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感受过某一天突然感觉肚子不舒服,呕吐、腹泻、腹痛,尤其是腹泻,一天去厕所好几次难受极了。这是因为你饮食不卫生而导致的一种疾病——急性胃肠炎。
这时有人就会说:“我得过急性胃肠炎,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疼一点,忍一忍就过去了,它自己能好。”不过我要在这里告诉你,你说的完全是错误的,如果是轻度的胃肠炎,可以通过注意饮食规范,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够恢复,但是如果是中度或者重度的胃肠炎如果不及时去医院治疗的话,那么可是会有生命危险的。下面我就为大家好好说说这急性胃肠炎的前世今生吧。
再说之前先来一波数据:据我查到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个人发生过急性胃肠炎,也就是说我国急性胃肠炎的患病率约为百分之十六点七,不是一般的高。这个家伙很喜欢小孩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五岁以下的儿童平均每年发生三次急性胃肠炎。夏季和秋季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
那么什么是急性胃肠炎呢?艺术上是这样解释的:急性胃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根据病因的不同,急性胃肠炎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其中感染性急性胃肠炎是最常见的(我们所说的急性胃肠炎特指感染性急性胃肠炎。)
专业术语不懂没关系,我们用症状来了解一下。
一、腹痛:腹痛是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中,以中上腹痛最为常见,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者阵发性绞痛,当然也有一些患者仅仅只有上腹不舒服的感觉。
二、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中,呕吐物以食物残渣、黄绿色的胆汁或咖啡渣样物。部分患者在呕吐后,腹痛症状可以稍微缓解。
三、腹泻:腹泻也是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轻者每天数次,重者每天数十次。多为水样便或者稀便,有时可以看见黏液和脓血。
四、其他:急性胃肠炎还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其他症状。
一般得了急性胃肠炎,通过科学的治疗后,一周左右便会慢慢的痊愈。但是如果你感染的病毒或者细菌比较凶残,而自身免疫力又不给力,那你就摊上大麻烦了。患者可能会出现频繁的呕吐和腹泻,从而导致身体严重脱水,或者引起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最糟糕的是,会危及你的生命。提醒各位,如果出现剧烈腹痛、频繁呕吐、腹泻、大便带脓血、高热等症状的时候,那就说明病情很严重,要立刻马上去医院治疗。
小孩和老人得了急性胃肠炎,由于自身的免疫力较弱,病情往往进呈现展很快,病症重等特点。所以一旦家里的小孩和老人有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一定要立刻马上去医院,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那么问题来了了,这胃好好的怎么就发炎了呢?而且是急性的,而且为什么得了急性胃肠炎会让我们上吐下泻的?
要说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要从胃和肠这两个消化系统说起。
胃在哪里?胃在人体左边,肋骨的边缘往下,一个手掌大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胃了。胃的形状像一个豌豆荚,上接食管,下接肠道。食物被咀嚼成细小颗粒之后,经过食管就进入了胃里。胃看到食物来了,就立刻开工,一边分泌胃液,一边不停地蠕动。把这些食物小颗粒混合、搅拌,最终搅合成和粥一样的混合物。这就是胃的消化功能了。
搅拌好的食物会怎么样呢?搅拌好的食物会暂时存储在胃里,排队有序的进入肠道。而肠道由小肠和大肠组成,弯弯曲曲的盘在肚子里,总长约有六到八米,如果肠道不是弯曲而是笔直的话,那么我们人类的升高将超过十米。面对刚从胃里运来的食物,小肠也是很辛苦的。首先是小肠的消化功能:小肠有从胆囊运来的胆汁,有从胰腺运来的胰液以及自己生产的小肠液,三种消化液消化食物,这能力可没的说,脂肪被分解成了脂肪酸,淀粉被分解成了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了氨基酸;然后是小肠的吸收功能: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以及水分和人体需要的其他物质,就能通过小肠黏膜直接进入血液,去给身体输送养料。剩下的残渣则会进入大肠:大肠通过吸收残渣里的水分,把稀糊糊的残渣捏成香蕉状的便便,最终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那么胃肠如果发炎了会发生什么事呢?首先,炎症容易刺激到肠胃的痛觉神经,于是腹痛就来了,使用辛辣、寒凉等刺激下食物会加重症状。其次,发炎的胃肠会体力不支,很是难受,会不停的向大脑发送求救信号,大脑为了帮助胃肠减负,立刻下达呕吐的命令,这就是急性胃肠炎会导致恶心呕吐的原因了。然后,肠道在炎症的刺激下过度分泌黏液,加上发炎的肠道根本没有力气去吸收稀糊糊的残渣中的水分,水样便、黏液便就这样来了。另外,在炎症的刺激下,肠蠕动加快,湿乎乎的便便哗哗的奔向肛门,于是人就出现了腹泻的症状,频繁的呕吐、腹泻会导致体液大量丢失,人就会出现口干、少尿等脱水症状,这脱水可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很容易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
注意,人体的体液不只是水,还有很多溶解其中的物质,比如钾、钠、钙等多种电解质,它们可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参与者。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电解质在体液内的浓度维持在平稳的水平。当体液大量流失,电解质也会随之丢失,这下电解质紊乱可就来了。不同的电解质升高或者降低,患者都会有不同的症状。(电解质紊乱要详细的说的话,很复杂,所以这里就不展开讲了。)不过急性胃肠炎要人性命正是借助了电解质紊乱这个家伙的手。
哇,急性胃肠炎居然和电解质紊乱扯上关系了,但是你还没有解释清楚,这胃和肠道到底是为什么会搞出急性炎症?谁才是幕后黑手呢?
其实很简单,感染性急性胃肠炎的幕后黑手就是病毒和细菌。
病毒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等,说到诺如病毒我想各位都知道了感染性急性胃肠炎就是感染性腹泻。
细菌的代表人物有: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等。
这些病原体的生命力都很顽强。它们能在患者的便便里存活数天,甚至数周。这些入侵者进入人体方式,常常是病从口入。它们经常藏在不干净的水里,变质的食物中,被感染者使用的餐具上,以及你没有洗干净的小脏手上,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我们’“吃”进人体里了。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胃肠腔的表面是胃肠黏膜,胃肠的消化、吸收以及分泌三大功能基本全靠这个胃肠黏膜。病原体随着食物一路来到胃、肠,并且在胃肠黏膜上定居下来。有些病原体会通过释放毒素来毒害黏膜细胞,更过分的是,有些病原体会直接进入黏膜细胞,利用黏膜细胞的营养物质,不断的复制,再去侵害新的黏膜细胞。就这样,好好的胃肠黏膜细胞就这样被害的死的死,伤的伤。
当免疫系统监测到黏膜细胞大量的死亡,立刻排除免疫细胞前往肠胃消灭入侵者,这样一场大战来临,炎症就这样来了,而我们就过着上吐下泻的生活模式。
别说了,别说了,太可怕了,急性胃肠炎,快说,怎样才能远离急性胃肠炎。还有,怎样才能知道拉肚子是不是因为得了急性胃肠炎呢?
预防篇
一、注意饮食卫生:夏季和秋季天气比较炎热,食物很容易变质,使用这些食物后,可能会诱发急性胃肠炎。所以食物要冷藏,使用隔夜食物前必须要彻底加热;在新鲜蔬果、生肉上,可能会带有细菌,生熟食物混放在一起,也容易造成细菌污染。所以新鲜蔬菜食用前要洗干净,不饮生水,生熟食物要分开冷藏;外卖和苍蝇馆子,食物卫生很难保证,搞不好就会得急性胃肠炎,所以少吃外卖,少吃路边摊。总的来说,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注意洗手。
二、接种疫苗: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差,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这样会给病毒和细菌更多的入侵机会,再加上自身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急性胃肠炎,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一千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急性胃肠炎。于是,科学家们研制出了轮状病毒疫苗,而且是口服的,不用打针就能有效预防。
检查篇
一、血常规: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体内有感染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医生能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就能大致判断有没有感染。
二、大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不同的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的大便是不一样的,比如稀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等等。医生还能根据白细胞和潜血等指标判断患者有无感染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诊断急性胃肠炎。
三、病原学检查:在患者的大便里找到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真凶,是确诊急性胃肠炎的“金标准”,病原学检查就是这个思路上的检查手段了。病原学检查包括显微镜镜检、粪便培养等方法。一般来说,医生能根据患者的不洁饮食史及腹泻、呕吐等症状,基本就能判断急性胃肠炎了。
以上检查能够协助医生判断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以便指导治疗。
在这里要给各位两条需要注意的:
一、该疫苗的的使用年龄:轮状病毒疫苗适合出生两个月到三岁的儿童使用。
二、打了疫苗也要注意饮食卫生:由于该疫苗只能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如果是轮状病毒之外的细菌和病毒入侵,那么这个疫苗就没有作用了。
最后提醒各位,急性胃肠炎不好受,个人需要讲卫生。。隔夜食物要加热,蔬菜水果要先洗。饭前便后要洗手,脏手不能放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