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与“母亲”(下)
书名:追星者 作者:怒海狂歌 本章字数:6869字 发布时间:2021-10-20

“洋漾,我在返回舱的主舱室资料库里留下这段隐藏的视频,是我离开自己的女儿执行‘追星’计划第二部分‘蜂巢’任务的出发记录。我从来没有对你和霖霖提及过我在地球上的女儿,是因为你们也是我亲爱的女儿,我不想跟我最爱的孩子再一次道别。为了安全抵达新世界,我经历过长时间的休眠,机体已经受到损伤,霖霖也患上了一种罕见的太空病症。我俩不想成为你到达新世界之后的负担。而飞船的动力系统长时间运转早就已经伤痕累累,不堪重负,它不能将我们三人安全的送达目的地。我和霖霖便计划着离开你,但又不想让你内疚难过。洋漾,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这段隐藏的视频,并听到刚才的话,你也不要怪妈妈和姐姐。请仔细听听我接下来对你说的话:记住,如果你成功延续了‘蜂巢’计划,恭喜你,你替母亲完成了任务。如果往后的日子里,你由于某些原因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需要寻求帮助的时候,想想你曾经问我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要成为母亲?’,我以前无法回答你,是因为我自己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但是屡次不得不直面与自己女儿的离别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成为母亲,不是要先有孩子,而是要先给孩子一个家。我没有给我第一个女儿一个完整的家,但我试着给你和霖霖一个完整的家,那就是我们在一起的‘曦鸥’号。那个你俩口中的‘子宫’,它是我唯一能给你的家。而它搭载的‘蜂巢’,将来也会成为你和你孩子们新家的摇篮。记住,我的孩子,你的使命不仅是让人类种族顺利延续下去,而是要让新人类成为一个比之前更出色的整体。不论你遇到什么情况和困难,都不要放弃,代替我和姐姐活下去。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将来的人类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种族……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录下了这段语音,和这段我珍藏的视频存放在一起,作为你的生日礼物。今天你不会看到它,但将来的某一天你看到这段视频,听到这段录音的时候,如果还能够从中得到某种力量和支撑,我会倍感欣慰。我的孩子。当你不被任何逆境打倒的那天,你就找到自己的家了……洋漾……生日快乐!”



一年时间里自认已经磨砺得无比坚强的我其实远不如自己想像的那般坚强,我以为自昨晚后不会再有的眼泪再次不争气的无声袭来,我含泪望着月亮心里默默喊道:“妈妈~,姐姐~,我找到家了……”


……


我回到主舱室,查阅了先行者信号的记录资料,将行星坐标和‘蜂巢’位置记录下来。“这是家的位置。”我对着待在身旁的追星者说到,“只要能够将坐标信号发送出去,就会有后继者跟随而来,“蜂巢”计划就没有失败。”


计划很简单,把坐标信号发射出去。可接下来我面对的事实却使人再次陷入了沮丧之中:飞船的收发装置安置在主船主控室里,主船释放返回舱的时候,带着主控室部分失控撞向了月球。而我现在身边唯一可用的信号装置就只有我的腕机而已。可这个腕机只能发送特定频段的信号,强度和距离都不够,怎么将信号送到环地卫星上去呢?首先,我需要一个能够正常工作的大功率收发装置。我想到了追星者。


“追星者,快告诉我你搭乘的飞船或使用过的探测器在哪里?那上面一定有信号收发器,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用;你们曾经用来发送定位信号的那个装置在哪里,快告诉我。”我双手使劲摇着追星者,尽管我并不能摇动他分毫。


追星者飞了出去,像是听懂了我的话。我追在他的后面跑了起来,外面已经升起了朝阳,我居然一天一夜未眠,却丝毫不觉得疲累。


追星者越过堤坝,飞到了湖面上,“在这看不到边际的湖的另一边?”虽有着这样的疑问,但我还是没有犹豫的跳了下去。没等我游起来,追星者飞回来,抓住我的肩膀,带着我向着湖的另一边飞过去。


不知飞了多久,我终于看到了岸线,那里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望不到边。后面是绵延起伏的高山。追星者在森林边把我放了下来,它没法带我飞得更高,我必须自己徒步穿过这片森林。我跟在追星者身后,在他的带领下穿过森林来到山脚下一个洞穴旁,追星者进入阴影之下,身体开始发光,在前方照亮蜿蜒进入地下的道路。


我正纳闷着,飞行器怎么会坠毁在地下洞穴之中呢?就算是经历过地壳运动,也不至于数千年就改变得如此厉害吧。就算真是地壳运动造成飞船埋藏,那仪器受损还能用吗?


穿越丛林已经耗费了我不少力气,所以虽然有着诸多疑问,但我也没有力气再多想。幸运的是,在地穴中没走多远,追星者就停了下来。我注意到他的前面有一面石壁,一具穿着宇航内衬服但已经化为白骨的尸体背靠在石壁上。半封闭的洞穴里不怎么流通的空气中没有腐烂的气味,挨着石壁的骨头已经有些石化,看来他已经死去很长时间了。


我注意到尸体头上带着个奇怪的头盔,怀中一只手抱着一个类似收发装置的机器。“难道这就是以前的信号收发机?”我上去想要拿起那个机器,但才触摸到宇航服,那衣服便碎裂为尘,看来时间的隙风早已经把它风化了。我咳了两声,屏住呼吸,将那个机器挪了过来,尸体骨架随即散落,带着头盔的头颅滚落到一旁。


“这个机器看来需要修理才能再次使用,他们干嘛不用制作你的技术来制作这个呢?起码不会像现在这样完全没有反应啊。”我试了试机器,信号灯没亮,也不知道是坏了,还是没有电力了,“这个真有些重,你帮我拿着带回修理室再作打算吧。”


追星者用两只手提着我吃力递过去的收发机。


“还好,这一年来,我补习了不少相关知识,只要没大故障,修理这个应该费不了多大功夫。不过,在回去之前,我还有件事得做一下。”


我脱下外套,铺在地上,“他怎么做到把信号塔建在湖对岸,自己却死在这里的?是你把他带过来的吗?没有蜂巢,这个洞穴也算是个好的藏身之处。”我一边说着,一边把零落的骨骼捡起来放在外套里。“真难想像几千年前你们来到这里孤独的为我们努力着。所以我当然也不能就这样被轻易击垮啊。”


最后我捡起那个还戴着头盔的脑袋,转头对追星者说:“你的主人值得更好的安息,没有你们这些先行者的牺牲,也就没有能够踏足这里的新人类。我们把他带回去,和那些不幸夭折的孩子葬在一起。他们是人类的过去和未来努力的见证者,他们值得一座丰碑,不该这么默默无闻的消逝。如果我们成功把信号送上卫星,后面降临到这里的‘子宫’,也会知道除了‘母亲’,也多亏了有这位‘父亲’的开拓牺牲,才延续了人类的未来。”


我把头颅放在外套里包好,然后看看手里的头盔,忽然想到会不会是以前的收发机工作机制不一样,需要配合这个看上去很精致的头盔一起才能正常工作?毕竟这是先行者去世前唯一带在身边的两样设备,意义肯定非同寻常。我决定带上头盔试试看。


……


“啊,抱歉。”我摘下头盔,不好意思的望着追星者,“我怎么睡着了,是我太困还是这个头盔具有催眠功能?”我收拾好头盔和包着遗骨的外套,“不过至少我知道了这个头盔并不具备先前猜测的辅助通信功能。它可能就只是个具有防护和装饰性的普通头盔而已,不过这是你主人的遗物,我们还是把它带上。我打瞌睡耽误了太多时间,现在赶紧回去吧。”


再次走在穿越丛林的路上,我还继续说着,“休息了一会儿还真管用,现在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只是怎么感觉这树林和刚才来过的路不一样呢?我的方向感真不好。”


“刚才,我做了个梦,梦到你和你的主人初到这里的努力。”


“先行者探测船在环地轨道上释放了如今早已失效坠落的第一颗通讯卫星。”


“你俩降落在这片河床之上,那时这里还没这么多水,看上去那才是个湖泊,现在这里更像片海湾。”


“你俩合力筑起了堤坝,建立了信号塔,还用带来的地球植物种子,改良了这里的环境。”


“极限的休眠损坏了你主人的机体,他和你并肩坐在堤坝上最后看了一次星空,眺望了故乡的方向……你把他带到了那个洞穴,守护着他直到他最后离世。然后你开始了独自的守候和漫长的等待,直到我的到来……”


我一路念叨着刚才睡眠中获得的似梦非梦的印象,追星者则如此把我带过湖泊,在“蜂巢”入口处停下来。我让追星者把收发机先送去维修间。我则捧着外套去到了损毁的信号塔那。信号塔的主体已经毁掉,甚至一个塔底座也在风暴中被拔离出土,原本的位置留下一个大坑。我简单的清理了一下残余的部分,把外套里兜着的遗骨放入坑里,再回到培育舱和追星者一道把那些没有完全烧毁的胚胎移来,摆放在先行者尸骨周围,然后合力扶正残余的基座,填土埋上。最后我把带回的头盔挂在残留基座伸着的铁架一端,以示对先行者与夭折的后来者的纪念。


“这是他们的无字碑,而你是人类团结努力奋进的丰碑,是行走的标杆。”我对着追星者说道,“你和这座无字碑一起激励着我尽快修复收发机。”


接下来的工作并不困难,一年多的学习及专攻努力,修理收发机这种简单装置对我来说已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更何况,还有追星者在我身边。我俩虽未有达到心有灵犀的程度,但在沟通上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追星者本身也相当于一个移动的知识库,而且还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知识库。


收发机终于在替换掉失效元器件后成功恢复了工作,可惜多次调试后又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没有信号塔的放大和传输,收发机无法直接把信号发送到环地轨道的卫星上。


“飞船搭载的通讯台和信号装置坠落在月球上了,在这里我们没有足够的材料和技术重建新的信号塔了。”我再次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难道真要前功尽弃了吗?”我不想就这样放弃,但我也实在再想不到其它办法。


晚上,我又和追星者来到湖边,我只想散散心。而追星者则一如往常般仰望着星空,不知道他到底在思索什么。


我心情有些郁闷,无意去琢磨追星者的心思,便随意捡起几颗小石子,看着月球,想起了曾在“子宫”里看过的地球视频来,于是便学着视频里的样子,打起了水漂。我的技术并不好,每个努力投出的石子都被湖水所直接吞没。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努力修复好却再无用武之地的收发机来,难道我的每次努力,都要如石终沉水底么?我一路行来,不知不觉间走了这么远的路,到头来还是被失败挡住了去路。这样想着,我心中不免愈发愤懑,把准备直接扔掉的最后一颗石子使劲握在手心里,似乎想要把它捏碎般的赌着气。但我最终还是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看着身边仍旧注视星空的追星者,我真希望自己是个机器,至少那样我不会为人生的目标感到心烦意乱,我羡慕他那样的无忧无虑。


我展开掌心,看了看手中的石子,依然不甘心这样放弃,便把它递给了追星者:“你来试试。”追星者接过石子,打出一个完美的连击水漂。


看着水面上跳动的石子,我脑袋一激灵,突然想到了一个解决信号传输的方法来。


“如果要把信号发送出去,还是有一个方法的。”


我抬头看了看夜空,然后利用腕机计算出今晚就是卫星掠过头顶上方的最好时机。


我和追星者带着收发机来到返回舱那里。


“危险!”


腕机上显示着来自追星者的投影警告信息,看来连机器人也察觉到了我想利用返回舱的剩余动力作为提升信号发送点高度和成功率的冒险想法。不过我无视了他对我的劝阻。


“我知道返回舱不是为了再度升空而设计的,但我也不需要它到达行星边缘啊。只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我们就能够让收发机跟卫星握手,只要建立起有效连接,哪怕只有几秒钟时间,我们就可以将信号发送出去了。卫星会在以后的运转过程中不断对外发送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


“这样做当然是种冒险啊。你不是也冒险来到这里开拓了新的世界么?我来到这里建立起‘蜂巢’也是种冒险。还有那些仍旧在太空中冒险漂流‘子宫’,所有这些人的冒险努力不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么?如果我们现在因为害怕而什么都不做的在此坐以待毙,还不如命悬一线的冲刺一回,奋力一搏,至少那样总会有生的希望。现在我的任务已经失败了,这样活下去,跟死了没什么区别。我想要大声对那些还在太空中的人们说声欢迎回家!”


“别去”,腕机投影转换了来自追星者的信息。


“返回舱很结实,它的缓冲动力设计是有冗余的。这次重新升空就算耗尽剩余动力才能到达所需的高度,也不见得会出意外的啊。别忘了返回舱还有紧急制动的降落伞可以用。更何况,我没必要亲自上去。你是个为人类服务而生产出来的机器人,又更容易操控机器,没有恐惧心,还有着浮空的特殊能力,怎么想你都是发送信号最合适的人选呢。即使动力耗尽,降落伞失效,返回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撞击,能够悬浮的你也比我这个肉身的人类更能有效回避危险并承受一定的冲击吧。所以这个任务非你莫属了。”


腕机的信号消失了,追星者明白了我的意思,他把收发机搬上返回舱并固定好,并对返回舱的控制和动力系统做了最后的检查。不过在它准备出发之前我喊住了追星者:“还记得那个螺母环做的项链么?那是个护身符,它能保护我安全来到这里,也能给你带来好运。我把它送给你。好好保管它,希望你能平安归来。不过这要麻烦你自己去起居舱取一下项链,我有些累了,不想来回的跑。反正你腿脚也快,不费事。”


看着追星者朝“蜂巢”赶过去的背影,我对着腕机录下了最后一段要对它说的话:


“谢谢你为救护人类做出过的每一次努力,现在轮到我冲锋陷阵了。母亲的职责就是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家,我不能白白空耗我的生命在碌碌无为和等待上。我的孩子没了,但还有一大批孩子们会来到这里。招呼她们是我的任务;招待她们才是你的任务。我不想说再见,更不会说永别。那样伤感又不吉利,说不定我能够安全回来呢?……还记得我初次抵达这里时的那种兴奋和彷徨的心情,现在我拥有的更多是一种在家的安心感。我需要你将这种‘家’的安心感传递给未来到达的人们,就像你最初把它传达给我一样。你不像我受着时间约束,你能够等到他们到来,并看到新人类重新繁盛。你不仅仅是先行者,同样也应该是个见证者。如果我真不幸去世,只不过是提前到达终会到达的终点,我成功了,就没有了遗憾。如果你会为我感到难过,请记得把我的遗骸和我的孩子们葬在一起。”


我把腕机从手腕上取下来,停顿了一下继续录着要对追星者说的话:


“这一年多来,我一直在维修间偷偷给你准备着礼物,就是这个能够和你沟通的腕机。母亲送给我和姐姐的这个礼物,我改装了它,现在你和它建立连接后可以直接用它来传输语音了。将来抵达这里的人可能没我这样与你交流的耐心,她们说不定会以为你报废了,从而把你直接给拆解回收利用了。有了这个的帮助,你们之间可以有效防止误会的产生。我原来打算在抵达新世界两周年时再让你重获声音的,不过现在看来,我要提前破坏这份惊喜了。我给你选了个挺酷的男孩子的声音,不许改,这是我在资料库里找了很久才匹配到的最酷的声音,不管你喜不喜欢,我都觉得你应该是个男孩子。”


说完我把腕机放在了地上,毅然登上了返回舱。我手动启动了返回舱的动力系统,返回舱开始缓缓升空了。我随即启动了收发机,一动不动的盯着信号灯。


“高一点,再高一点,”我心里默默念着。当返回舱到达半空后,原本用来着陆缓冲的动力系统响起了“能源不足”的警报。如果我再这样追求平稳的上升,也许还达不到信号发送的有效高度,我就会失去所有动力,届时一切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我不能让最后的尝试毁于一旦,横在我前行路上失败的路障必须被铲除,跨越了数千光年的距离,我可不是来到这里体尝失败的滋味的。没有丝毫犹豫,我关闭了舱内其它不必要的设备电力供应,不仅将所有能源全部用在推进动力上,还将其输出调至瞬时最大状态。


返回舱终于急速的往上窜去,我从舷窗看了一眼“蜂巢”,追星者正好离开出口,极短暂的停了一下后他便加速冲了过来。


我想他大概正聚焦所有的视觉传感器,注视着这个正全力上升的返回舱。机器人只会服从命令,此时的他可能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在骗他离开后,自己独自一人踏上了这趟单程旅途。但我明白机器人比人类有限的生命更经得起时间的磨炼,我不想再给他命令,所以我用了朋友分别的方式,让他作为我的朋友替我活下来。追星者会记得这里发生过的故事,他会给未来到达这里的人传达一个积极的信号。未来的到访者定然能够明白,这里唯一能动的机器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是因为我没有可以过分依赖的“蜂巢”AI。有时候,学会发现比学会依赖更重要。


透过舷窗,我朝追星者挥挥手,那是我最后无法在留言里对他说出的再见。


急速闪烁的信号灯终于保持在常亮状态,收发机的信号已经成功传递到返回舱,并利用舱体作为信号放大器,将所有的信息传输到在轨卫星上去了。


我的任务完成了,就在返回舱耗尽最后动力却仍借着惯性上升的一瞬间。


“真走运。”在我能感受到行星引力正将返回舱拉回地面时,我这样想着。我抓紧着收发机,努力稳定住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我说过要做一棵树,与根下的大地同在,所以我并不怕坠落。我闭上眼,心里默默念着:我实现了我初来时的承诺,我来了,不会再离开。


 返回舱的警报响了最后一声后熄灭了,舱内的紧急监控电力也耗尽了。返回舱脱出的降落伞打开失败,伞身已经剧烈的燃烧起来。经过二次急速降落的返回舱的外壳似乎也经受不住大气再次剧烈的摩擦,热量已经传递渗透到了舱内。我的身体热乎起来,我松开手,睁开眼,小心的来到滋啦作响的舷窗旁,外面正明月当空。望着那月亮,我感到它正驱除着我前半生总觉得无法摆脱的黑暗,此刻我并未觉得自己正加速坠向地面,那个散发着人生从未有过的光辉的我,似乎正在向着明亮的月球飞过去。


 啊,对了,母亲和姐姐不是还在那里等着我吗?望着舷窗外“灼热”的月球,我的脑海中响起了熟悉的旋律——我曾经在资料库里搜寻过姐姐哼唱过,母亲的女儿也吹奏过的那首哀而不伤的《送别》,我记得,这旋律还有着另一个名字:“想起家和母亲”


……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追星者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