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书名:淘金记 作者:阿斌 本章字数:4797字 发布时间:2021-10-20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横江这个到处是水泥和楼房厂房的地方感觉不到的气息,天气仍寒,太阳似乎也丧失热力,像一幅挂在天空的图画。唯有总厂路旁几棵掉光叶子的木棉树上,冒出星星点点的红色花蕾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新的一年开始了,家乡的游子纷纷返程,工厂也陆续开工,繁忙的一年又开始了。

我座在制一部办公室自己桌前,计划着这一年的打算。工作暂时稳定了,有时间了,学点什么呢,必竟统计不能长久做下去。将来做什么呢,得学点技术,是的,只有技术才能让自己的将来立于不败之地,想了半天,我决定从身边接触到的电路板学起,目标是工程师,精通了以后不论进哪个电路板都能有份高薪轻松的工作。我为自己有这个想法兴奋不已,好吧,那就学吧。

我趁收报废单时间去各车间了解制程流程,药水比例,电流参数,注意事项……,还去资料室借了电路板资料,利用各种空闲时间看,并做笔记,两个月间,做了厚厚一大本,但仍不得要领,感觉像纸上谈兵,碰到问题工程部人员解决我站在旁边看都看不懂。我感到一切白费了,

一次在无尘室和几个组长谈起来,我提出个问题,这个厂哪个地方技术含量最高。

组长张燕说:“我认为是线路板的设计,我们厂目前没有这个技术,都是客户来图来文件下单,”言下之意是我们生产的线路板图纸都是客户设计好了的,我们只是变成实物生产而已。如果还有一点技术的话就是底片室,他们把文件变成适合我们生产的底版,偶尔还会根据客户的要求修改图纸,这个没有专门的学业是很难搞懂的。

底片室我根本没有机会进,这条路不通,我有些灰心。

“除了这个还有哪个比较有技术点,”我想退而求其次。

“生产上其实都差不多,你能看懂图纸,会操作机器就行了,各种参数,比例都配好了,按作业指导书做就行了。”荣绍民说道:“如果一定要分个高下,捞边和CNC钻孔应是稍复杂一点,要懂编程,要专门学。

我连电脑都见得少,连主机和显示器都分不清楚,还说编程,又是一条不通路,好失望,通往技术的路好难。

厂部决定在工程部升一个人当工程师,相当于升职加薪,收入地位都可观。拟定两个人选,一个是课长李东,技术过硬。另一个则是课长熊友正,熊佑军的叔叔,进厂近十年,资历深厚。两人条件旗鼓相当,提任何一个都会让另一个不平。

工程部经理很为难,僵持了一个多星期,最后李东辞工主动退出,这样工程经理和熊友正都解脱了,他们感激李东的仗义与大度,准备在他走的那一天摆酒宴为他饯行。李东没有拒绝,笑吟吟答应了,他不想让别人误会他心里不平衡。

一次他曝光组处理曝光不良的问题,曝光不良会导致显影不净,线路板该绝缘的地方没绝缘,那几台曝光机已停了两个班次,严重影响生产,生技解决不了,经理让课长介入,这次让课长李东来解决,也许这是他在这个厂解决的最后一个问题。

一次李东出更衣室,急忽忽往外走,经过我桌前,见我欲言又止,本来出门的人又返回来,关切的问我有什么事。我见他很忙,就说没事。他没说话,忙他的事去了。

等到曝光问题解决后,他特意找到我,问:“那天你找我有什么事,我能帮的尽量帮,说吧。”

“我想吃门技术饭,想把这个行业搞懂,但不知道怎么着手,”我把做好的笔记递给他,他接过翻了翻,亲切地说:“流程太多,精力有限,哪学得过来,你选其中一个环节,彻底弄懂弄明白,明白到给你机器,原料,你也能让它正常运转并解决各种问题,杂而不精是大忌,弄通一项你就可以吃得出饭。”

我很感激他,不是同部门,平常接触不多,甚到没谈过几句话,却是如此热心。

李东走了,我相信,出厂后他仍能闯现一片天地。

听了李东一席话,我打算把电镀花功夫好好钻钻,电镀我工作过一段时间,它没有编程,也不涉及线路,应该好上手。

一切都是徒劳,每天也只能在电镀车间呆一会儿,也不是工程部人员,不能试验各参数会取得什么样不同结果,只能按作业指导知道药水怎样按比例配制、机器怎样操作、电流怎样按调节,充其量也只能是个熟练的操作人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限在这个圈中不能深入,查找资料语焉不详,各种专业术语公式看得我头都大了,唉,条条蛇都咬人,这碗饭看来我是吃不了啦!

我很绝望,又很焦虑:这样下去不行,又不知学什么好。

 

一天,被李主任叫到生产部办公室,原因是生管一项报废数据与我统计的有比较大的出入,让我查一下问题出在哪里,整整一个月的报废单,一千多页几万条数据找一项逐一统计,花了一天,晚上加班到很晚才找出原因,生管漏单了,我写了一份报告详述原因,生管一查,果然是这样。

这下,生产部终于扬眉吐气,长期以来生产和生管、品管都是磕磕碰碰。生管要产量,品管要质量,都是压在生产部的两座大山,从来都只有他们说话的份,这次找出生管的问题,说明他们工作中也有失误,数据也有不可信的地方。

正当我暗自高兴的时候,生产部好象偿到了甜头,只要数据对不上,不论大小,都要我查,这一查往往就是一千多页报废单,几万个项目中寻找、统计,经常加班,搞得我苦不堪言。不是我嫌累,而是我没时间学习了。

于是我写了一张纸给李主任,表明有些数据没必要查,因为工作量很大,小到几个PCS的误差花大力气查出来没有意义,对生产丝毫没有影响。

李主任看后颇为不悦,对于自己下达的任务竟然有抵触,他没当面发作,只是深深的看了我一眼。

要下达的仍会下达,并没有因为我的说明而有丝毫减少,也并不是我利害,我是专一统计报废,生管还会统计进度,每天做在制品分布表等,偶有小小疏忽在所难免。后来生管部被生产部扰得烦燥,让数据统计的直接抄我的统计结果。这样,我也总算消停下来了。

我在统计中也碰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报废单没有报废原因,直接写前制程报废,这怎么统计?我问制程写报废单的人,他们说:“我怎么知道,反正前面制程线路版运来时就坏了,我只能这样写了。”这是个黑泂,一个月下来,差不多有几百上千PCS线路板报废原因就是前制程报废,意味着报废原因不明,这让制程怎样控制报废,怎样改善?

这也的确是个问题,比如一块PCB板上面有十块线路版,在生产过程中有一块坏了,另外九块仍是好的,又不能掰下来,只能流入到后制程,但在后面的工序中又有可能会坏两块。到最后捞边成型时,可能只有5块线路板是合格的。尽管各制程在坏板上分别做了记号,仍有漏掉的,到成检成测中检出来又不知划为哪个部门,只有统一写前制程报废。

我把这个情况以书面的形式反映给李主任,李主任未置可否。

生产部开会讨论了一下,前制程指制一制二部,将这两个部门的报废统计出来,再将成检成测写的前制程报废一项对比,看哪个的数据大,一般是成检成测写的前制程报废数据要大,这就多出一些报废不知道是哪些部门报废的,这些多出的报废就平摊到制一部制二部各个制程。这样只能说是把账做平了,对制程质量改善起不到帮助。

我感觉统计报废变成了一种形势,我更加觉得这份工作不是长久之计,心中的自豪感下降了不少。

生管品管统计也发现这个问题,要求生产部说明原因。生产部便要我写一分报废统计作业指导书受控文件,我硬着头皮勉强写,一周后写成交上去,徐经理发到各部门。生管部品管部自然有,生产部还专门开了个会作一个说明,徐经理点名叫我主持。

我从没经过这种大阵仗,生产部所有课长包括主任都听我演讲,再加上对报废统计有点迷茫,讲得结结巴巴,对某些课长提出的问题竞回答不出,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初春里,额头还是出了一层细汗。

讲完,表示了歉意,捞边课长李文彪带头鼓掌,其它课长也跟着鼓了掌。我知道,并不是我讲得好。我猜想,徐经理也是想借此机会让我表现表现,我让他失望了,感到很愧疚。

一次去生产部办公室交周报,李主任问各部门报废率,我在周报上指给他看,他似乎不满意,生硬的说:“你做得不够详细,我要的是各部门上周和本周对比。”

难道他不看周报,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呀,我当时有点愣,语气有些不耐烦,指着几项数据给他看:“这不是么!”

他当时整个人沉吟了几秒钟,好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样,不过他很快恢复了,朝我挥挥手:“知道了。”

一次他去各部门巡视,到制一部无尘室时,我关了观察室的灯,这样更方便看到工作场所。因是密闭车间,车间购买空气清新剂,每隔一段时期就喷一次保持室内无异味,为了对他表示敬重,我拿出空气清新剂在室内喷洒。

也许他觉得我嫌他身上有味道所以喷洒的,他明显表示了他的不快:“你干嘛,这是在浪费。”

“这是为了让室内有香味,”我哪知道这么多,仍傻傻的说。

“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他生气的说:“没大没小,我可以让你上来,也可以让你下去,你明白吗。”

我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他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有唯唯诺诺。

不知学什么好,总是无聊,便在周报上花了点心思,给周报配上封面封底,画些画在上面,各页也画一些插图,美化一下,然后把每天各部门报废也详细列出来,尽量把他们想要还没提出来的各种数据简单、明了的反应出来。交上去后,生产部徐经理看得连连点头,说我做得很好。

我一高兴,干脆画了一些画,用透明玻璃压在我办公桌下,自己看着也舒服。

李主任巡视过来,看到了当即让我撤掉:“工作场所是上严肃的地方,不要搞这些东西。”

也是,偶尔会有韩国、美国等外客户参观,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是不多够庄重。

正当扑在工作上的时候,不想来了一个人,说是李主任叫他来的,要跟我学统计。

我疑惑的问:“是来接手我工作的吗?”

他摇摇头:“哪里,我还有别的工作要安排。”

“哦”我点点头,没有多想。认真给他讲解。

张燕看到他打了个招呼,然后问我:“又来一个?”

我嗯了一声,她把我拉到一边小说问:“你是不是得罪李主任了,他怎么派一个人来。”

我摇摇地:“我哪敢得罪他呀。”我都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

“我看事情没那么简单。”他关心的说。

果然,生产部一次早会中,李主任发话,说我不胜任这份工作,要换掉,派已一人接手。

是的,作为一个主任,要换掉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员工太容易了,他的决定,想来也不会有人反对。

制一课课长王文胜说:“这份工作他做了好几个月,也没见出错,能写能画,再换一个人也得一段时间适应,我看还是就让他做比较好。”张燕也在一旁帮着说我的好话,其它课长也觉得没犯错轻易换人不妥。

李主任还想坚持,最后徐经理拍板:“行了,就是知秋了。”

我都不知道这一幕,当张燕告诉我时,我惊得关天没天说不出话:还自以为稳定了,领导一句话你什么都不是了。

“多亏你会画画,课长们感到新奇,徐经理也很欣赏你的文笔,你才得已留下来。”张燕像是嘘了一口气,好象是她自己的事一样放下心来。

我心情很沉重,让我留下来的不是我的工作能力,而是我的兴趣爱好。

几天后,跟我学的那个人走了,以后我再也没见到他,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也懒得问,他才来时自我介绍过一次,我忘了。走前他说我不该在周报上画那些画,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我笑笑,是的,我羸了,但羸得并不开心,我甚到都不知道这是一场我和他之间的竞争。

一切都莫名其妙,莫名其妙得罪人,莫名其妙来一个人,也莫名其妙就这样胜出了。狗日的莫名其妙……太多不确定因素了。

我心情沉闷,感觉透不过气,做得再好抵不过一句话,得到认可也不是因为你工作出色,在这里,工作反而是次枝末节,聊得来就可得到提拔,球打得好一样也可以高升,有高学历就一定会有你的一个职位,哪怕你不懂。

职位就像人情一样,只给那些对胃口的人,与工作无关。

也不绝对,那些与工作紧密相关职位的还是需要有能力熟悉生产的人担当,不然生产怎么维持下去。很多组长就是这样从基层选出来的。

我一连几天没什么话,课长王文胜见状,拍拍我的肩膀,叫我好好干,不要有心理压力,还特意花心思写了一段文给我,我受宠若惊,平时和他没什么交流,在关键时候施以援手,并给我鼓励。

我展开纸,一首字迹苍劲,类似散文的文字跳入我的眼帘:

……

具体不记得了,大意是要我以积极的心态去面现实,印象最深的最后一句是: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除了感激,还是感激,感谢这些在生命中帮扶我一把的人,没有你们,我的路走得更艰难。

这个月底,我贴完墙报,尽管徐经理在之前已全文审阅过,所有绘画也看过,这会仍饶有兴趣站在墙报前观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淘金记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