脸不屑,却不由自主的瞅了一眼韩信。这一瞅让他大吃一惊——打败二十万赵军主力的秦军将领竟然如此年轻。让他更为吃惊的是,这位年青将领竟然知道自己向赵歇献计一事。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难怪秦军能够以少胜多,大败赵军。李左车心中暗自感叹:这个韩大将军看来真的不简单啊!
“先生的计策让在下万分佩服。”韩信一脸惋惜的看着李左车,“可惜赵歇无才无能,狂妄自大,没能采纳先生的计策,才让我军侥幸取胜。”
顿了一下,道:“各地作乱以来,民不聊生,朝廷发兵平定战乱顺应民意。请先生放心,我军一定会好生对待赵地的百姓。”
古来战乱,受苦的还是百姓。战胜的一方往往会惩罚对方的百姓,烧杀抢掠是家常便饭,血洗全城也是屡见不鲜。韩信这一席承诺,让李左车多少对自己的无礼感到后悔。他立即站起身来,单膝下跪,道:“左车在此,替赵地的百姓感激大将军。”
“李将军不必如此,这是在下份内的事。”韩信扶起了李左车,趁热打铁,试探道:“不知先生是否愿与我,助朝廷平定天下,还太平于民?”
“难得将军心怀天下,可惜左车一时糊涂,错投了乱军。”李左车见韩信情真意切,更是面带愧色,“左车乃乱军之将,不敢言谈相助。再说,常言道,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臣不敢语权。一个俘虏,实在无德无能助将军平定天下。”语气充满了无奈和叹息。
“先生不必顾虑,陛下雄才伟略,惜贤爱才。”韩信看出了他的顾虑,笑道:“不瞒先生你说,在下原本也是投靠了楚军,因不得重用才转投朝廷。”
接着道:“先生应该听说过百里奚吧!他在虞国的时候,虞国灭亡了。他去了秦国,秦国却用了他而称霸天下。我想,这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时愚蠢无用,在秦国时变得才智过人,而是在于国君是否能够重用他,是否能够真正虚心采纳他的意见。话说回来,假如赵歇当初能够听从先生的计策,在下早已成了阶下囚了。”说着,霍得站了起来,对李左车躬身拱手道:“先生才智过人,还请先生不吝相助。”
一个乱臣贼子,又是败军之将,竟能得到如此礼待。李左车的内心早已融化,感动不已,连忙屈膝下跪,道:“只要大将军不弃,左车愿效犬马之力。”
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人相言甚欢,相见恨晚,惺惺相惜。韩信于是向李左车请教平定燕地的计策。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想即使是犯人的话,圣人也可以有选择的采纳。虽然左车所献的计策,不一定值得将军采用,但左车愿意献上自己的愚见。”
李左车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韩信此前渡过黄河收复了魏地。如今,又一举攻下井陉口,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打垮了赵国的二十万主力,俘虏了赵王歇,可谓名闻海内,威震天下。目前,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土地都在秦军的控制下,只剩下北边陲的燕国,还有齐国黄河以北的狭小领地。这些是秦军的优势。
然而,由于长途跋涉,连续作战,秦军将士非常疲惫,加上粮草辎重千里转运,极为有限,实际的情形是难以马上继续用兵。这些是秦军的劣势。
两次用兵,皆靠智取,以少胜多。这样一来,燕王必然会汲取教训,选择坚守不出。如果直接率领疲惫不堪的士兵,围住燕国坚守着的城池,攻城作战,恐怕一时难以取胜,时间会拖得较久。远在黄河边上的齐国势必会趁机出兵袭扰已平定下来的赵、魏两地,要是再得到楚军的相助,后果不堪设想。
李左车认为用兵之道,贵在先声夺人,再动实际的策略,善于用兵的人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韩信应该按兵不动,每天宰杀牛羊,好酒好肉犒赏将士,守好已经平定的魏、赵两地。同时,利用目前的优势,在赵、魏两地大量招募兵马,补充兵员,壮大队伍。而后,派遣辩士前往游说燕国。弱小的燕国看到秦军的实力,自然会拱手让出城池。
不动一兵一卒而收复燕地,确实是上策。在安定赵国百姓后,韩信一边招募兵马,扩充军队,一边派使者前往燕国。
果然,燕王臧荼答应了投诚。至此,在短短的数月内,除了齐地外,韩信迅速平定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