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水晶迷宫
根据玛雅文化的记载,世界上存在着十三课水晶头骨,他们能说话,会唱歌,具有神奇的力量,如果让这十三颗水晶头骨相聚,会向人类展示世界上的一切,人类的过去和未来都将被展示出来。
回到家里的冷水月在四处翻找之后,终于在一本《世界未解之谜》里找到了关于水晶头骨的记载。
“如果水晶骷髅是十三暗玄使之一, 那八成和玛雅神话有关,那么这水晶骷髅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呢?”冷水月看着资料,开始了思考,“另外,暗玄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抓人啊,而且抓的还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少年。”
一边随意地翻书,一边想着这些问题,突然被不停翻页的书停了下来。随后玄力又一次瞬间爆发,冷水月消失在屋里。而书页停留在了“活人祭祀”这一页。
“我靠,我怎么才想到,抓那么多人,该不会是要祭祀吧,我记得那个什么大帝影子还没复活,抓这么多人不会是给影子吃的吧?”冷水月一边借助明光伞不停地“光影瞬移”往龙山赶去,一边心里犯起了嘀咕。
在几十次不停歇的光影瞬移之后,冷水月到达了龙山山脚下,四处查看一番,又回到了原地,周围并没有什么暗玄的痕迹,这让冷水月开始怀疑起自己判断,“难道是自己想错了吗,还是说,暗玄的大本营并不是龙山而是在其他地方?不应该啊,按照那个老头讲的故事,这龙山是当年封印影子的地方,那应该是这里没错啊。”
冷水月一边回忆着那个幻境中那个老人给自己讲的故事,一边四处寻找暗玄留下的痕迹。
在山腰处,一个水晶骷髅被月光照耀着闪闪发光。“呵呵,九玄力的继承者,你就静悄悄地迷失在我这水晶迷宫之中吧。”
在山脚下寻找无果的冷水月决定往山上走走,站在山脚下的长城起点,下意识的低头看了一眼手表,九点十二。开始爬山,爬到第一个烽火台时,周围的环境出现了一点细微不为人说观察的变化。冷水月同样没有发现,而是进行向上爬去。
在继续向上爬的时候,身边开始出现一点点不应出现的闪光,冷水月在往上爬了十多分钟才发现这个严重的问题。但是在发现之时已经晚了,冷水月发现周围的环境并不是真正的龙山长城,四周到处都在闪闪发光。
冷水月眯起眼睛,将一直拿在手里的九玄扇打开,玄力缓慢的释放出来,随着玄力的扩散,周围的环境变成了一堵堵水晶墙。
“这是,迷宫?”冷水月迷茫地看着这几堵墙,忽然意识到,自己掉入陷阱了。
“真是大意了,这么明显的陷阱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冷水月回想着一路上的一些细节,忍不住吐糟自己的猪脑子。
再次低头看了一眼手表。十点二十四,自己在山上不知不觉逛游了一个多小时。不管了,这龙山恐怕真的有问题,不过自己单枪匹马的,真的找到什么可能也处理不了。这样想着,冷水月随手换成明光伞,准备直接借用“光影瞬移”离开。
伞已经撑开,正准备发动玄力离开时,冷水月改变了主意。看着四周的水晶墙,手里的玄器已经从明光伞换成了沉水枪。
枪花被舞了起来,四周的水晶墙开始破碎。伴随着水晶碎裂的声音,冷水月往迷宫的深处走去。他想知道这迷宫的尽头会有什么东西。
突然,一片水晶碎片飞向冷水月,一个侧身躲开,冷水月停下了前进的脚步,死死地盯着前方。不出所料,碎片接二连三的飞出,冷水月继续舞着沉水枪阻挡着向他飞来的碎片,
“有能耐你出来啊,躲在暗处乱扔垃圾算什么东西。”冷水月被气的开始骂起来。
一个声音传来:“出来,我为什么要出去?你有能耐找到我啊。哈哈哈哈”
冷水月顿时被自己气笑了,自己怎么这么蠢啊。面对这些碎片,实在没有办法的冷水月只能选择了离开。
在离开之前,手里换出惊雷弓,往迷宫的深处连射三箭。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对方并没有追上来。没有想太多,冷水月就踏上了返程。
回到家之后的冷水月困惑不已。迷宫的尽头到底有什么,如果说被抓走的人都藏在里面,倒也可以解释的通,这样一想,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对方不追上来了。
第二天一早,学校并没有取消上课的计划,而是继续正常的教学计划。
校车上,同学们十分无奈,但又无可奈何。
到晚上放学时,全市范围内又失踪了20余人。冷水月看着新闻,十分好奇政府为什么没有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于是决定,再以“玄”的名义发一份邮件,看看政府到底想干什么。
“你好,我是玄,针对近期发生的人员失踪事件,我正在调查,只是不了解,政府方面有没有什么应对措施。”
邮件还没有发出去,微博的推送引起了冷水月的注意。
“龙山市政府宣布,将不对暗玄失踪事件继续调查,请广大市民出行注意安全。”冷水月看见这条新闻,顿时傻眼了。急忙点了进去,这才发现自己没有看全新闻内容。
“龙山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以下三点,一、继续对失踪人员展开搜救。二、加强城市安全保护力度。三、已由国家牵头,全力调查整体事件,且开放强力武器以对抗暗玄势力。此外,对诸多如“政府消极处理事件”等谣言散布者追究法律责任。”
“龙山市政府重点强调,不会放弃如何一个生命,一定全力搜救。”
看着这些新闻,冷水月的心又放回到了肚子里。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冷水月伸了个懒腰,躺在床上,一边吃苹果,一边想着暗玄接下来可能的行动。“算了,想不出来,明天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