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医治
楚璟又被苦逼的请到了御书房。
他就知道,上次他在朝会上弹劾了周御史,惹得父皇下不来台,父皇这个小肚鸡肠怎么可能这么快把这事翻篇呢。
“知道朕喊你来是为什么吗?”
楚璟低头作谦虚状:“儿臣不知。”
皇帝:“朕已经派人去协助你找寻秘宝了?”
楚璟一惊:“父皇,你怎么可以这样!”
皇帝喝了他一声:“你朝谁吼呢?朕是你老子。”瞥见自己的小崽子脸上的愤愤不平之色:“小四啊,你什么都好,就是心肠太软了。在皇家,这是要不得的软肋。”
楚璟:“我甘愿有软肋。再说有父皇和母后护着我,谁敢动我?”
皇帝:“可是你的对手只会寻找你的软肋,抓住这点威胁你,给你致命一击。”
皇帝:“有朕在,没人敢明面上对付你,可暗处呢?你遭遇的刺杀还少吗?朕派你去岭南办事,多少人在你身边放了眼线,哪怕你换了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还是有不少人从你一出京城就一路尾随你,你心里没点数吗?”
楚璟:“父皇,我们为什么非要那件东西不可呢?那不是藏宝之地的钥匙,也不是价值连城的东西,为什么你们一个个的都盯着?”
皇帝:“璟儿,你生来就是要继承暗卫的。”
楚璟不知道为什么他扯到了暗卫,不过说起暗卫:“我更觉得他们是你的刽子手。”
皇帝瞪了他一眼:“是,朕不否认,暗卫是皇家的刽子手,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都是他们处理的。”
楚璟:“你知道的,我不想接手暗卫营。”
“朕知道你不想,朕从前也不想,暗卫是什么,躲在暗处的侍卫。先祖从前朝接手这个江山时,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官僚为祸朝堂,地主祸害乡野,先祖不忍百姓再受苦受难,举兵起义,军队都是自愿从军的百姓们和侠肝义胆的剑客刀客们凑起来的。”
楚璟想起这些年在岭南看到的:“只有能够理解民为贵的君,才是我们天下的王。”
皇帝:“可这个时候那些名门正派在做什么呢?朕知道他们没有为祸乡里,然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尚能为家人拼死反抗,那些自诩正义之师的武林世家却一个个隐居深山,不问世事。如今太平盛世了,又一一出山,对外还是不染世俗的世外高人模样,受人景仰。他们也不觉得害臊。”
楚璟:“这不是你对江湖动手的理由,百姓也好,武者也好,都是你的子民。”
皇帝:“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若不能保家卫国,一身本事就算独步天下又有何用。”
楚璟:“话虽如此,但你不能以你之心,强令天下人如你一般。”
皇帝:“因为朕是一国之君。”
楚璟:“因为你是一国之君,所以你要顾全天下人。”
皇帝:“朕顾虑天下人,谁来体谅朕?”
楚璟:“可你的暗卫在对普通人动手,若是先祖知道,先祖也不会同意的。”
皇帝:“朕不否认朕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先祖手札里写道,若想坐稳皇位,为君者手上一定要有兵权,手里有兵,才不会被人轻易扼住脖颈,因此朕一直想打造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暗卫是先祖立国之后秘密组建训练的,后来一代代传到朕的手里,也不过数万人。他们原先是孤儿,后被皇家暗中收养长大,只誓死效忠每一任倾国的君王。”
玉楼初听着他说话,他深知眼前这人是个极有野心的人。
皇帝:“朕想打造一支武艺高强的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固然重要,战斗力亦是一大难题,珍贵的兵书和秘笈都是世家和正派收藏的,他们不会拿出来。再者这百年里朝堂和乡野中怕是又多了许多蛀虫,他们的手里有银有粮,府上都有暗卫,有的甚至私下里养了死士,朕不敢想象他们会不会危害倾国,朕的暗卫真的敌得过那些人层出不穷的暗杀吗?”
楚璟:“军队行的是兵家之道,此刻习的是暗杀之道,道不同,用军营练兵的那一套来训练暗卫,如何能成!”
皇帝:“是啊,朕这些年派人暗地收罗能人异士、武功秘籍,千锤百炼之下才有了现在的暗卫。”
楚璟:“暗卫的武功已经很高,他们更需要的是对战经验。”
皇帝看着他叹了一口气:“可是后来出现了更大的问题。”
楚璟突然意识到可能有更糟糕的情况出现了。
皇帝:“暗卫们执行完任务之后经常噩梦连连,精神恍惚,有的甚至出现了幻觉,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你知道吗,上月就有四个人没缓过来,疯了。”
楚璟:“什么?!”
皇帝:“武功越高,疯了之后伤的人就越多,他们控制不住自己去握刀,只能每日服用大量的安神汤。有几个年纪小的暗卫却恰恰相反,害怕再拿刀,一拿起兵器就手抖。”
如果沈静书在这里就可以解释,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人在遭遇重大灾难性事件后持续或延迟出现的深度悲伤,是一种精神疾病。一般在精神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数天至六个月内发病,病程至少持续一个月以上,可长达数月或数年。在经历战争的士兵中比较常见,会有反复做梦、易惊易怒、自我逃避等症状。
楚璟:“这种情况出现多久了?太医想不出法子吗?”
皇帝:“很多年了,只是一直没有法子,只用安神汤、宁神丸压制着。”
楚璟:“所以父皇一直在民间搜寻秘宝,来医治他们是吗?”
皇帝颔首:“没有了武功,暗卫就不是暗卫;暗卫控制不住自己的刀,比没有武功还要可怕。”
“你知道父皇派了谁吗?”楚璟出了宫门问手下。
手下:“属下不知。不过……”
楚璟:“不过什么?”
手下:“应该是岭南人。”
楚璟一想也是,若是生面孔,谁都会有警觉心。
那么父皇派的人是本地人的可能性极高,也就是说,岭南有父皇的人手,还是潜伏多年的。
楚璟:“走。”
隔日大臣们发现这两天突然勤快的瑾王又翘班了,他们舒了一口气。
这才对嘛,一月都不见得出现一次,才是瑾王的正常作风,害得他们最近老害怕了。